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语文课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作文难批,批得头昏眼花,腰酸背痛,学生对批语却懒得看一眼;一学期语文课数量可观,学生能力却不见长进。笔者认为老师越“勤快”,学生就可能越懒惰。这正如家庭教育一样,父母越勤快,家务包揽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惰性就越强。因此,做老师做父母的也应该学会“偷懒”,不要包办,要给学生“做”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难上.一难语文博大精深,知识拓展无边无际,45分钟内要讲要练的内容太多;二难语文教学费力不讨好,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味同嚼蜡;等到中、高考时,家长也会埋怨语文老师不用功,语文成绩总比其他学科低.仅此“二难”,就让很多语文老师焦头烂额,难以应付了,换个角度言,语文课真是没办法上好吗?也不尽然.笔者认为,要想上课洒脱自如,教学效果显著,关键还得抓备课.毛泽东同志讲“不打无准备之仗”,诚然.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偷懒”是个贬义词,没人会喜欢偷懒的人。我说的这“懒”是说老师在课堂上不要太“勤快”,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动脑筋去思考。教师有时要学会装傻,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其寻找答案。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探索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有句名言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 ,不似为欺世。”这句最简单的话 ,准确地概括了大师的艺术美学思想。由此 ,我想到语文课不能讲得太清 ,太清学生容易“水过鸭背 ,忘得精光” ;也不能讲得不清 ,不清学生往往会“丈二和尚 ,摸不着头脑”。语文课要讲在“清与不清之间”。所谓语文课要讲在“清与不清之间” ,就是要讲在“讲清与不讲清之间” ,或者说讲在“太清与太不清之间” ,都是一个意思 ,就是说把课讲清了不好 ,不讲清了也不好 ,要介乎“清”与“不清”之间才好。避开两端 ,取其中间。讲得模糊一点 ,朦胧一点。模糊中…  相似文献   

5.
语文“情感”教学□江苏南京二十三中周丽明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台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讲台下学生听得兴味索然。学生们说:“语文课太没劲了。”尽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们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缺乏“情感”,学生没有得...  相似文献   

6.
母亲     
齐白石有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最简单的话,准确地概括了大师的艺术美学思想。由此,我想到语文课不能讲得太清,太清学生容易“水过鸭背.忘得精光”;也不能讲得不清,不清学生往往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语文课要讲在“清与不清之间”。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一篇课文,写得很好,但看来看去又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好讲,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两个课时不知怎样才能用掉。还有一些课文则是另一个极端:可讲的东西太多,这个要讲,那个也要讲,教学计划安排的一两个课时根本不够用。多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在办公室讨论这个问题时,有教师打趣说:“我看,干脆不要讲了,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读两遍更好些。”听了这话,我不由得心里一动,偷偷试了几次,效果还真不错。而且学生对语文课感兴趣了,考试成绩也有了提高。于是我便常常偷起懒来。为什么学会了“偷懒”…  相似文献   

8.
“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两年前,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读到毛荣富老师对一些青年教师说的这句话时,就觉得它闪烁着语文教学思辨之光,颇值得寻味。的确,“太像语文课”就把课限定死了,没了个性也就失了灵气。语文教学要讲究“活”,要让学生提得起兴趣;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与青年教师通信时曾指出:“语文教师不要做说书先生。讲课文,课前空讲一通之后,接着又句句讲,段段讲,越讲得起劲,学生越不动脑筋。自己不动脑筋,怎么会得益呢?所以要尽量少讲,学生领悟不到处才给说一说。”叶老积极倡导语文课要精讲,不要“满堂灌”。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课精讲的作用,提高语文课精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讲台上的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讲台下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种令人尴尬的场面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老师埋怨学生太不自觉,学生们叫苦不迭:“语文课太没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最主要的恐怕就是教学中没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个人拟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刘须芹 《考试周刊》2011,(93):45-45
初中作文,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作文是语文学习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同样,不论是语文课上老师的作文教学还是课后学生的作文训练,都很难把握。一些学生学习时爱偷懒,一想到要写作文就心烦,考试时完成作文部分就像是在挤牙膏。即使是一些作文基础好的学生也并不乐于训练作文,遇到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作文题目时就觉得无聊乏味,乱写一通。很少  相似文献   

12.
纵观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灌、抱、喂”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普通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尚难以落实,学生仍不喜欢上语文课:他们对那种课文分析的套路太熟悉了,语文老师讲得神秘兮兮,煞有介事,而最后悠悠吐出的所谓“结论”却总逃不出“老生常谈”的怪圈。课堂上,学生累,教师也累;如果有人听课,那就更累。原因何在?因为课堂教学离开了  相似文献   

13.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14.
一项统计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在很多学校,语文课竟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之一,而有的语文老师竟被学生戏称为“祥林嫂”。原因何在呢?就是老师把一篇很好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内涵丰富的美文被讲得索然无味。无怪乎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5.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很多老师已开始注重对朗读的指导,贯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新理念,我想这才是语文课之所以称为“语”文课的最基本的特点.语文课上就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这也是众多语文老师共同呼唤的语文课本色的回归.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将课上成真正的语言训练课呢?  相似文献   

17.
王传莉 《课外阅读》2010,(10):160-160
今天听课回来,一起等车时,一位语文老师说:“唉,今天上午听了三节没意思的语文课。”“咋没意思了?”一位数学老师说。“咳,三节课都是老师在费力地讲呀讲,生怕学生听不懂,学生默不作声地听着记着。”“我一直觉得你们语文挺有意思的,你看你们语文里有小说、诗歌、散文多有意思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于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问题也备加关注.可是长期以来,教师“照本宣科”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成为了一些人对语文课的理解.甚至一些学生还会这样来调侃语文课——“老师摇头晃脑,学生尽管睡觉.”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语文课要把握语文的文本定位和适宜的教学形式,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却始终难以得到解决,因而教师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并且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教室里只有严肃的单一对话,只有枯燥的文本解剖,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效果自难保证,这样下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崔雅鸿 《文教资料》2005,(4):139-140
语文课单调乏味,语文教学苦不堪言,这已是由来已久的事了。往往是教师费尽心思,条分缕析,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说语文课上不上无所谓,反正是“你不教我还清楚,你一教我反倒糊涂”。如何改变这种“投入与收成”的巨大反差呢?这确实值得语文老师好好思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  相似文献   

20.
我县的课改正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许多语文教师却为语文教学感到困惑,语文越来越难教,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淡。如何打破学生对语文课的冷淡?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沉醉,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兴趣可以引导人发掘自身潜力,甚至超越能力极限。那么,如何让语文令人“沉醉”,让高中语文课堂趣味盎然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