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4.
陈佛林 《考试周刊》2012,(16):60-6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了解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而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接着在学 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课堂"应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为了做到有效课堂,教学前准备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使学生能站在"起跳点"上"跳一跳",运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9.
尹向平 《考试周刊》2011,(24):80-80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不但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比较重视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即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进行分析,看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而很少考虑在知识之外,学生还有哪些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即知识基础和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可见,学生的学习起点已经不是从零开始了,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数学现实为基础,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要弄清楚学生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当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以下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提出几种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比较重视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即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进行分析,看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而很少考虑在知识之外,学生还有哪些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即知识基础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如果我们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忽视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那么开展的课堂教学只是“表面活动”,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没有了兴趣,就会显得比较被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运用学生学习起点进行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教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教学。那么,教学中怎样基于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设计教学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活动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一、提供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而获取、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