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教学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环境的研究在国外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环境正是我国教学论领域一块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因此,研究这一课题对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学理论,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教学环境的概念与分类界说(一)国外关于教学环境的定义与分类本世纪3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和托马斯·魏德(J.Thomas Wade)的有关研究拉开了教学环境研究的序幕。在这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1986年开始目标教学的改革实验,其理论主要是借鉴了[美]布卢姆(B·S·Bloom,1913一)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和“教育评价”三大理论。目前,这一改革实验已由几省向全国,由单科向多科,由认知领域向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扩展。那么目标教学何以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受到广泛重视和普遍推广?它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不足?如何加以克服?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问题提出 自1960年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召开国际生物节律学座谈会以来,这一学科得到了飞速发展,受到生物学、生理学、临床医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关于人体各种周期节律变化的研究,是生物节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学者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节律进行过各种研究,其中以研究日周期节律者为多,特别是前苏联儿童少年卫生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我国自6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4.
国外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及趋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问世,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比19世纪工业革命更为伟大的时代——信息时代.今天,计算机正在对工业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扩大其影响,作为人类社会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也不例外.在此之前,电子革命对教学的影响大多限于研究领域,或直接涉及计算机(如计算机科学)的高等教育领域.从70年代中期起,计算机真正开始对教育直接发生巨大影响,计算机技术开始与教育相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计算机管理教学(CMI)、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CAEM)、教育信息处理、教育信息数据库、计算机教育、教学咨询等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各种应用蓬勃发展.在计算机的这些应用之中,又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中的涉及面最广,影响也最大,而且发展也最为成熟.  相似文献   

5.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能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战场.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提出,如何才能切实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又一课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策略入手:1精心备课,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备课,要从备目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方面加强研究.在备课前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目标,阅读教材,领会编写者的意图,多看一些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学习他人的宝贵经验.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因素和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途径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布鲁姆在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2)备课不光备教材...  相似文献   

6.
目标教学探索法(以下简称《目探法》)的目标分类将情意领域放在首位,目探法的课堂教学将情意教育作为一个极重要的子课题研究.因为情意领域的研究是以学生的情感内化为依据的,是与注意、兴趣、态度、欣赏、信仰和形成价值观、适应能力相联系的,属于意向过程方面的教育,是把他人的、社会的对事物的看法、行为的准则和价值观念等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看法、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情感成分从单纯意识开始,经  相似文献   

7.
<正> 教育目标分类的尝试,可以在20年代博比特、查特斯的工作分析法、活动分析法中找到源头。这一思想及方法,以“现代课程之父”泰勒为承启,在50年代,由布卢姆、克拉斯沃尔等人发展到了顶峰——他们先后编制了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以后,美国的安妮塔·哈罗(Anita J.Har-row)、伊丽莎白·辛普森(Elizabeth Sim-pson)又分别以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视角”,编制了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可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作为框架,将许多重要的理论概念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新的学科体系,一门应用型科学.一、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形成、定义和研究层次(一)形成.最早提出教学设计思想的先驱是美国的教育家杜成和心理学家桑代克.而教学设计的理论、方法真正做为一门教育科学的兴起,孕育于二次世界大战后,多种学术理论(媒体理论、传播学、学习心理学、系统科学等)综合运用于教育科学领域的年代.其中,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来源,分别是传播领域、媒体研究领域的科学成果和学习心理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系统理论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引入,使得这些理论、方法得到有机的综合.使过去分散的、独立的研究成果在系统思想方法下整合起来,形成教学设计学科的独立的体系.至70年代,教学设计已成为一个特定的领域和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CAI发展概况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简称CAI),早在50年代后期,随着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过程的研究,60年代逐步走出实验阶段,初步形成了CAI软件的研制、生产、销售一体化.同时,加拿大、日本、西欧等国和地区都先后建立了专门从事CAI的研究机构.进入80年代以后,各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量开发研制课程软件投入教学使用的阶段.我国有不少专家从60年代开始进行CAI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某些原因中断,到80年代又开始重新起步.1980年华东师范大学研制了计算机辅助BASIC教学软件,以后  相似文献   

