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将民生新闻与经济报道有机结合,是摆在记者、编辑面前亟需破解的“考题”。衢州电视台经济信息频道从2008年开始在两者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根据频道的定位,创办了一档以“关注经济,服务民生”为栏目宗旨,以“经济新闻民生化,民生新闻经济化”为定位的经济民生新闻栏目《经视新看点》。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节目的收视率快速上升,成为当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2.
电视民生新闻的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民生是新时期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报道民生也给电视人带来了一次新闻观和采编技巧的考验。笔者发现有一些栏目走进了民生新闻报道的误区:内容上堆砌琐事、鸡零狗碎;形式上止于表象、生涩雷同,既无新意又无特色。而且,栏目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那么,如何做好"民生新闻"这一严肃命题,北京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田文 《记者摇篮》2009,(6):64-64
现如今,各大媒体旷日持久的民生新闻大战可谓愈演愈烈。打开电视机,名目繁多的栏目、各式各样的新闻让人眼花缭乱。但是,细看之下不难发现:曾以“百姓情怀”走红大江南北的民生新闻却逐步陷入了发展的瓶颈。瓶颈之一:同质之祸时下,无论是省台的民生新闻,还是市台的民生新闻,大多呈现出一种众栏目一面、众栏目一腔的态势。  相似文献   

4.
荟萃类民生新闻栏目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本地民生新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对于民生新闻的需求,同时面临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信息量的扩增,电视媒介产生一种新的民生新闻栏目与之抗衡,这便是荟萃类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5.
谢宁 《新闻实践》2007,(3):38-38
面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的强势覆盖,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怎样把地域优势变为媒体的资源优势、公信力优势?我们的实践是,在民生新闻中重视“三农”报道是关键所在。近几年来,乐清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民生快递》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地方电视台将民生新闻栏目作为一种商品品牌,对其实施市场经营,是解决当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瓶颈的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谈到民生新闻,人们会想到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和青岛电视台的《生活在线》。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牌栏目,以其报道的平民视角、主持风格的生活化和口语化,倍受观众喜爱。虽然这些栏目各有特色,但都被业界人士和广大观众称为民生新闻。一、民生新闻的界定什么是民生新闻,业界人士有不同的解读。南昌大学赖浩锋在《解析民生新闻三内核》一文中对民生新闻做了这样的概括,“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  相似文献   

8.
毛淑慧 《新闻窗》2011,(5):35-36
民生新闻是一种以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新闻。近年来,各类媒体中民生新闻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事实证明此类新闻也最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但同样是民生新闻,有些栏目观众愿意看,而有些栏目却因为收视率太低面临停播的境地。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民生新闻报道的空间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后,许多地方电视台在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中,刻意设置了为老年受众服务、为妇女儿童受众服务、为进城农民工服务的子栏目.乐清广播电视台新闻部民生类栏目<民生快递>开办三年来,在思考平民视角与宏观视野结合、拓展民生新闻外延空间的过程中,一直在尝试如何为农民工开一扇"窗",获得了不少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现实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成就了民生新闻的繁荣,民生新闻则促进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究其原因,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中的评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根据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自身定位、特点等方面尝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提出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民生新闻栏目凭借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贴近民情”、“反映民意”等理念,吸引了大批的受众,一举成为电视节目新的收视增长点、电视新闻的创新模式、以及媒体竞争的利器。但在民生新闻大张旗鼓,方兴未艾的时候,一股暗流也在悄悄的涌动着,很多民生新闻栏目正面临或者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古语云:“变则通,通则久。”民生新闻要想持续“增长点”必须有所变化。现在,民生新闻栏目或多或少存在着栏目多样性丧失,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对“民生内容”理解,只停留在过分关注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层面,或是单纯满足百姓知情权的…  相似文献   

12.
王青  张务纯 《新闻传播》2007,(11):64-65
时下全国不少地方台都在兴办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但是不容回避的是,当下中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且具有独立新闻品质的新闻样式,如何正确认识和报道好民生新闻,如何在把握好民生新闻民本理念的同时,警惕新闻的“庸俗化”倾向,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董宁 《新闻实践》2005,(7):55-55
反映社情民意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深受观众欢迎。但从实际操作来看,“民生新闻”类栏目极易走入几个误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栏目节目质量下降,使受众、政府都不满意。一、“角色”误区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受众把“民生新闻”类栏目的角色给置换了,“赋予”了它政府职能部门角色的含义。甚至有些时候,受众把这类栏目当作了能治百病的万能药,以为只要上了新闻或者记者来采访,事情就能立马得到解决。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受众常常把事情直接向新闻媒体求助、反映,而把相关部门搁到了一边。长此以往,“民生新闻”将陷于一种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播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以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开办了以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栏目.在很短的时间内,该类栏目就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并成为各台的主打新闻栏目和广告创收的增长点,引发了国内电视界一股民生新闻热潮,并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民生新闻此起彼伏,纷纷出现在各地电视媒体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七八年过去,现在民生新闻栏目的优势和不足如何昵?下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吕倩 《青年记者》2009,(18):60-61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播出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以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开办了以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栏目。在很短的时间内,该类栏目就吸引了观众的视线,并成为各台的主打新闻栏目和广告创收的增长点,引发了国内电视界一股民生新闻热潮,并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立足民生、关注百姓生活,成了电视新闻的一种重要报道样式,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一、以社会新闻做基石。民生类新闻栏目坚持平民视角,关注民生民情,为社会大众排忧解难,将话语权交给社会大众。报道的重点是社会大众,焦点是关注民生民情,重在讲述社会大众自己的故事,通过对社会大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典型细节  相似文献   

17.
《合肥日报》创刊之初就在沟通社情民意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在热线新闻版开辟"民生工作室"专栏,开通党报新闻服务热线,针对群众反映的民生类话题进行有序的新闻舆论监督,关心百姓冷暖,化解社会矛盾。该栏目已经被评为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报刊类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18.
李胜瑜 《新闻窗》2014,(3):61-62
随着县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受众对县级媒体的需求逐渐提高,而作为县级媒体中的主流宣传载体,越来越多的县级电视台充分发挥“离老百姓最近的新闻媒体”的优势,尝试开办具有各自特色的民生新闻栏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广告市场的青睐。从民生新闻引发的收视浪潮我们看到了民生新闻独特的生存价值,那么办好一档民生新闻,除了准确新颖的节目定位外,更应该从民生新闻采访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揭起电视民生新闻的大旗后,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异常繁荣。各地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经过艰苦探索和精心经营,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民生新闻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显示出了一种特有的生命力。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局限性也  相似文献   

20.
丁永富  黄贵 《今传媒》2016,(9):90-91
民生新闻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常态,它以其贴近式的报道、互动式的传播、个性化的播报使民生新闻栏目成为收视焦点。但随着民生新闻的遍地开花,竞争不断升级,出现了内容同质化、琐碎化等现象[1]。打造有品质、有内涵、有风格的民生新闻,挖掘出民生新闻栏目特色,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民生新闻栏目与新媒体融合、拓宽发展空间的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晋江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天天报》为例,做了一些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