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雪芹的《红楼梦》使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达到了颠峰。小说在付梓出版后不久,就出现了名为《后红楼梦》的续书,紧接着,文人、小说家纷纷仿效,续书作品不断涌现,在乾、嘉时期达到高潮,并且终清之世而不绝。到了民国以及近代,这股续书之风依旧炽热,而且出来了很多续书研究的专著。文章试对19世纪《红楼梦》续书研究的态势作综合分析,试图通过这些研究理论找出众多《红楼梦》续书之间的共性以及续书背后所隐藏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云新著《谁能炼石补苍天-清代〈红楼梦〉续书研究》一书引入"经典"与"非经典"这一对概念,对于《红楼梦》与其续书的关系进行了准确定位,又进一步阐述了非经典作品阅读与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以"啃酸果的精神"对《红楼梦》续书做了细致的文本解读。其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与方法多有突破和创新,为《红楼梦》续书研究领域的新收获。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研究,《西游记》的研究较为薄弱,《西游记》续书的研究则更为寥寥,文章以明末清初的三本《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和《后西游记》为研究对象,拟从《西游记》续书对原著在主旨、故事建构等方面的继承来对明末清初的《西游记》续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据《人民文学》杂志网站称,今年第四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将重点推出《刘心武续红楼梦》。该刊第四期将发表《刘心武续红楼梦》28回中的前14回,这是整个续书中的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5.
高鹗的《红楼梦续》和温皓然的《红楼梦续》都是曹雪芹《红楼梦》的续书.虽然两本续书都展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败,但是从主题解读接受、人物发展结局和叙事艺术手法三个层面进行细致比较分析,还是可以发现两本续书在本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性别以及阅历有关.  相似文献   

6.
据《人民文学》杂志网站称,今年第四期的《人民文学》杂志将重点推出《刘心武续红楼梦》。该刊第四期将发表《刘心武续红楼梦》28回中的前14回,这是整个续书中的一个完整故事段落。刘心武最重要的观点是,曹雪芹足大体写完了《红楼梦》全书的,全彤书稿仪差个别部件末齐,只是还没有来得及统稿,后面部分在借阅过程中散失;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的续书问题一直是红学界讨论的焦点,这不仅关系着《红楼梦》思想艺术的解读,而且影响着红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学界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宏观和全面的分析,重新审视续书对于原作带来的种种影响。对《红楼梦》续书的由来与界定进行梳理,厘清概念和范畴,进而深入探讨《红楼梦》续书在审美、心理等方面的创作必要性和在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创作可能性问题,以期对《红楼梦》的续书问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问世之后 ,以《金瓶梅》人物为骨架的续书也开始登上古代小说舞台 ,如《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金屋梦》、《三续金瓶梅》等。对《金瓶梅》续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 ,将有利于人们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对《红楼梦》作了较大篇幅的评论,此外,还在一系列文章中谈到有关《红楼梦》问题,这些零碎的评论涉及《红楼梦》的地位及作用,思想内容及其艺术价值,人物及其语言,高鹗的续书及其他续书,研究及阅读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睿智而又犀利的评论至今仍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清代红楼续书无法与原著相比,但却是考察清代《红楼梦》读者接受状况的重要资料。在这些续书中,清代读者固守着儒家的伦理价值观念。透过这些续书及其序跋,我们无疑能感受到旧时代的人们在面对《红楼梦》时心灵活动的轨迹,并了解到他们的文化情趣及他们在文学接受观念上的固执和保守。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每当一部著名的作品问世以后,即有一批续书相继出现。《金瓶梅》问世之后,续书也有不少,如《玉娇李》、《续金瓶梅》、《隔帘花影》等等,其中《续金瓶梅》就是一部较好的作品。对《续金瓶梅》与《金瓶梅》的关系进行一些比较、研究,对于研究《金瓶梅》,研究古代小说的发展和宋代社会,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续书大多与原作有很大的差距,其重要原因是续作者们不具备曹雪芹的那种极其深刻的悲剧意识,不懂得原作中所表现出的宝黛等人的爱情悲剧、贾府的衰微悲剧所具有的巨大的审美意义。红楼续书之外的其他古代小说名著续书也少有成功者,因为创作续书是一项深受限制的、吃力而难以讨好的活动。对评价者来说,应该把续书看做是文学作品中一种比较特别的“文本”,一种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不宜简单地把“是否与原作接榫合缝”作为判定它高下优劣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的续书为古今中外之最。续作产生早,续作数量多,续作学术化,是其三大特点。近期刘心武温皓然等人的最新续本。反映出新世纪对红楼梦续书的要求是,既不违背已有的主流红学研究成果,又能够续出时代意义,续出主体精神。可以概括为:“立足红学,忠实内心,施展才艺,面向时代。”  相似文献   

