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倪健民率队,来到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就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进行了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推动“创争”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北京市总工会主席王北平强调需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首先要加大力度,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形成方方面面共同推“进创争”活动和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合力。其次要建立健全学习型组织的评价体系,推“动创争”活动在组织实施、制度建设、经费保障、效果评估等各方面形成科学规范的运作模式。此外,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作“为创争”活动的一项长效机制,作为检验创建学习型组织能否具有成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推进力度。据悉,深化“创争”活动和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已经成为本届北京市总领导班…  相似文献   

3.
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电大共同发起、实施的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在北京市全面实施。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通用能力培训。第二阶段根据学习者和企业的愿望,职工可自主选择进入电大开放大专学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第三阶段是开放本科教育。中央电大担负课程资源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站(点)的审核、教学管理、培训教师等一系列工作。素质教育工程打破了以往培训单一的“平面”模式,将通用能力培训与学历教育和职业岗位培训、职业资格等级培训融为一体。中央电大将开放远程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职工教育》2006,(2):24-24,26
按照全国总工会等十部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部署.针对我市职工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的现状.北京市总工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会同市教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共同组织实施了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并以此作为深化全市“创争”活动的有效载体.不断推动全市“创争”活动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特派记者徐福林)今年2月下旬,北京市总举办了宣教工作会议,与会者100多人。会上主要由全国"创争"活动示范单位翠微大厦股份有限公司介绍经验,市总干部学院负责人通报了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进展情况。市总副主席王兆平在会上强调了各单位要学习翠微大厦"创争"活动的先进经验,推动全市"创争"活动深入开展。同时,要认识到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已进入关键时期,希望抓紧落实,确保五月份开学典礼,为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实现本市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运行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素质教育工程”)是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六家成员单位,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以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造就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为目标,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职工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7.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是在北京市范围内开展的以企业基层工人为教育对象的远程职业教育项目。本文以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为案例,通过对工程实施的教育效果进行测评,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探索远程职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效果测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参加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学员为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按照工程第二期学员人数总体10%的比例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20份,其中有效问卷764份。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职工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属性、职工参与的动机等因素对远程职业教育的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继续教育》2007,21(10):F0003-F0003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是为了落实九部委关于“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号召,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北京广播电视大学6家单位共同组织和实施的。该项目自2004年策划,2005年初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在素质教育工程中诞生,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素质教育工程中成长。一些职工进入了管理人员队伍,一些职工成为行业岗位的领军人物,一些职工荣获了首都劳动奖章,一批班组被评为北京市学习型标兵班组。实践表明,素质教育工程是企业和职工获得双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全面总结了2009年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开展情况,并就2010年实施意见进行了研讨与审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以下简称素质工程)的深入推进,每年北京市有近7000家会员单位开展不同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近400万职工从中受益。近年来,一方面,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对高质量、公益性的师资需求日益强烈,对了解基层职工需求、熟悉职工培训方法的师资愈加渴求。另一方面,首都各大科研院所大量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希望深入企业,渴望走向职工,将自己的知识分享于社会。为此,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素质办)通过多方征集,于2008年建立起学科  相似文献   

12.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是北京市总工会为推进中华全国总工会等九部委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学习权、受教育权和发展权而推出的一项创新工程。这一工程作为新型的职工教育模式,以推动企事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职工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力求通过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被纳入全市创建学习型城市整体规划。经过艰辛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总工会通过推出"首都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搭建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平台,建立起了一个立体化、广覆盖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培养体系。帮农民工圆大学梦2011年,北京市总工会启动了"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向与北京市用人单位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工作表现优秀的农业户籍人员提供学历教育。参加计划的农民工学员依据其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14.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作为全面提升北京市职工整体素质的有效平台,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在向职工传播现代理念、增容新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职业技能素质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经过两年多的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内容不断丰富和多样化,覆盖面不断扩大,在对原有企业一线职工和班组长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和《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工作目标,北京市总工会在2011年实施"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以下简称助推计划)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力争五年内资助万名优秀农民工上大学。由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联合各区、县总工会和职业教育机构共同推进此项工作。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队伍的壮大,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下旬,北京市总举办了宣教工作会议,与会者100多人。会上主要由全国“创争”活动示范单位翠微大厦股份有限公司介绍经验,市总干部学院负责人通报了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进展情况。市总副主席王兆平在会上强调了各单位要学习翠微大厦“创争”活动的先进经验,推动全市“创争”活动深入开展。同时,要认识到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已进入关键时期,希望抓紧落实,确保五月份开学典礼,为加快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实现本市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是一项惠及首都四百多万职工的民心工程。如何有效地进行"工程"的教学组织,有针对性地推出首都职工  相似文献   

18.
<正>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是由北京市总工会联合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教育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13家成员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全市职工的民心工程,致力于集合政府和社会多方资源,以政府主导、工会组织、社会资源服务、企事业单位和职工参与为工作格局,以职工素质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应用三大体系为基本框架,搭建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是维护职工职业发展权、推动职工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素质工程向首都职工提供职工心理咨询与培训、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学分银行计划、学习超市、公益大讲堂、通用能力培训、重点群体技能培训、在职职工职业发展助推计划等多样化的职工职业发展服务项目,为会员单位提供优质资源支持,发挥着科研引领、研发设计、组织运行、宣传推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面向北京市各企事业单位推出的职工素质教育项目、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创新成果应用项目和职工自主学习项目等共20余个服务项目受到各级工会组织的欢迎。截至4月中旬,素质工程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共收到区县工会、产业工会以及局总公司工会共293家企事业单位提交的服务项目需求申请。与工人出版社、北广传媒等合作单位共同研究资源建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北京市职工文化工作始终坚持围绕首都发展大局、工会工作实际、职工多元化的文化需求,通过打牢基础、丰富形式、延长手臂、激活基层、推出力作、扩大影响等手段,实现了首都职工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2014年,北京市总工会共推出了30多个文化服务项目,直接受益职工60万人,覆盖职工超百万人。"私人订制",让文化服务更贴心2014年,北京市总工会推出了《在职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助推计划》,让以往分散无序的文化服务找到了粘合剂,有效解决了职工文化工作碎片化的问题。一份切合职工需求的文化服务"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