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被称为《一千零一夜》的那些绚烂多彩的故事已流传了几个世纪。没有人知道这些故事是由什么人或是在什么地方开始讲述的。《一千零一夜》故事中传奇式的女主人公山鲁往德是一个“知书识礼、温文尔雅、聪颖过人的”少女。山鲁亚尔苏丹统治着位于阿拉伯和中国之间的一个王国。那里的宰相有两个女儿,山鲁佐德是他的长女。国王的报复山鲁亚尔很爱他的第一个妻子,但是王后却背叛了他。他的兄弟是邻国的一位君主,其妻子也不贞洁。山鲁亚尔在万分沮丧和愤恨之下,命令宰相将王后处死,并决定对所有的女子进行报复。他下了一道法令说,他每晚都要娶一个新娘,到次日清晨便将她处死。  相似文献   

2.
<正>一本名为《伟大的英国女人》的畅销书中,介绍了有史以来十六位英国最杰出的女性。埃莉诺王后名列其中。她自己虽未登基,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既当过法国王后又当过英国王后的女性,同时她还是两位英国国王的母亲。她的传奇故事是英国文学艺术中经久不衰的主题。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女公爵1122年,埃莉诺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阿基坦公爵掌管的领地占法  相似文献   

3.
在1787—1799年的“法国大革命”中,随着1793年1月21日路易十六国王被处死之后,10月14日,他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也被交付革命法庭审判,两天后也被送上断头台。“也许几天之后”,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写道:“巴黎就已经几乎不再有人记得昔日的法国王后安托瓦内特被斩首,以及她的尸体在玛大肋纳公墓的情节。……不久,  相似文献   

4.
18世纪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尼特,1755年11月2日出生于维也纳。她父亲是出身于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西斯一世,母亲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娅·特蕾西亚是曾与普鲁士腓特烈二世进行过顽强抗争的女中豪杰。玛丽·安东尼特于1770年与法兰西王储路易结婚,1774年由于王储继位成为王后。她这个  相似文献   

5.
<正>这也是一个很多孩子都听说过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富裕的贵族,因为相貌丑陋,留一脸蓝色的胡子,大家便叫他"蓝胡子"。但同时又很怕他,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蓝胡子娶过多个妻子,但不知道她们后来都哪儿去了,人们都躲着不愿见他。于是成为鳏夫的蓝胡子便不在当地,而去邻村向一家两姐妹求婚。两个女孩儿见到他后,起初都被吓坏了。后来他邀请小的那个女孩儿去他家,为她举办盛宴,说服她嫁给他。女孩答应了,就跟着他一起住到他的城堡里。  相似文献   

6.
苏音 《世界文化》2006,(3):45-45
亚历山德拉(1844-1925)是英王爱德华七世的王后,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长女,1863年3月10日在温莎的圣乔治教堂与当时还是威尔士亲王的爱德华结婚。由于她非常美丽而且仪态万方,所以立即赢得了英国公众的热爱。她生有六个子女:艾伯特·维克托、乔治(后为英王乔治五世)、路易斯、莫德(后为挪威女王)、多利亚和约翰。她于1867年患重病后,成了跛足,又患有遗传性耳聋。作为王后,她把大部分收入和时间都用于济贫扶困。正是由于这位英国王后的参与,马拉松比赛较前加长了比赛的距离。凡是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临近终点时,每迈出一步都比先…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先后娶过两个妻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斯大林的三个孩子虽然来自同一个上层家庭,但各人所走的人生道路却完全不同。这里,我们只介绍斯大林两个儿子的不同经历。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生于1907年,他是斯大林同第一个妻子所生的孩子。大家知道,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1903年,24岁的斯大林同一位格鲁吉亚的青年女子结了婚,她就是雅可夫的母亲叶卡捷琳娜·斯瓦尼德捷。叶卡捷琳娜是一位文化素养不高的女性,对政治不感兴趣,笃信宗教,这正好与斯大林相反。但是,她却  相似文献   

8.
莉昂丁·普赖斯在世界各地演出过,但她的最美好的记忆仍然是大都会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莉昂丁,普赖斯成了她那个时代的一位传奇式人物。她为国王、王后、教皇、总统演出;她接受了美国国民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9.
雪冬 《世界文化》2004,(5):31-33
塔妮·玛丽娅·奥古斯塔·库特切拉从幼年开始就与年迈的养母过着寂寞的生活。她很想知道自己原来家庭的情况。通过偷听养母与别人的谈话,她逐渐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她的父亲,卡尔·库特切拉,在与他的第一位妻子乘坐马车时,因事故而导致妻子被水淹死。心情悲痛的库特切拉将10个星期大的儿子送给一个远亲抚养,孤身一人去了国外。几年后,他一返回维也纳就来到亡妻的墓前悼念。正是在此处,他和一位与自己的亡妻看上去十分相像的漂亮女子相遇。他们俩很快就结为了伉俪。卡尔的第二任妻子奥古斯塔1905年1月25日在乘坐到维也纳的火车上生了女儿玛丽…  相似文献   

