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西双版纳州馆实际,阐述了保存本书库的开发利用和进一步发挥保存本书库作用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我馆的样本书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采取了留取样本的办法。即“将每一种图书资料,抽出一本作为样本单独保存,并设置样本书库或保存本书库。本藏书一般不外借,供特殊需要者馆内查阅参考。”(《图书馆学基础》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所谓特殊需要者,有的馆只包括教师,有的馆包括教师和研究生,但其共同之处则是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体——学生排斥在外。这种办法的实质就是通过抑制流通的手段达到长期保存图书的目的。对样本书所采取的这种限定读者范围抑制流通的管理方式就是本文所说的传统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传统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和闭架保存本书库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实体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共享,并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和创新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及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转变观念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保存本书库”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变观念 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保存本书库”的重要作用石桂林(华南师大图书馆)“保存本书库”又称“样本书库”。顾名思义,它是图书馆从每种采购进馆藏书中抽出一本,作为样本,加以保存而形成的书库。如何使“保存本书库”既履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又发挥传递知...  相似文献   

5.
从当今高校图书馆保存本书库看开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从历史发展和图书馆现状两个方面出发,说明了当今图书馆保存本书库存在的问题和取消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保存本书库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分析了目前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保存本书库存在的兼收并蓄、只增不剔、封闭管理、重藏轻用等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保存性馆藏及其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提出保存性馆藏的概念,并比较分析了馆藏资源在实现图书馆职能任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秦皇岛市级馆第二次评估中,"开架比例"不达标现象,谈市级馆保存本库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图书馆保存本书库的点滴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保存本书库如何既履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又发挥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作用.首要一点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保存本书库的任务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诸如划定读者范围、改进服务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从50年代开始,各高校图书馆相继建立了“样本书库”,或称“保存本书库”,即将人藏的图书每种抽出一册(套)作为样本单独设库存放。建立样本书库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比较完善的文献资源储备体系,因此藏书是不外借的,如读者急需参考,也只能在室内阅览,不能借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各馆的截书品种都较齐全,保存完好。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图书馆的样本书库的藏书,就是这个图书馆藏书体系的缩量影。  相似文献   

11.
关注古籍图书保存及资源开发的价值,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数据说明经济不发达地区古籍图书保存现状,探其根源,并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保存好古籍提供良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书籍存在的理由——关于书籍是否消亡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存社会记忆、传递人类知识是书籍的基本功能。书籍在使用中有体现社会权力、制造生活方式的效用。它不会因载体的变化而消失。但纸质书籍会逐步被边缘化,乃至于最终消亡。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13.
古籍、档案与文献形态的纸质文物均属于文献遗产,其保护工作的管理策略与方法具有可比性。通过对三者保护法制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标准、保护工作发展趋势以及对保护内涵认知与保护策略选择等方面内容进行比较,提出:文献遗产要从被动式保护转向主动式保护;古籍保护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法规和标准不够健全,古籍保护必须首先正确认知"保护"的概念,才可能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以保障古籍的安全;古籍保护需借助于文物保护与档案保护已有的成果,加快自身的发展。表3。参考文献34。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古籍藏与用的矛盾逐步得到改善,但是怎样更好地实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是当今乃至今后图书馆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杨恒平 《图书馆论坛》2007,27(4):151-154
历代学者对《说文解字系传》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字训诂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事实上,《说文解字系传》博引古书对《说文解字》进行注解,保存了大量的现已散佚的古代典籍,其学术价值已不仅仅限于文字学的范畴.在文献学方面,对于辑佚古书和校勘今存古籍亦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我国的图书及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抗日战争前我国图书馆业的概况、日本侵华战争给我国图书馆事业带来的难以估量的损失,以及在战争中我国图书馆工作者在艰难的西迁中,为抢救和保存图书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少数民族古籍损坏、散存、收藏的现状,并就如何保护少数民族古籍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保存了乾隆后期的禁书史料,为清代政治史、文化史、思想史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资料。其禁书标准有六个方面:因其人而废、因其书而废、因抵触本朝而废、因怀念前朝而废、因名教而废、因“淫秽”而废。  相似文献   

19.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保存了翁方纲所撰要稿多达1150条,是现存分纂官保存最多的一家,对于研究《四库全书总目》以及四库全书的编纂均具有重要意义。从翁氏对书籍的处理意见可以看出,其“不应存目”标准有八个方面:书非完帙、诬经非圣、庸俗之书、伪托之书、它书已存、释道之书、办书之体、词曲之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古籍靠“重藏轻用”的方法不能真正的得以保存,也不利于古代文献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用。古籍应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实行开放阅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