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王萍 《考试周刊》2011,(89):10-11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操能力的.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专业技能证书)的专业教师。作者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探讨了提高中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措施.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作用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要求“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根据这一概念,可以进一步理解“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教师就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不仅具有宽厚的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须具备将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所以“双证”不等于“双师”,“双师”也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  相似文献   

3.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行业职业态度、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教师。目前在铁路企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局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文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做了界定描述,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从一般性角度分析指出了双师型教师需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心理科学知识等普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从特殊性的角度分析指出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实施创新教育观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素质,而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职业"素质方面存在不足。因此,要提高高职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尤为重要。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各项工作、深入行业挂职锻炼、参加社会培训、参加技能比赛等途径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高,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讲师——工程师”、“讲师——技师”、“讲师——技工”等双师素质的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备:①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学技巧,合理组织和控制教学过程;②知识水平和结构——具备必需的相关专业和文化知识水平;③实践技能水平——熟练运用专业技能,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胜任岗位工作;④工作素质——工作所需的品质态度和科学精神,能够跟踪专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体表现为“双师型”教师不仅要获得教师系列的技术职称,同时还应具备相应专业的技术技能,获得相应专业的第二系列技术资格—…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成人教育》2009,29(10):56-57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李建求 《职教论坛》2002,(19):40-43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的主流。本文拟对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及其建设的基本策略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特征作为中国职教界特有的名词,“双师型”教师一般有两层含义。大多数人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师。这是“双师型”教师的第一层含义。基于这一理解,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按“双师型”素质、能力的不同,将“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有着内在的关系,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教教师落实产教融合的形象表征,而“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产教融合的指引。实际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一类具有产教融合特征的教师。从教育与职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传递职业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指向特定岗位的职业形象代言人;从教育与技术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服务学生技术技能开发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服务技能型社会构建的技术大使;从教育与产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向学生传递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信息,也向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产教融合引领下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是:确立“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复合性观念,优化“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跨界性标准,营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双场域联动,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复合型品质。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旅游专业课的师资多数是“半路出家”,偏于理论,疏于实践,《导游业务》教学模式设计陈旧,使学生的导游服务能力较差。“双师型”《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就是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面向行业,通过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把认知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能力目标型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具备包括知识、技能、行为意识在内的导游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者的素质是教育知识实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者在实在化过程中应具备“心”与“力”两方面的素质.“心”的素质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信心.“力”的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处理和转化教育知识的能力、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及一些特殊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生力军,“双岗双赛”是基于产教融合,双元培育双师型教师的全新模式,通过企业流动岗和教学实践岗逐步提升专业教师的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水平,实现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教师技能大赛让双师型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不断攀升,不断超越,促进双师型教师的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而且要把两种素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即要求"双师型"素质教师;并且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刚刚走上高职院校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往往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所以高职院校如何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至关重要.近几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科学合理化的指标体系。从资格要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职业道德与品行规范这六个方面探索构建了“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规范流程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8年原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认识,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拥有“双证”(教师资格证、行业技能等级证)就是“双师型”教师;还有的教师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教师 工程师”。那么何为“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拥有双重身份或职称的教师。既要求有从教的资格,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又要有职业经历,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了解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像目前我校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师,既是学校的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或讲师,又具有与其专业相适应的车工、服装定制工或钳工的高级工技能或技师职称;有的是学校外聘企业的工程师或技师,同时又兼任我校的指导教师,他们就属于“双师型”教师。为何要培养“双师型”教师1、目前中职师资的情况由于社会观念和历史的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尤其是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师学历达标率低,实践教学能力弱仍是突出问题;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师资培养培训支撑...  相似文献   

16.
吴学荣 《科教导刊》2023,(21):71-73
自“双高计划”提出以来,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升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教师数量短缺、师资来源单一化、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障碍,接着提出了规范“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构建师资来源多元化机制、提高教师校企合作实践技能、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等突破路径,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双师型”教师作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日益受到多方关注,学者提出了多元化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与学说,主要有五种观点:(1)“双师型”教师具备“双”资格。具有“双”资格的涵义有二:一是具有“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二是具有“双职称”.即学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和技术系列专业技术职称。(2)“双师型”教师具备“双”素质。“双”素质指具有科研能力和特定技术的应用能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素质。(3)“双师型”教师具有“双”资质。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是拥有双重身份或职称的教师,既要有教师资格,具有与从事教育工作相适应的理论水平和能力,能够完成传授学生最新专业技术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最新技术、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进行职业指导等职业教育任务;又要有职业经历,具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  相似文献   

19.
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经济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出发考虑,职教师资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即讲师加技师(工程师)型的,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在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有机融合的教师。这种"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三个条件"、"六种素质"、"七大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高校加强职教师资类毕业生技能实践 在德国,中学生要经过12个月企业实习,才能进入大学职业师资专业,经过9个学期专业学习和教育学习,大学毕业后,再经过两次知识和技能、经验和能力国家考试鉴定,方能取得职业教师资格。这是一个较为全面而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我国职业学校的新教师主要来自于高等学校培养。所以高校培养的专业教师应注重理论,更应重视专业技能,在毕业生走出校门时就持有专业技能证书。现在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就要求持有双证书,要有专业技能的上岗证。高校专业类的毕业生更应持有技能证书。这样,职业学校的新教师就有可能经几年的教学实践后成为“双师型”。这将从源头上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