10.
刘帆 《世界文化》2006,(11):51-51
现时在美国,当父母的常常参与成年子女的恋爱事宜,他们为子女在网站上登征婚广告并且付费,为子女选择未来的配偶而操心,甚至在子女做出不当选择时直接插手干涉。迪娜·沃比特认为自己的女儿不应该与某个“投机分子”去约会。因此她为女儿写一份个人形象描述,将她登在Jdate.com,一个为犹太裔单身者建立的征婚网站上。“我原以为她不会参与这件事,”23岁的琳达·沃比特在谈到母亲时说道。“她把我放到了Jdate.com网站上”。迪娜最近认可了她女儿正在约会的一个男青年。“妈妈在告诉我她的要求时十分直截了当。”琳达解释道。她和母亲居住在费…  相似文献   

11.
《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大诗人的代表作,从字面意义上看,它讲述了埃涅阿斯不好色的故事。埃涅阿斯又是谁呢?他的叔叔是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他的两个表哥是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即著名的赫克托耳和帕里斯;他的妈妈是大名鼎鼎的爱神维纳斯。话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便联合希腊半岛的军队,远征特洛  相似文献   

12.
保尔·布耳热叙述过一个关于莫泊桑的故事。莫泊桑终身没有结婚,这件事恐怕是莫泊桑一生中唯一的一个与女人有关的故事了。有一个年轻而且美丽的女工,爱读莫泊桑的小说,生平只见过莫泊桑一面,但却以整个心爱上了他。于是一种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他,关怀他,做他的朋友、妻子和仆人的疯狂想法开始日夜苦恼着她。她当时很穷,衣着也很寒酸。她尽量节约开支,一个生丁一个生丁地把少得可怜的一点工资储蓄起来。这样整整积了一年,好容易给自己做了一身新衣服。她又给自己买了新鞋和新手套。一切准备齐全,便决定去看莫泊桑了。一天早晨,她起来很早,怀着兴奋而又不安的心情出了门。莫泊桑那时住在郊外的一所别墅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著名作家何塞?埃米利奥?帕切科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感动的一天。2010年4月23日,在妻子克里斯蒂娜和两个女儿的陪同下,帕切科从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的手里接过了西班牙语文学界最高奖项——塞万提斯奖,并且获得12.5万欧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4.
九年来的每一个星期五,他们总把刚出窝的新鲜鸡蛋送上门,从未误过一次,而且不管我是当时付钱还是不在家,他们总是给我留下预订的鸡蛋。我称他们为“鸡蛋大娘”和“鸡蛋大爷”。他们的小运货卡车就停在我们街区的中部,鸡蛋大爷管送街的一边,他妻子送街另一边。他和蔼可亲,但沉默寡言;她却性格开朗且又健谈。要是她正巧赶上我忙完一阵家务稍微歇一歇的当口,我就和她聊上一会儿。不过我常常发现我自己朝小卡车溜一眼,希望那位一向先送完的鸡蛋大爷揿揿喇叭。“我最好别耽误你的事,”有一次我暗示说,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一封臭名昭著的匿名信曾给大诗人普希金带来厄运,给俄罗斯带来空前灾难,给世界带来巨大损失。但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人们尚未搞清它的作者是谁,以致某些通俗作品认为,诗人的死是“民族的悲剧……变成了庸俗的家庭争斗:丈夫、年轻漂亮的妻子及其家庭的破坏者——一位美男子,年轻的近卫重骑兵军官”。当然,导致这种错误的认识是有原因的。1836年11月4日,普希金收到了一封诽谤他妻子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罗娃对他不贞的匿名信,为了维护自己和妻子的名誉与尊严,普希金毅然决定同丹特斯进行决斗,因为丹特斯早就在追求娜塔丽娅·冈察罗娃。但是  相似文献   

16.
迪娜·罗森堡新作:《迷人的旋律》──乔治·格什温与艾拉·格什温的完美合作魏长青编译1936年12月的一个晚上,当时年仅38岁的乔治·格什温首次以乐队指挥和钢琴演奏家的身分在洛杉矶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露面。他是为了给影片《弗雷德·阿斯泰尔》创作主题音乐来...  相似文献   

17.
春城淘金记     
吴啸 《大理文化》2010,(4):71-76
2006年8月暑假,妻子接到了她表姐的电话,说某银行要开业了,而那个支行的行长欠了她一个人情,她想叫我们中的一个人到昆明。说实话对于一个挣扎在乡间六年的教书匠来说,这  相似文献   

18.
在早期的英国,一个人的名字只是当他或她在受洗礼时获得的教名,如 Wlliam(威廉)。他就这样被叫做 William,没有姓与名的区分。他的妻子就叫做 Mary(玛丽),或干脆叫 Willam's Wife(威廉的妻子)。在人口稀少,而居住分散的情况下,一个字的名字就足够了。但人口的增长与人们的不断聚居,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名字的混淆。于是,大家就管做裁缝生意的那个威廉叫做 William“the tailor”  相似文献   

19.
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强力集团”中是最受欢迎的。他谱写了著名的管弦乐组曲《合海拉萨德》。舍海拉萨德是《天方夜谈》神话故事中那个年轻王后的名字。她已被苏丹王判以死刑,而为了拖延刑期,她每晚给苏丹王讲一个新奇的故事,连讲了一千零一夜,苏丹王终于被感动而赦免了她,她也因此获生。在这组有关这位讲故事能手  相似文献   

20.
著名画家毕加索(1881-1973)一生都在追求女人,没有女人就无法生活,同时他也害苦了这些与他相爱过的人。他说:“每次当我要换女人时,就要让前一个女人死了心,这样就可以摆脱她们,就不会再给我找麻烦。”大概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7个女人(包括妻子、情人)中有两人精神分裂,有两人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