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3"分段培养模式是江苏省2012年秋季开始试点的中高职衔接项目之一。在三年的试行过程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转段考核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以南京市参与试点的旅游管理专业2015届中职毕业生为例,从"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出发,针对中高职衔接中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而当今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机制尚不成熟,存在着内涵衔接力度不够、企业未以主体角色参与到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中、政府角色缺位等问题。基于三螺旋视角,有必要创新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方式,从中高职院校、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着手,政府引导推动、企业深度参与、院校主动突破,三方合力创新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探索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衔接,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招生考试等方面初步建立了衔接培养机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探索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与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分段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能否顺畅衔接,直接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程。文章从项目的组织、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及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提出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着降低课程标准、延长顶岗实习时间等问题。因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中高职衔接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十分必要。合作学校在衔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上要达成一致;要明确相关岗位的质量职责,从组织和制度角度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专业内审和管理评审是持续改进专业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如何衔接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以广西为例,在衔接过程中主要存在培养目标错位、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专业来源杂、培养教育功利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明确高职专升本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顺利衔接的现实意义,接着是具体实施的方略:如何实现它们培养目标的衔接、如何稳定与提高高职专升本生源的质量、如何整合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分支形式的培养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高职单独招收中职毕业生是扩大中职和高职招生规模、有效解决中职生升学难的重大举措。但随着中职生源数量的增多,高职院校也出现因入口选拔标准不统一造成质量保证难、培养方案单一造成教学安排难、中高职课程不衔接造成教学消耗大等问题。应通过建立选拔机制严把考试录取关、加强中高职课程沟通与衔接、实施学分管理、加强质量监控等措施予以有效解决,以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效果及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培养效果及存在问题,就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提出了建议:适度调整职普比例,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衔接培养。  相似文献   

9.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效果及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培养效果及存在问题,就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提出了建议:适度调整职普比例,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衔接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环节。通过对保险职业学院与安乡职业中等学校合作开展保险类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办学实践的案例分析,发现当前的中高职衔接教育面临办学驱动力亟待强化、校际合作机制亟待长效化与常态化、办学经费与职责划分亟待明确化与规范化等现实问题。鉴于此,通过进一步细化政策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创新办学模式等手段,可有效解决上述中高职衔接教育中的发展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为例,通过对湖北科技学院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3+2"本科与高职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探讨了该过程中的管理模式、课程衔接、质量保障及评价机制等问题,为"3+2"联合培养办学模式提供了案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中高职衔接教育推进过程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统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太衔接、课程体系不好衔接、课程内容不易衔接、质量考核评价方式不便衔接等不衔接现象,影响和阻碍了中高职的有机、有效衔接。需要克服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完善体制机制的协调性,加强中高职衔接内涵建设的有效性,开创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的表现形式,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促使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衔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否认,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应建立人才培养创新机制、订单班学生选拔和淘汰机制、"订单式"培养激励机制、订单合作诚信机制、顶岗实习管理和跟踪机制等,以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对部分中高职院校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大多数中高职院校在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衔接不够通畅、目标定位不够精准、课程设置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方面。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其近年来与铜仁市域内中职学校开展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如“3+3”“中高职协同”)的情况,提出建立“共生共长、共荣共赢”的中高职衔接共生模型、“衔接紧密、渐进提升”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层次分明、技能为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汽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最终形成基于“全托管”的中高职衔接汽修工匠培养模式,大力提升汽修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5.
以校企合作为研究基点,深入分析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选择具备大酒店人才观的酒店开展合作、遴选校企合作代表架起校企合作沟通的桥梁、校企互动共建中高职衔接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行业指导作用共建中高衔接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估体系等策略,为酒店管理专业提高中高职衔接人才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金捷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451-452
随着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的推进以及试点专业的开设,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中高职院校要从制订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着手,明确课程体系衔接所应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构建中高职分段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衔接机制,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高职培养模式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分析中高职衔接培养的形式,探讨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提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项目-企业"培养模式。在中高职教育衔接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丰富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使对口单招、中职注册入学、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提前自主招生、高招录取等几种生源类型并存,但学生管理问题因此凸显。文章建议高职院校创新管理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服务宗旨,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多途径提升学生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以顶层设计为起点,完善学生管理的机制建设,提高育人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制定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实践中,应遵循人才系统培养规律,明确编制的基本原则,并以中高职能力差异及其“接口”分析为基础,构建中高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以加强通识教育为特色,以制定中高职有效对接的管理办法为保障,为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进一步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今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中高职课题衔接角度,对国外同类问题的做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国内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旨在推动中高职课程进阶式衔接,促进中高职教育系统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