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卢丽华 《课外阅读》2011,(2):211-212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作文批改又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作文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做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作文批改是教师与作为个体的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但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作文的批改,一直是困扰语义老师们的一个棘手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批改使语文老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加之教学任务繁重,批改作文就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学生的多写多练和教师负担过重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且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却帮助不大。另外,大量事实证明,好的作文往往不是教师批改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凭浓厚的兴趣,勤学苦练出来的。那么,怎样提高作文批改效率呢?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而作文批改是农村教学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水准来要求学生,将学生习作说得一无是处或改得体无完肤,导致学生才思被挫伤,兴趣被压抑。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重视作文批改,使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握作文批改的相关原则,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注意发现作文中存在的点滴优点,予以肯定和鼓励,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吴丽珍 《广西教育》2007,(11A):22-22
作文教学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既要引导学生写作,又要批改、讲评,作为语文老师没有一定的写作水平是万万不行的。你看,引导学生作文需要技巧,而批改学生的习作也有所讲究,就批语而言,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5.
作文指导实践常常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学生有东西写不出,二是没有东西硬要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结果,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整个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写作训练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也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几乎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可这样做的效果却也不见得好,学生往往只是注意了分数,而并不在乎老师的评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7.
徐琳 《语文天地》2009,(5):30-31
“语文难教.作文难改”.说明了语文教学难在作文的批改。学生一直误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学生写完了便完事。教师辛辛苦苦地批改.而学生却往往只看分数.并不能认真体会教师批改的意图。因而。造成了作文批改劳而少功、写作兴趣索然的现象。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变单一为多样,化被动为主动.做到“百家争鸣”.既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又可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8.
杜颖 《辽宁教育》2005,(6):40-41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中学作文教学长期受旧教材体系的影响,往往是纯粹模仿某一种文体格式或是某一种写作要求,遵循着“审题——写作——批改——讲评”的传统作文教学过程,其结果是逐渐形成了一种按文体循环的固化模式,写作训练量又严重不足。由此,学生在中学阶段不  相似文献   

9.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采用“一刀切”的形式,即只注重学生作文的横向比较,而忽视了学生作文的纵向比较。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往往打击了不少学生的写作兴趣,泯灭了不少学生的写作欲望,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人为障碍。  相似文献   

10.
写作教学中,从作文批改入手,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值得再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2.
崔海锋 《学语文》2006,(5):35-35
作文批改是个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语文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能力的综合运用与体现,也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体认,培养写作兴趣,探索写作规律,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彦 《新课程研究》2009,(11):179-180
写作,无疑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有如下概括: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题目要么无从下手;要么为了完成任务而生搬硬套;要么洋洋洒洒,却内容空空,如此种种,真如百态人生。究其原因是复杂的,笔者认为要想走出困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灵犀。学生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内在的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去探求,才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源动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赵喜东 《语文天地》2009,(11):24-25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写作效果的检验,而且是写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因此,作文批改的时效和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关乎作文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阅读作品,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来稳定写作的兴趣,在享受写作的成功中进一步强化兴趣。  相似文献   

16.
朱晓琴 《成才之路》2020,(10):80-81
作文教学一直语文学科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师可以结合生本教育理念,把语文作文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语文作文教学和生本教育的结合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潜力,使得作文变得更生动。教师可以通过写作与阅读结合、倡导学生批改作文等方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出现了“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写文教师改,费时费力不讨好,发给学生一边丢”的被动局面。教师面面俱到地讲解每一篇作文的审题立意,费时费力地批改每一篇作文,认认真真地讲评学生的作文,而学生只是关心一下分数和评语,很少有学生对教师评语中指出的优缺点进行思考,更谈不上在下次的作文中借鉴了。而在语文试卷总分中占五分之二比重的作文又毫不掩饰地彰显着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无疑要将作文教学列入教学的重点,于是,如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也是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综合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笔者尝试着将写作教学中作文批改这一环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作文批改环节所面临的现状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而其中的教师批改,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写作从形式到内容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有效的作文批改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必须切实解决学生写作中望题生畏、教师批改作文欲哭无泪的现象。本文通过作品熏陶、老师表扬、作品展示等阐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通过观察生活、大量阅读、勤于笔耕等阐述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学生自改、互改、老师批改等阐述作文修改的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写作,发表报刊杂志阐述提高学生习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吕惠英 《考试周刊》2014,(19):43-43
<正>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作文真的那么可怕吗?如何改变学生作文现状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看法。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