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北鸢》是葛亮用文化经验来写作的一部文化小说,被誉为新古典小说的定音之作,蕴含着中国文化在民国的"常"与"变"。"古典"是指小说中对传统文化的薪火承继,是一种"常";"变"则指中国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发生的变化。作品中既有对传统文化本性的坚守,也有在新旧文化交替中对外来思想文化的接纳,还有对西方文化的推崇。这些碰撞与交融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在和平年代,《北鸢》对中国当下的文化传承与融合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之瑰宝,在高校开设《中国古典戏曲赏鉴》这门选修课程,将使现代大学生们在感受中国古典戏曲之美、提升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同时,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下去。本文针对中国古典戏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使得大学生们以积极的态度和轻松的心情来品味中国古典戏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苏曼殊小说表现佛性与人性的矛盾冲突,吸取西洋小说心理剖析、叙述视角多元化的长处,融入中国传统小说笔法,具有新旧杂糅,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选集《试金石》的美意识,阐释了编选群体选集的美学要求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6,(1):19-26
笔名平江不肖生的向恺然,以成名作《江湖奇侠传》、代表作《近代侠义英雄传》,开启了和传统武侠传奇小说截然不同的新面貌,在中国文学新旧转型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近代侠义英雄传》以霍元甲为中心人物,以其"三打外国大力士"的爱国事迹为主轴,旁及王五、谭嗣同、秦鹤歧等一代武林义士、江湖奇人。小说中呈现出强种救国武学思想,对西方的批判,对东洋的仇视以及对自身文化、民族性的省思,使这部被称为"民国武侠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具有时代价值与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6.
萨娜一直坚持一种真实而具体的深入民族现代化精神危机的“边缘化”写作.她的小说介于传统与现实之间,既承传了古典美学中和谐的健康人性与诗意的生命智慧,又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与理性批判,还反映出诗性失衡的现代焦虑情绪与尴尬生存处境.她的作品重视道德的自我完善与生命的内在超越,包蕴丰富的社会、历史、民俗、宗教、生态等文化人类学内涵与诗性价值,寄寓着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终极关怀与追问。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早期文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所表现出的功利主义文学思想,客观上改变了人们对小说的传统认识,并使中国文学开始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借助西方先进思想,为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注入了新内容;廓清了文学文体概念,对小说的文体进行了重塑;提供了与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样式完全不同的文学理论构架、批评方法和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小说创作寓言化倾向的根源:一是对中国古典文学重表现传统的反思和回归,继承了《易》之象,《庄子》之奇诡,《楚辞》之神奇,古印度之韵;二是由于向西方学习,将现代派文艺诸表现手法与中国古典文艺表现手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他以古文辞翻译欧美小说,坚持用古文进行写作,评注编选了二十余部古文选集,同时应商务印书馆之邀评选了十册中学用教科书——《中学国文读本》。在民族自信心衰退及道德价值体系崩坏的时代,林纾选评教科书的目的意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重构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为民族自信、民族振兴输入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美人”意象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审美意象,与封建文人雅士之间建立起微妙的对应关系,命运之轮将二者的关系拉近,使文人对女性产生强烈的身份认同感,并将这种感慨沉淀成为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所公认的经典。重视经典教育,对学生加强文化熏陶是当前许多国家进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典教育实施如星星之火之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综观经典教育开展的情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经典教育教材的选用、经典教育开展活动的评价制度等等。因此,教育主管者和从事经典教育的教师要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古典散文的研究一直是个相对薄弱的领域.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在研究方法上下工夫要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知人论世;要全面把握时代的思想意识状况;要在开展"共性”研究的同时进行具体、细致的"个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阅读经典对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方向性和引领性作用。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堪忧。目前,大学生阅读经典要突出高校图书馆主导地位,加强网络阅读,处理好经典阅读、时尚阅读和个性阅读的关系,学会扬弃,从而切实提升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4.
设IFnq 是有限域IFq 上的n维行向量空间 ,Gn 是IFq 上的n级典型群之一。IFnq 连同Gn 在它上的作用一起称为典型空间。综述有限典型空间中子空间包含的条件及矩阵表示。  相似文献   

15.
英国的古典教育在“一战”期受到人们的抨击,英国教育家利文斯通则认为,古典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理性和塑造国民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自由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并应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笔者认为,利文斯通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实践中的人文教育及其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些学在解读《红楼梦》时以反封建礼教为立足点,认为曹雪芹受其历史阶级认识的局限,以极度厌恶的心态将赵姨娘刻画成反面人物形象。其实从人物性格和心理形成的探讨中可以看出这一人物形象的存在是有其依据和合理性的,曹雪芹只是艺术性地典型再现这一人物形象,并无贬低之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诗歌比较为手段,对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和歌、俳句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梳理出日本诗歌在承袭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同时,有其偏狭而独特的发展:题材更狭窄,形式更凝炼,审美更纤细.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比较与定性研究,认为古典抒情诗歌语言与一般语言分属不同编码系统的语言,古典抒情诗歌语言符号才是纯粹的文学符号,其中那类符形与所指结合,所指对象为物象的符号称为物象符号;它源于客观物理世界或虚拟世界,最早产生于《诗经》时代,通过想象或联想产生,通过社会的约定而具有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它是一种意象符号:呈现的是一个具体的形象,蕴含着诗人主体寓意,并与诗人主体心理之间存在对应性关系;它又是一种文化符号:从起源伊始就具有文化特征,既反映时代的文化共性,又反映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身韵”的建构是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中“破其形,扬其神”的结果,在以神领形来演示“身韵”时,不乏出神入化的亮点。所以,“身韵”可以视为重新整合中国古典舞的根本方法。它从对“风格化舞蹈”内涵的把握而来,当然也会有效地涉入到“功能性训练”中去———而这正是建构者们的初衷。  相似文献   

20.
食指是朦胧诗的先驱者,由他开创并启示后来者的不仅是他诗歌强烈的现代性特征(个体意识觉醒与现代艺术手法),还有与之水乳交融的古典情怀。食指自幼深受古典诗词浸染,兼以时代政治抒情体式的调和,造就他诗歌中弥足珍贵的诗美品质:古典情怀。抒情传统、意境阐发、古典体式(听觉艺术)是食指诗歌具有古典情怀的三个层面,其对古典诗学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值得重视,给当下众声喧哗却秩序混乱的诗界以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