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代前期凤阳榷关的征税制度与商品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关税档案,对清代前期凤阳关的税收制度以及商品流通进行了探讨。凤阳关税则规范、税口的分布、制度约束和考核检查等方面均有定章,凤阳关所处淮河的地理位置,使大量的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凤阳关中转到全国各地,促进了清代全国市场的发展。凤阳成为清代前期淮河沿线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前,南北沿海长距离贸易的兴盛,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天津也由此成为运河沿线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之一.与此同时,繁华的商品流通给天津关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其财政功能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3.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海禁解除,清政府开放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关.粤海关设于澳门(旋改广州),闽海关设于漳州,浙海关设于宁波,但江海关设于何处未作明文规定,以致长期以来成为史学界争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大致流行两种说法: 一说设在上海.清嘉庆、同治两朝以及民国七年、二十四年纂修的《上海县志》中就是这样说的.三十年代出版的《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一书也说:“清初,实施海禁,贸易停顿.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海禁解除,  相似文献   

4.
《黄山学院学报》2007,9(2):165-165
徽商以长途贩销的形式互通有无,使全国各地区间的商品流通渠道畅开,扩大和加强了全国各商品市场之间的联系。由于徽商的纽带作用,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农民们从原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中摆脱出来.愈来愈依赖于市场经济。徽商在江南市场,频繁地进行棉布、丝织品和粮食交易,就是当时社会分工的具体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商品流通主导权既是商品流通渠道的控制权问题,也是商品市场主导权问题,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调控商品流通,促进我国商品流通的正常发展。本文从商品流通主导权的一般理论分析入手,探讨当前国际上商品流通主导权变化的一般态势以及我国商品流通主导权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并就当前我国商品流通主导权态势做一判断。  相似文献   

6.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政府只保留粤海关的对外贸易职能,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海路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史称与西方国家"一口通商"时期。在此期间,丝绸是海外贸易中仅次于茶叶的大宗商品,为广州十三行所垄断,对西方社会及中国社会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衍生了中西丝绸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7.
黄健 《现代企业教育》2013,(24):495-495
商品流通企业是市场交易的载体,对于提高社会整体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信用管理可以为商品流通企业在减少信息失真、降低交易费用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商品流通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1月 7日粤海铁路正式开通 ,从而结束了海南与外省不通火车的历史。粤海铁路由三段组成 :湛海线、琼州海峡火车渡轮、海叉线。粤海铁路三段加起来的总里程为 3 40余千米 ,总投资约为 45亿元 ,是“九五”期间全国重点铁路建设工程之一。 1992年 11月 ,经国务院批准立项 ,1996年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 ,1998年 8月经国务院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批准开工 ,由铁道部、海南省、广东省合资建设。湛海线 :广东湛江西站———广东海安南站 ,该段里程为 14 2 .195千米。途经湛江西、雷州、龙门镇、徐闻、海安南站五个站。已于 2 0 0 1年 11月 2 …  相似文献   

9.
清代榷关是明代钞关的继承和发展.清代前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商路的延伸、长途贸易的发展,为清代榷关的重建和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历史前提,而清初财政的困难则成为清代榷关重建的契机.清代榷关在康乾盛世下得到发展,其分布也与全国性经济布局的变化相一致.至清代中期,榷关税成为国家赖以维持的重要财源之一.根据区域经济大宗商品流通的特点而设立榷关,课以关税,是中国在分散的小生产基础上征收商品税的一种财政制度的创新.它既为封建王朝开辟了新的税源,也反映了明清时代区域经济间商品交换不断扩大和繁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清代粤海关一口通商时期的财政管理制度,如吏治制度、关税征收制度、多重监核制度、关员惩处制度以及各种禁令的制定和颁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吏治之腐败、管理之混乱,加之无外力的刺激和推动,缺乏改革的动力,因此这一时期的海关财政管理体制不仅成为清政府自身发展的障碍,也是中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壁垒,为日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桂林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进程的一个重要保障。必须立足于培育统一大市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的原则,以改革和创新为先导,以扩大开放和资源整合为主线,构建起与桂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进而实现桂林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信息已成为企业竞争中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商品流通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意义出发,阐述了企业如何收集商品流通信息,处理并利用好商品流通信息,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因子分析法,根据2004—2018年的数据,构建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测度结果显示:广东省流通业城乡一体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流通业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省内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地区流通业城乡一体化水平相对较高,而粤东西北地区较落后。基于研究结果,对促进广东省流通业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客观因素是商品混乱,商品混乱表现在无序流通中造假售假,根源是人们对商品概念及本质认识不够完善,现行《商标法》是市场经济商品流通的不科学的法律规范,根据商品本质产生的价值规律要求,对消费市场商品流通只有实行二元控制的理论方法,别无其它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视野下,唐代岭南商业文化一方面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市场形式、流通手段、对外贸易及其管理方面,都攀上了封建商业文化的高峰;另一方面,唐代岭南商业文化还遗留着奴隶制商业文化残痕,并因中原儒家文化的介入,在整个岭南文化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明朝中晚期,私人海上贸易冲破封建政府的阻碍,迅建发展起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海商凭借质优价康的商品。击败西欧商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并推动了世界经济交流。在国内,私人海上贸另通过商税的形式支持地方财政,弥补军费的不足,成为明代经济领域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时代的现代物流--我国物流业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思考的一种战略措施,它是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业务、技术门类于一体的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管理科学。我国目前物流业发展缓慢,转变观念,实行现代物流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仓单是大宗商品流通的重要凭证,对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大宗商品流通效率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非标准仓单市场存在仓单信息缺失、信用担保不足和流动性不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非标准仓单信用水平,提出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仓单系统的解决方案。首先设计区块链仓单系统模型,再运用开源区块链产品HyperLedger Fabric进行概念验证,解决传统仓单系统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最终建立有效的仓单信息公示平台。  相似文献   

19.
女用商品商标汉译的美学原则和翻译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用商品商标的翻译非常重要。女用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广大女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女性对美的追求是女性购买商品的永动力。女用商品商标的汉译应该遵循翻译的美学原则,注重字形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刺激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欲。女用商品商标的翻译可采取音译法、意译法、直译法、音译意译并用法以及不加翻译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统计数据,测度2010—2018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的耦合协调度及相对发展度状况。研究发现,近三年两系统已达到优质耦合协调,但从相对发展度来看,流通业滞后于新型城镇化,两者存在系统退化的风险。深圳市的耦合协调度、对比发展度都处于良好态势,其他地区各异,汕尾和河源的两系统没有达到耦合协调且存在系统退化风险。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广东省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