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萜类化合物对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是Molisch在1937年首先提出[1],并定义为,所有类型植物(含微生物)之间生物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同时指出这种相互作用包括有害和有益两个方面·70年代中期,Rice根据H.Molisch的定义和植物化感作用近40年的研究成果,将植物化感作用定义为:植物(含  相似文献   

2.
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刺桐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刺桐的化感作用和供体植物的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密切相关.刺桐的化感作用总趋势为叶〉茎.随浸提液浓度的加大,刺桐的化感作用增强.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g/ml的茎、叶浸提液对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刺桐化感作用的研究为园林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宜宾油樟对三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宜宾油樟茎、叶水浸提液对玉米、水稻、小麦三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樟的化感作用和供体植物器官、受体植物种类以及浸提液浓度有密切关系。化感效应总趋势为叶>茎,或玉米>水稻>小麦。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075 g.m l-1的茎、叶浸提液对三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油樟茎、叶对玉米种子萌发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对水稻、小麦种子萌发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萌发速率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大大地大于最终发芽率的敏感指数,暗示油樟的化感作用主要是缩短玉米或延迟水稻、小麦种子萌发时间。建议在油樟林附近宜种植玉米,不宜种植水稻、小麦。  相似文献   

4.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6):F0002-F0002
化感作用(Allelopathy)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植物学家HansMolish于1937年提出的。化感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生态环境过程中进化出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Lemont(弱化感)和Dular(强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ent inbred lines,RI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迟播共培法对群体及亲本化感作用进行测定及评价,应用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法研究水稻化感作用的遗传体系。结果表明,水稻亲本化感抑草作用差异较大,对受体稗草的根长抑制率呈连续变异,体现出数量性状特征;水稻Lemont(弱化感)×Dular(强化感)组合的Rlhs群体化感作用遗传体系由两对连锁的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间的作用方式呈互补作用。进一步估计受体根长抑制率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稗草根长抑制率的群体均值m=29.3908245,主基因加性效应与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I^*=7.0619195,主基因遗传率为49.36379%.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 Dular(强化感)和 Lemont(弱化感)水稻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ent inbred lines,PALs)及其亲本为供体植物,并以稻田主要杂草稗草为受体植物,采用琼脂迟播共培法对群体及亲本化感作用进行测定及评价。  相似文献   

7.
大蒜化感作用对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蒜化感作用对种子萌发及幼苗长度影响的多方面研究,为中学拓展试验提供一种研究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群 《中学生物学》2005,21(11):2-4
对化感作用和化感物的概念、化感物质的类型及释放途径、化感作用的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植物生化他感物质的种类及产生途径、生化特点及其作用特性和作用机理,影响他感物质产生、释放及其作用的因素。探讨了植物他感作用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化感作用、化感物质的概念,化感物质对杂草、病虫害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较系统的探讨了化感物质对杂草、病虫害的抑制作用,并展望了化感作用在新农药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他感作用普遍存在,针对他感作用的基本定义、作用物质的种类及在可持续农业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合理利用植物他感作用建设可持续农业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园林植物化感作用与园林植物配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阶段我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园林植物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不当),及对化感作用机理的探讨(化感作用影响到植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稳定、生态平衡),提出化感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Mawhin的重合度理论研究了一类周期浮游生物植化相克时滞差分系统正周期解的存在性,获得了保证该差分系统存在周期解的新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根系分泌物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论述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数量、分泌机理;特别是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养分活化与吸收、化感效应、污染生态的关系。提出了当前深入研究根系分泌物所急待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种有机溶剂对核桃青皮的提取及活性测定显示:(1)几种有机溶剂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得率最高,但是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最高.在乙醇提取物的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也表现最高(2)乙酸乙酯作提取溶剂,不同方法提取或萃取时,直接提取得率高于萃取的3.24倍.(3)综合考虑抑制作用和提取得率后认为,乙酸乙酯直接提取是较适宜的提取方法,该方法所得提取物化感活性最高,提取步骤简单,青皮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常温下浸泡48h的紫茎泽兰根、茎、叶、花各部位水浸提液,配制成两种不同的浓度,用于喷洒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种子、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种子和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种子,用自来水作对照,观察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各部位水浸提液对云南松种子、华山松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各部位促进作用各不相同,对滇油杉种子萌发则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表明紫茎泽兰的入侵对针叶植物的自然更新能够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对小飞蓬地上部分、地下部分、花和果实等部位中其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小飞蓬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烃类、萜类、酮类、生物碱、鞘脂类、醇类和黄酮类等,其主要生物活性有化感作用、抑菌作用、抗病毒、抗癌、抗氧化等,为今后对小飞蓬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