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课本中的例习题,是传授知识、巩固知识、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载体,仅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比较简单,而实际上,它们却都是数学中的“精品”,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2.
课本中的例习题,是传授知识、巩固知识、提高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载体,仅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比较简单,而实际上,它们却都是数学中的精品,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示范性.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第15页(以下简称原题)B组第2题:证明:ΔABC是等边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2+b2+c2=ab+ac+bc,这里a,b,c是  相似文献   

3.
王虎 《学苑教育》2012,(22):55-55
数学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方式;理解课本的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如何运用课本知识,通过课本例题、习题起到“窥一斑知全貌”,“举一例能反三”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往往要处理大量的习题,很多教师在处理课本习题时往往满足于学生会做,而不去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该题的内涵、处延,挖掘课本习题的内在功能.对于一道习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引导学生对这道题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处理一道就能解决一类题的本领,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里介绍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习题是学生获取、巩固和应用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效地组织学生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的练习过程,既是内化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传统的练习方式.或是敦帅机械地指定一些课后习题,或是编拟一些基础性练习.让学生统一训练。而且,教师编拟的习题大多局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和“课外单一的习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将"课本例、习题"作适度精细化,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将"课本例、习题"做一些调整和重组,诱发学生的探知思维;将"课本例、习题"进行拓展,树立学生的探知创新意识;将"课本例、习题"融入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知兴趣.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通过教学来完成 ,在教学中可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深化概念教学。 2、用活教材例、习题。 3、精心设计开放题。 4、注重教学“解后感”。 5、强化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课本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雕细琢的,它对解决其它问题具有辐射功能.本文以人教版第二册(下B)的习题9.8的第4题为例,试从不同的人口,挖掘不同的解法,旨在发展学生解题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归纳总结知识体系,找出物理习题的类型及变型,探索解题规律,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离不开解题训练。数学习题是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要想充分发挥数学习题的功能,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精心设计习题,使习题教学与新课程、新理念同步。笔认为在设计习题时,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韩春见 《中学教研》2007,(10):34-36
习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本的习题是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源泉,刻意探讨习题的推广、变换及应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广阔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出:设计出不同解题思想层次的试题,使善于知识迁移和运用思维块简缩思维的考生能用敏捷的思维赢得时间,体现出创造力,这  相似文献   

12.
课本习题是对教材内容的涵盖和引申。它的功能不仅仅是起巩固知识,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作用。如果教师对其中一些典型题目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挖潜改造等方式的加工处理,对学生智能开发、创新思维培养、思维素质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现以高一化学课本中几个不同类型习题为例谈一下我的做法和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3.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材料。小学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极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小学生获取数学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课本中收集了大量的典型问题,它们的推广、转化和延伸,往往是编写高考试题的主要源泉,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量.因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对课本中典型问题的探讨,认真挖掘题目中的丰富内涵,通过提出和解答这些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抓住一道典型习题,通过引申推广、合作交流、实际应用、类比拓展,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再创造,揭示其数学本质,发挥其辐射作用,收到了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们的解题教学能立足于对课本例习题的挖掘,进行充分的变化与探索,就会有效地减轻同学们的作业负担,提高解题教学的效率.提高同学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下面仅以《几何》课本例题为例  相似文献   

17.
李增道 《江苏教育》2007,(10):27-28
[设计背景]: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得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和联系。数学知识中的许多问题带有一定的数学背景,蕴涵有趣的数学规律,富有挑战性。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意识也是当前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现行教材中安排了不少探究性习题,题型新、形式多样,但有些题目出示比较笼统.不够细化.学生难以操作。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过程。下面我就例习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过程,谈几点肤浅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课本中的例题与习题,都是通过筛选的题目的精华,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它们的解题方法和结论本身都具有广泛迁移的可能.近几年的中考题有许多植根于现行教材,在课本中寻找命题的生长点.因此,重视课本典型例习题的研究,用好、用活课本十分重要.下面以源于课本《圆》一章中部分例习题的中考题为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品味.  相似文献   

20.
图1是一道常见且具有一定代表性题目的插图,题目的已知、设问多年没有变化,易使学生在反复地复习中形成思维定势.教师不断创新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主动拓宽、改造解过的典型习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基础知识;在拓宽、改造和完善新题的过程中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