10.
本刊自八四年起陆续向广大读者介绍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概念、评价理论和学科评价实践已为我国教育界人士所接受;根据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实施教学评价的研究也已在全国普教系统广泛开展.事实上,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认知领域中的某个行为,必然会与情感领域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行为相耦合,所以,在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研究正经深化的今天,向广大研究工作者推出情感领域教学目标的编制和评定是十分及时的和必要的.本刊将从本期起连续刊登这方面的理论资料介绍和实践研究报告,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布鲁姆(B.S.BLoom)等人在创立教育目标分类学时,根据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把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相应的完整的分类学也包括这三个主要领域.但在1956年和1964年公布了前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之后,布氏等人认为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在学校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且"对教学没有多大的应用价值."随而放弃了对该领域的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者感到没有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确实存在严重的缺陷.美国的安妮塔J·哈罗(Anita·J·Harrow)女士肩负起了这项工作,于1972年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最后一部分——动作技能领域,并得到布鲁姆的认可.但是由于学校里过分强调认知目标及情感目标而引起了对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的意义目标及内容的消蚀."教育目的强调儿童各个方面的生长和发展"即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略论教学环境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教学环境研究是近年来在西方教育理论界颇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以学校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为专门研究对象,着重探讨教学环境对教学过程的干预和影响,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求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同时也为当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探索新的路子.教学环境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萌芽期;2.沉寂期;3.发展期;4.活跃期.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3.
浅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布鲁姆是美国杰出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写了很多著作,主要的有17种,特别是《教育目标分类学——队知领域(1956年)和情感领域(1964年)》专著,在美国的发行量就达一百万册以上,译成了各国文字后又行销了百万册,可见影响之大。布鲁姆从60年代末开始,创立了一种称做掌握学习的有效教学理论。1986年10月他曾应我国有关部门的邀请来上海等地讲学。他的掌握学习理论引起了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策略、模式与艺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关于教学策略(一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 ,是现代教学论研究的新课题。从2 0世纪 70年代末提出这一术语至今 ,尚无统一的说法。 E.D.加涅认为 ,教学策略是指“管理策略”和“指导策略”两方面 1;保罗·D.埃金等人则强调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目标所设计的指示性教学技术”2 ;D.G.阿姆斯特朗定义为“有系统地安排的教师活动 ,用以帮助学生达以某一单元所确定的教学目标”3。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教学策略的看法大致有三类 :(1 )把教学策略看作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4;(2 )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思想 ,主张…  相似文献   

15.
基于问题的学习,最早产生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医学教育领域,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是从90年代开始大量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并探索如何将PBL(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简称)引入到我国的教学实践中,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P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据 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从1950年清华大学接受第一批东欧交换生开始.从教学法理论的发展来看,50年代采用"结构法",强调语法知识讲解,只开设一门综合课,使用一本教材.60年代开始提出实践性教学原则,7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入"功能教学法",并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遂把培养汉语交际能力确立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1].  相似文献   

17.
从20年代后期到二次大战开始,是研究儿童同伴关系和友谊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很多研究是以当时开创的研究方法为基础的。J.L.莫雷诺1934年出版《谁能幸存:人际关系的新探索》一书,开始了人际关系领域的研究;谢里弗(M.Sherif)开始了对群体进行的终生调查研究,并于1936年出版《社会准则心理学》;勒温(K.Lewin)关于场论和群体气氛的著作,开创了以实验法作为研究群体现象的手段;皮亚杰(J.Piaget)的研究强调了探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墨菲(L.B.Murphy)则证明,年幼儿童彼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教学研究的重点从研究教师怎么教转向研究学习者如何学。其中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关于造成学习结果差异的学习者个体因素。在这一背景下,研究人员又开始关注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个性、焦虑、移情、自信等)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焦虑这一情感因素也开始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功能优长 远程教育是英文Distance Education的中文译名(亦有译为"远距离教育").在国际教育界,Distance Education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流行,并作为概括远程教育这一特定领域教育现象的统一术语.现代远程教育(Modern Distace Educatton)的发展源于远程教育.1998年教育部韦珏副部长在《中国电大教育)首次提出"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概念,随后这一概念在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中明文出现.  相似文献   

20.
目标教学是80年代初在烟台、江浙一带开始实施的,1995年天津市在所定几所学校开始实验,1996年全面铺开,正式实施。我校是1995年承担“目标教学”实验活动的蓟县唯一一所乡办学校,共有六个班、三名任课教师参加此项实验,至今已三年。一、“目标教学”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