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原理,结合现代短跑技术的特点,剖析短跑不同阶段摆臂的合理技术,并阐明了合理的摆臂技术调节跑的节奏和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G822.12 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Relationships between swinging leg techniques and sprint performances [刊,中,A]/张修金(福建省石狮市第五中学)//体育成 人教育学刊.-2003,19(3).-103-104表3参3(SJ) 短跑//摆臂//技术//成绩 运动员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频步幅以及 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还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 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结合训练实践,运用动力学知识, 从摆臂技术与短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摆臂技术与 短跑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短跑技术中,摆臂技术是跑的完整技术的重要部分,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和后蹬力量的大小。所以,正确的短跑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基层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容易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正确的摆臂模式并付诸于训练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频步幅以及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还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结合训练实践,运用动力学知识,从摆臂技术与短跑的内在联系入手,阐明了摆臂技术与短跑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各种,科学资料技术录像提出了短跑运动中的摆臂技术,并对国内外选手上肢、下肢力量的比例上差异,应如何通过训练来加以改进,从而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由于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后蹬力量的大小,同时影响到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及身体的协调用力。并且在较低层次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对摆臂技术与提高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正确的摆臂技术对于提高短跑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短跑技术中摆臂姿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人对改进、提高短跑速度从步频、步幅、后蹬、摆动上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手臂摆动时到底是半握拳式好还是自然伸直好?一般教科书认为,摆臂动作应是半握拳式。文章通过对短跑技术进行力学分析后认为,在短跑运动中,手指在摆臂过程中应保持自然伸直为宜,自然伸直手指摆臂姿势优于半握拳姿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竞技运动的迅速发展,对于短跑运动员的摆臂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平稳式(两肩固定)的摆臂,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短跑摆臂技术的特点是:上下肢配合协调,前后摆动幅度大而有力,并带动躯干进行同向扭转,整个动作放松自然。下面本文就此做一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短跑摆臂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世界短跑技术已有明显的发展,除下肢的动作外,还应重视摆臂技术。美国、日本和西欧一些国家对摆臂都有严格的要求,技术比较接近一致。而我国对短跑摆臂技术普遍不够重视,看法也不尽一致。因此在训练和教学中出现了摆臂动作的“多样化”,而技术又不完全合理,给训练与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通过对国外一些优秀运动员技术图片的分析,并在国内多次比赛中对各省市短跑运动员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索短跑摆臂问  相似文献   

10.
<正>在短跑比赛中,决定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频,而跑动中的摆臂可起到调节步长和步频的作用,同时也较好地调节了身体跑动中的协调性,对维持身体平衡,增加双腿蹬摆力量,提高蹬摆速度,也有很明显的影响,而且在摆动中还给运动员本身提供了一个向前的动力。以肩为轴的上肢摆动力量是短跑摆动——平动运动系统中十分重要的运动环节,摆臂的速度、幅度和方向将直接影响跑的速度和跑的整体运动效果,影响下肢的摆动运动效果。摆臂  相似文献   

11.
短跑是人体摆臂与下肢蹬摆快速交替配合的动作。因此摆臂与下肢动作同样是跑动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人们对跑(尤其是短跑)摆臂动作的研究是不够的。本研究是以世界高水平的短跑运动员为对象,研究他们途中跑阶段摆臂的生物力学特性,为正确的认识与掌握摆臂动作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总数28名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员为本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身高(平均)178.4厘米,体重(平均)72.4公斤,年龄(平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摆臂是短跑完整技术的组成部分。目前,在较低层次(尤其是少体校、大、中学校)的短跑业余训练中,摆臂技术往往被教练员忽视。为此,本文就摆臂在短跑中的作用做些探讨。二、摆臂技术在短跑中的作用(一)维持人体在跑进中的平衡大家知道人体在直立不动时,身体处于平衡状态;当一迈步时,这种平衡状态便遭破坏。这是因为向前迈腿时,骨盆横轴围绕人体纵轴做转动,使身体一侧向前,产生“动量矩”。短跑属于周期性运动,在跑动中两腿交替支撑蹬地和腾空。在单腿支撑过程中,人体的平衡被破坏了,这时就需要身体其它部分的活动来维持平衡。在  相似文献   

13.
王立新 《中华武术》2007,(12):48-49
短跑的专门性练习是掌握和提高短跑专项技术和成绩的重要手段,是初学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较快地掌握短跑技术所采用的主要练习方法。常用的专门性练习有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练习与短跑技术动作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紧密。跑的动作结构包括腿部的后蹬、摆动、着地缓冲动作、上体姿势和摆臂以及髋部动作,是支撑与摆动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其动作过程为: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前摆。笔者通过对短跑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对短跑专门性练习进行了设计与改进,并且经过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短跑训练越来越重视摆动技术,包括摆臂技术,我们都非常羡慕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强有力的摆臂姿势。笔者在长期的短跑教学和训练中体会到摆臂的力量、速度、幅度和方向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十种练习来提高运动员的摆臂技术和摆臂效果。 一、直腿坐在体操垫上,做摆臂  相似文献   

15.
<正>短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的加速度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距离,而步频和步幅是影响跑速的决定因素。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巧妙运用体操棒纠正错误动作,能有效促进短跑成绩的提高。一、左右摆臂纠正方法:运动员站立进行摆臂练习,教师左、右手各持一根体操棒,握于棒的一端,水平架于运动员的身体两侧,高度至运动员的肘关节处。运动员在摆臂过程中要以肩关节为轴前后摆臂,手臂不得碰到体操棒。通过以棒  相似文献   

16.
摆臂技术,是100m跑重要的专项技术。摆臂在运动员跑动过程中,不仅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而且还有提高跑速的作用。女子短跑运动员因先天生理因素,在上肢力量水平上与男子相差较远,且可训练性低于男子。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肇庆职业学校田径队100m专项的16名高中女生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实验,结果表明高中女子短跑运动员维持其他训练手段不变,在上肢力量加强训练后,能够有效的提高短跑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17.
短跑技术中摆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学生学习以肩发力的摆臂技术,对前后几种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以肩发力的摆臂技术在短跑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我国短跑项目运动成绩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成绩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现代短跑的专项技术特征,提出今后的一些发展对策,旨在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为我国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于短跑教学与训练,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采用针对摆臂、摆腿及臂腿协调配合的技术,并结合加速跑、全程跑的侧重训练方法,相对于采用以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加速跑、全程跑为主的传统训练方法更有助于短跑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为了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人们从各个角度对短跑运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范围涉及短跑的技术、运动员的形态、生理、心理和训练学等问题。在这些研究中,对短跑的疾跑、途中跑这两个部分的探索较为详尽,但对起跑及与疾跑的关系上研究尚少,而这个问题对提高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