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的早间经济资讯节目《第一时间》以资讯唤醒每一天为口号,以轻松温暖、明快向上的早间氛围和经  相似文献   

2.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拉开了国内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序幕。从此,国内各电视媒体纷纷把眼光投向早间,对早间新闻资源和本时段观众展开了激烈争夺。从中央各频道到省台,甚至不少市级台都开办了早间新闻栏目。例如央视综合频道的《新闻早8点》、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央电视台和大约一半的省级卫视都开办了早间新闻栏目。《电视研究》公布的2003年6月22日-7月19日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排行榜中,《新闻早8点》的收视率为1.45%,《晚间新闻》是1.93%,可见早间新闻也拥有相当多的观众。对于省级卫视来说,覆盖面不及中央电视台,新闻的贴近性不如城市台,在这种条件下,省级台怎样才能办好自己的早间新闻栏目呢?笔者认为栏目定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广播媒体来说,早晨6点半到8点之间的早间时段一般都是收听率最集中,市场份额最高,竞争最激烈的时段,是各家广播媒体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批优秀广播新闻节目,如中国之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纵横》,辽宁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大视野》、上海东广新闻台的《东广早新闻》等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所谓"核心竞争力"一般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最具决定性的特点和技能。那么早间广播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又如何提高呢?1.时效性是早间广播新闻节目核心竞争力的直接  相似文献   

5.
何群芳 《青年记者》2007,(14):46-47
电视读报节目起源于凤凰卫视2003年开播的《有报天天读》,它将全球重要报刊的头条新闻以及主要社论作为重点,短短半年时间其收视率便挺进凤凰卫视节目前三名。自此,中国电视便开启了读报节目的风潮: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自2003年7月1日正式推出一档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T2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波 《视听界》2009,(1):105-106
面对报纸、电台这两个早间新闻领域的传统强势媒体,以及早间央视1套《朝闻天下》、2套《第一时间》的强势地位,加之对投人效益的担心,地方台早间新闻节目很难办,难坚持,一直是地方台新闻节目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目前在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台早间新闻节目也就是北京台的《北京您早》、东方卫视的《看东方》、辽宁卫视的《第一时间》、吉林卫视的《早安吉林》等寥寥几家。  相似文献   

7.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已播出一月有余,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满。然而,在越来越多的频道开办了自己的早间新闻节目,各种媒体纷纷争抢早间市场的今天,观众凭什么要耐心地去适应一个栏目呢?《东方时空》该以怎样的面貌去直面激烈的竞争?本文试图以新版《东方时空》为例,探讨电视早间新闻节目的创办规律。 一、《东方时空》的发展 从…  相似文献   

8.
徐婧 《声屏世界》2009,(11):30-30
早在1952年,美国出现了第一档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即NBC的《今天》(Today)。我国的早问新闻起步较晚,1991年北京电视台开播的《北京您早》开创了我国早间电视新闻的先河,而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东方时空》被认为是真正改变中国百姓早间不收看电视习惯的早间新闻节目。如今,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1年,随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的开播,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正式走上了中国电视的舞台。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更是确立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中的地位,无数电视观众从此有了早上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自《东方时空》起,我国各  相似文献   

10.
沈阳广播电视台《沈视早报》栏目创播于1999年4月19日,是辽沈地区首个自创的电视早新闻栏目,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播出。13年来,节目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一直在辽沈地区同时段电视新闻栏目中名列第一,创造了早间收视奇迹。作为一档早间新闻资讯节目,《沈视早报》以"更新、更快、更全"的新闻信息播报为己任,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节目更新的速度上,强调"快字  相似文献   

11.
陈广宁 《新闻传播》2009,(10):127-127
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拉开了国内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序幕。近年来,早间新闻节目经过不断改革,使早间也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时段。本文通过对早间收视特性的具体数据分析.探寻早间新闻节目近一步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2002年9月,崔永元从荧屏悄然淡出,没有了小崔的《实话实说》有些冷清;今年7月开始,小崔重新亮相新闻频道的《小崔说事》,节目内容和小崔带给观众新鲜和轻松的笑声;但只要谈起《实话实说》和中国的电视,小崔很难再轻松起来。  相似文献   

