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羌族文化的传承和"释比文化"息息相关,释比是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震后社会各界对汶川的羌族文化和大禹文化保护备加关注。虽然很多羌族文化遗产受到损失,但政府和高校对其传承和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征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27-128
羌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无本民族文字,历史悠久的羌族民歌在羌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羌族民歌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的直接表现,饱含传统文化的精髓,涵盖了羌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羌族民歌的保护与羌族文化的传承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羌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遇到巨大危机,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与羌族文化的融合,更好地传承与保护羌族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通过对移动互联网介入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必要性的深度分析,进而揭示出移动互联网介入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具体难题,最终从政策倾斜、人才培养和加强宣传三个方面提出移动互联网介入羌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使羌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从羌族文化概况入手,论述了羌族独有的民族习俗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护价值.分析了羌族文化保护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于被动的、封闭式的保护方式没有得到突破,以及羌族文化流失严重、传承困难,保护机制不完善,自然灾害的破坏等,并提出了地震后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使羌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更具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如何使"互联网+"时代与羌族文化有效融合,更好地传承与保护羌族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传承与保护羌族文化的价值诠释的深入分析,进而揭示出"互联网+"背景下传承与保护羌族文化面临的困境,最终从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平衡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传承保护习惯与打造人才队伍和创新方式、载体及机制四个方面作出路径选择,以期有效地传承与保护羌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羌族释比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已然成为一个深入认识羌族文化、中华文化特质的难得标本,成为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活态传承的宝贵遗产,值得学术界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界高度重视。《神圣与亲和——中国羌族释比文化调查研究》一书非常难得地抢救了释比文化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案例、文化制、文化形态、文化构成、文化类别、过程、细节等,是当前羌族释比文化抢救保护和系统整理研究工作的一部难得的专著。对于抢救与重建羌族文化有着学理与实践的很好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汶川县、茂县等地中小学教师、学生使用羌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二者使用羌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的情感态度、行为倾向态度及其差异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的使用现状。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的角度提出: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有利于满足羌族对传统文化侍承的长远需要,在5·12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当启动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和发展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汶川县龙溪乡联合村、茂县曲谷乡河西村村民使用羌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现状的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从村民的语言和新创文字使用情感态度、行为倾向态度及其差异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羌族聚居乡村的使用现状。从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样性的角度提出: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有利于满足羌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长远需要,在“5·12”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部门应当大力加强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的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9.
羌族文化被史学界称为"中国的玛雅文化",本文将羌族文化的基本形态作了系统的梳理,并将其归纳为羌语、释比文化、萨朗文化、工艺(技艺)文化、艺体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传说文化以及岷江上游古文明与古蜀文化九个主要方面,阐述了各种表现形态的基本特点,指出了羌族文化保护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羌族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羌区人口结构、生存地域空间结构、生活方式结构、产业结构等社会结构变迁对羌族传统医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旨在探索新形势下保护、传承、发展羌族传统医药文化的有效途径,以期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为羌族社会的发展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羌区学校是"活化"羌族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羌族"文化自觉"的重要启蒙地。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重建美好家园、办出有特色的民族教育。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途径有:搜集整理羌族文化资源、重启羌族语言文字课程、增加羌族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体验羌族文化的魅力、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等。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29日,由四川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会和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同举办的"首届羌族文化论坛"在阿坝师专异地复课点郫县古城校区举行.与会代表就羌族释比文化、羌族萨朗文化、羌族民歌的传承及变异、羌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羌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羌族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倡导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格局中,羌族传统服饰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对外译介传播的重要元素。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羌族文化遭到破坏。经过各国媒体的报道,一度不为人们了解的羌族文化逐渐走出羌寨、走出国门,吸引了国内外人们的目光。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本文概述并分析了当前羌族传统服饰名称的英译,探讨了羌族传统服饰名称的翻译方法,以期帮助保护和传承羌族传统服饰文化,促使其走出羌寨,融入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14.
异地安置对羌族语言、释比文化、羌族歌舞文化、传统技艺和手工艺文化、宗教文化都造成影响。我们要通过重构羌族文化空间、将文化资源转变成文化资本、建立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等方式尽量来保存羌族原发地的生态文化;因为文化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在羌族地区实地调研和对学术界研究成果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艺术院校在艺术文化保护开发优势的认识,对灾后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开发进行探索,形成可行性报告。报告的内容着重阐述通过与产业相结合的形式来保护、宣传、推广羌族艺术文化。研究报告通过提交给相关的部门,成为政府决策的参考,并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推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性思路。  相似文献   

16.
释比是羌族宗教祭司,是羌文化的传承者。释比文化是指由释比参与推动的社会生产、经济活动、精神生活、文化艺术、行为习俗乃至人生礼仪等所表现出的文化现象,是羌族宗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文化象征符号视域下,羌族释比文化可持续性保护研究是针对羌族保持自身文化传统,传递文化发展动力,展示民族精神风范而展开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此进行研究,有利于唤起羌族人民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意识,积极投身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艰巨事业。  相似文献   

17.
四川羌族地区的碉楼(以下简称“羌碉”)是目前我国记载最早的碉楼建筑,是中国杰出的建筑代表,在羌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5·12”大地震增加了羌族文化保护的难度。羌碉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本文首先提出羌碉文化,同时在如何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试着对其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做出一些建议,以促进羌族地区旅游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川羌族自治县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但羌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相对物质重建而言更为隐性,难以用精确的标准来衡量。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当下羌族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情况,并考察灾后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与转型过程,从而对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做出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释比文化是最能体现羌族文化多样性、体现羌族文化独特性的文化形态。借助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从身体形态文化资本、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和制度形态文化资本方面对羌族释比文化的文化资本形态进行细化研究,对传承与发展羌族释比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羌族文化旅游电子地图服务系统的设计,基于羌族文化区域内羌族文化遗产及其载体的地理信息数据、文化旅游相关地理信息及旅游POI数据,通过移动互联网定位、电子地图及电子商务等进行服务融合实现.系统包括系统框架结构设计、羌族文化旅游区域地理信息数据库、电子地图子系统、服务接口,及其系统实现.与羌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相结合的羌族文化旅游电子地图服务系统,实现不同时期文化遗产数据和其他旅游相关数据的展示和查询,提供常规旅游的电子地图服务,及与羌族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的知识服务,也为羌族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