14.
继著名作家刘心武的探佚续书引发"红楼文化热"以来,2011年似乎成了"《红楼梦》续书年","70后"实力派女作家温皓然又独辟蹊径,融合各类红楼续书模式之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温续红楼"充分尊重已有红学研究成果,在尽量贴近曹雪芹"原意"、"原笔"以及与清代历史语境基本契合的前提下,续出了时代意义和主体精神,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对《红楼梦》终极精神价值的探索,也就是创作主旨的普世化构建,因而她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味;在艺术旨趣上,"温续红楼"还具有佛学梦幻色彩与诗才画笔意境。作为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温皓然的文笔是古典幽美、深闳简约的,同时她又"转益多师",从其作品局部还能品味出类似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调。可以说,温皓然的《红楼梦续》是两百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作为政治领袖,一生钟爱《红楼梦》,并留下了大量关于《红楼梦》的评语。本文通过梳理其相关评论,认为毛泽东一直将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当作艺术整体来对待,并高度评价了高鹗及其续书。周汝昌先生所谓对他的“毛泽东好评说”只是欺人之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学史上,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续书的出现与兴起,是在明代中后期。此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一批艺术精品相继问世,小说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与明代传奇一道,取代了诗词散文传统的霸主地位,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也随之兴盛起来,而且品种繁多,层出不穷。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续书类型十分复杂。广而言之,续书包括对前书、以及前期有关故事的增删、加工、改写、补撰,《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三侠五义》等一大批演义小说与英雄传奇,都具有某些续书的性质。因为这些小说实际上都是经过无数人的加工制作、续补增删而成的。狭义而言,续书专指某些成型小说的后续之作,且与前书在人物、故事情节和思想上有一定的继承、沿袭关系。本书所讨论的是狭义而言的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  相似文献   

17.
人们称《红楼梦》为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成就的最高峰,给予了它最高的评价,是针对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内容而说的。如果把这样的评价用在高鹗续的后四十回上,就很不适当了。高鹗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推动了曹雪芹原著的流传,如果不是高鹗给全书故事安排一个完整的结局,半部《红楼梦》未必会产生这样广泛的影响。但我们读书时,还是感到高鹗续书的黯然失色,续书实在是配不上原著的。首先,个别情节衔接不上。原书第七十七回,王夫人抄检大观园、逐出晴雯、呵斥芳官时明明说道:“前年我们往皇陵去,是谁调唆宝玉要柳家的五儿了?幸亏那丫头短命死了,不然进来…  相似文献   

18.
产生于清初的《板桥杂记》对后来的风月题材作品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续书主要有珠泉居士的《续板桥杂记》、金嗣芬的《板桥杂记补》。它们相对于原作,承袭了其编创体例,延伸了秦淮风月的时间长度,但在兴亡之感上却出现了蜕化。概言之,《板桥杂记》的续书在思想与艺术上都与原著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9.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将人们的研究视点集中在读者身上.中国古代小说多续书,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续书作者身兼读者、评论者、创作者三种身份.以接受美学的观点观照续书,更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续书与读者期待视野、续书作者的创作动机及续书的"范式"等方面研究续书.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影》是《红楼梦》续书的一种,也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第一部由女性撰写的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女文学家顾太清将女主人公薛宝钗的情感世界刻画得细腻深刻,塑造出一个既端庄沉稳又时常真情流露的封建少妇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