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发展,0-3岁婴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指出:"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积极开展0-3岁儿童科学育儿指导。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加快培养0-3岁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化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类亲子园、早期教育指导机构在国内应运而生。但是很多早期教育指导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存在师资水平普遍不高、课程安排缺乏科学依据、对家长的指导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亲子园应有的教育功能无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亲子园是兰州市城关区保育院多年积淀的教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新项目,是在原有早教中心的基础上开办的0-3岁幼儿科学教养实践基地。2008年6月,保育院接受了甘肃省教育厅基教处委托的“开展社区0-3岁幼儿早期教养实践研究”课题,目的是通过实践研究进一步推广0-3岁亲子教育项目,填补我省0-3岁幼儿科学教养的空白。在近三年的努力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蕊  屈艳峰 《课外阅读》2011,(7):309-309
0~3岁是儿童个性发展、语言学习、智能开发、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及早的给婴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亲子园,可以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在幼儿园开办亲子园,有雄厚、稳定的师资力量,有宽大的空间设备和丰富的的玩教具,有科学系统的教育体系。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组成部分,作为亲子教育的必然主体和主渠道,在幼儿园内开办亲子园具有重的社会意义,是推动亲子教育发展的主力量。  相似文献   

4.
为0~3岁婴幼儿及其家长提供指导服务的机构——亲子园应运而生,理论研究的滞后,使亲子园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亲子园课程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和发展途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陈敏 《教育现代化》2006,(10):57-58
各种研究表明,3岁前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为了适应家长让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需求,各种亲子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城市亲子园更是越办越红火。而农村的教师在举办亲子园时却碰到不少难题与困惑,在借鉴、吸收、思考、实践的过程中,农村的教师正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特有的开办亲子园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人生开端的教育,是人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和关键的时期,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随着学前教育社会需求量的加大,0-3岁儿童的教育除了在家庭中进行,还需要一些其它的教育途径来满足家长的需求,能为0-3岁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根据城乡的不同特点,通过社区学前教育、幼儿园、亲子园等教育途径,为0-3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亲子园”的实施,有转变家长观念、创建亲子园、组建优质师资队伍、引导家长掌握亲子游戏的方法、创设富有特色的亲子娱乐活动等五条途径。亲子园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亲子班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幼儿园、社区、家庭进一步沟通,逐步形成了合力,启动了3岁前教育工程;指导者初步掌握了3岁前婴幼儿身心发展、家庭教养和指导的有关业务知识,从而提高了指导和服务家长的能力,增强了为社区家长服务的意识。在亲子园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的独立性、专注性、自主性、创造性、参与性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家长对婴幼儿教养素质和教养质量都有所提高,由此,密切了亲子关系,增进了亲子感情,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2006,(10):48-48
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亲子园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互动”将很大一部分关注点放在社区资源的整合与良好社区关系的建立上。作为课题研究基地的几家附设亲子园的托幼机构,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与开展社区早教活动,与社区的关系日益拉近,双方关系逐渐走向认同、融合。各亲子园因地制宜办园,形成了初步的教育特色和办园特点。实践中,幼儿园与社区达成共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托班教育的向下延伸,而应纳入开放的社会体系,将它放入社会、社区的大环境中考察。其对象也应扩展到家庭与社区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亲子园、早教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种类繁多的婴幼儿早教课程也充斥市场。然而,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针对0~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开发实施早教课程,使早教朝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03岁是大脑潜能开发的一个关键时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我园通过开展亲子园中的相关活动,利用图示支持、直接指导、家长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早期教育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徐蓓 《学前教育》2014,(10):57-59
与幼儿园相比,亲子园活动,即早教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教育对象包括孩子和家长,并且家长是和孩子进行互动的活动主体。作为一名亲子园教师,我发现,来参加早教活动的家长大多有亲子互动的意识,但普遍缺乏互动技巧,也无明确目的。亲子活动初期,家长往往说完“你在玩什么”、“你赶快玩呀”、“你玩得不对”、“看我是怎么玩的”这几句话,就不知道再和孩子说什么了。为此,我们在亲子园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梳理了2岁孩子的月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举办亲子园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1.幼儿园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在原有基础上投入一些资金,就有可能办成较好的亲子园,满足孩子的需求.相比新建亲子园,投资少,效果好.2.亲子园是由家长带着孩子来园学习的,孩子在园时间由短到长,接触人由少到多,环境逐渐适应,有利于托幼衔接.3.亲子园在幼儿园的成功举办,使幼儿园的生源得到保证.根据多年的亲子园举办经验,我把亲子园活动安排要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推出,早期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0~3岁教育(亲子同)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与重视。虽然社会力量办亲子园在不断尝试与壮大中,但是社会力量办的亲子同一是收费贵,二是数量少,所以还是不能满足百姓们的需求,他们更需要公益化的亲子园。  相似文献   

14.
刘丹  胥兴春 《早期教育》2012,(11):54-56
作为亲子园中的重要参与者,家长的角色定位影响到早期教育的效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揭示了家长在亲子园中的角色定位现状,深入分析了影响家长角色定位的因素,并对亲子园引导家长合理定位角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0~3岁早期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我园也开办了苏中地区第一家公办亲子园,以双休日亲子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称赞和欢迎。我有幸参与了它的筹建和开办过程,与同事们一起,用心、用情去聆听这花开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0-3岁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十分值得关注,亲情化服务在0-3岁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预入园”准备、适宜的亲子园环境、母爱式呵护等对0-3岁婴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燕 《学前教育》2007,(2):44-45
亲子园作为一种社区非正规学前教育模式,应该如何定位、组织和管理?还有很多待思考和研究之处。从《亲子园与社区教育资源有效互动》课题组的总结报告中摘选的这部分,相信可给大家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8.
李君谊 《学前教育》2009,(12):46-46
前几天,我在幼儿吲例站上公布了一则招聘启事,内容如下:亲子园因教学需要,现招聘亲子园教师20名,要求:相关专业毕业;  相似文献   

19.
年小霞 《学前教育》2007,(12):22-23
2007年9月底,北京市第五批社区儿童早期教育示范基地颁牌大会在朝阳区的蓝岛双语幼儿园举行。但会场却不在幼儿园内,而在一座公园里,原来这里正是蓝岛双语幼儿园创办的小海豚亲子园。蓝岛双语幼儿园是北京一所企业性质、自负负盈亏、自收自支的一级二类幼儿园。面对企业园办园难,亲子园如何有效建设和经营的问题,该园的管理者和老师们大胆尝试,努力摸索出一条合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拓社会合作、走出幼儿园办早教的新路。服务社区、打造品牌、合作双赢的意识不仅提升了亲子园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幼儿园自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子园与社区、社区与幼儿园、幼儿园和新子园、亲子园和家庭、亲子园和老师、家庭教养人和亲子园教师之间,在一种良性的、和谐的关系中,迎来了共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地的亲子园从办园主体和性质来看,可划分为经营性、公益性等主要类型。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则是比较独特的一种形态,一般包括公办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街道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民办幼儿园附设的亲子园等。各类机构对于举办亲子园都付诸了极高的热情,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都抱有极高的期望。但亲子园的火爆局面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值得关注和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