13.
邵成武 《视听界》2006,(5):82-84
今年6月5日,央视新闻频道进行了开播以来的第四次改版,以创新的节目形态和频道形象加强早、晚间时段和周末节目的竞争力。围绕重新打造早间优势时段、整合频道资源的要求,综合性资讯节目《朝闻天下》应运而生,每天早上6点,在朦胧的晨曦中和观众一道迎接新的一天。8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台开始尝试在早间开办新闻节目,星星之火并未成燎原之势。直到1993年央视《东方时空》的开播,一个汇集多个板块、播报形式灵活多样的新闻栏目“成功地把中国电视观众在第一时间唤醒,在早餐的时候打开电视机”。《东方时空》虽在早间时段播出,但并不具备严格…  相似文献   

14.
王珂 《新闻知识》2005,(10):48-49,47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具有传播符号多样、直观、视觉冲击力大的特点,而报纸具有冷静、理性、深刻的特点。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2003年1月23日,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开播:同年10月2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读报》开播;3天后,东方卫视《早报早知道》开播;陕西电视台也在2004年推出了《早间播报》。同一时期,  相似文献   

15.
广播娱乐节目,专指运用幽默的语言、游戏的方式和演艺的手段使人发笑的广播节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轻松调频(CRIEasyFM)的《飞鱼秀》(又名EasyMorning)早间直播娱乐节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以其新颖活泼的节目形式、贴近生活的话题内容和诙谐逗趣的语言风格,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批听众,成为轻松调频的王牌节目。本文拟从广播娱乐节目的可笑性、通俗性、趣味性和时尚性以及艺术性四个层级对《飞鱼秀》进行评估分析,意在探讨广播娱乐节目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周廉洁 《现代传播》2007,(5):163-164
美国在55年前的1952年就出现了第一档早间电视新闻节目--NBC的《今天》(Today),而我国早间新闻节目直到1991年7月才出现,那就是北京电视台的《北京您早》,真正掀起早新闻热潮的当属于199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东方时空》.尽管杂志型新闻节目的样态后被淘汰,但它初步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东方时空》诞生于1993年5月1日的早晨7:00,从这天开始,这个世界上拥有观众最多的电视台,有了自己的早间节目。谁也没想到这档长40分钟,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的栏目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早间不开电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早间收视时段一般是指早晨6时至8点半之间这段时间。作为特定的电视早间收视时段,有着自己的特点─—“紧张”、“忙碌”、“期待”。从受众的心理需求考虑,早间时段的这一特点,也对电视早间新闻提出更高的要求,即电视早间新闻应该能够给受众提供更多最新最有时效的东西。面对这一特点,必然要求电视早间新闻要具备自己的风格─—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灵活多变、结构紧凑。 首先,一天当中,相对于白天和晚上,早晨是紧张和繁忙的时段。 而早间时段被分割,就决定了快节奏的新闻节目才符合早间收视时段的特点以及受众的收视心理和状态…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早间、午间和晚间三个播出时段,从这三个时段的收视时间、收视人群、收视状态和收视需求四个方面解读,分析三个时段的新闻播出内容及居民的需求特点,结合居民的生活为以后安排新闻内容提供支撑。材料早间新闻,如:《新闻30分》《财经新闻》;午间新闻,如:《今日说法》《新闻30分》;晚间新闻,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早间新闻被誉为居民生活的营养早餐;午间新闻又是人们中午休息时段可观赏的节目,被誉为居民生活的"午间快餐";尽管已经开通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和午间电视新闻节目,但是相对需求来说还是不足的,居民这个时间段正处于上班时间,开机率较低,因此晚  相似文献   

20.
王波 《视听界》2001,(4):25-25
《东方时空》作为央视早间时段的名牌栏目,它的大改版,不仅引起了电视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也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这给各省级卫视早间新闻节目制作者以普遍压力,迫使他们重新打量自己的节目,对早间新闻时段观众的定位与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