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小说《药》的主人公究竟是谁?归纳以前报刊杂志上的说法大体上有三种:一、华老栓、夏瑜都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二、夏瑜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三、华老栓是小说里的主人公.对上述三种观点,笔者不敢妄加揣测,主观臆断孰是孰非.我觉得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必须理解“主人公”这一概念的内涵.所谓“主人公”,是指“文艺作品中的主角.文学作品和戏剧、电影等所集中刻划的主要人物.他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一部作品某些情节的展开及其他人物的出现和活动都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一部作品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主人公,人数多寡视作品反映的生活内容而定.”(《辞海》修订稿·文学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究竟谁是鲁迅小说<药>的主人公?关于这个问题,前人早已展开过激烈的讨论,且也得出了多种结论.有人认为华老栓是主人公,有人认为夏瑜是主人公,也有人认为华老栓和夏瑜都是作品的主人公.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3.
<正>《药》的主人公究竟是谁?不少研究者认为,夏瑜和华老栓都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或中心人物,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华老栓更为重要。他们的理由是:这篇小说题名为《药》,而作品故事中作为这“药”的人血馒头正好连接着这两个人物,因此,作为主人公,这两个人物便被看作缺一不可了;而且小说对于华老栓的描写用的笔墨最多,又是正面描写,华老栓似乎还是中心人物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哈代在其中短篇小说中频用远行与回归主题,这是秉持现实主义写作原则刻意而为的结果.主人公的远行可以解决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或推动情节的发展,其远行又回归的举动又有力地塑造了人物形象,凸显了人物的性格.这类主题的小说主要艺术特点是真实性与戏剧性并存及采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的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5.
夏瑜是鲁迅小说《药》中主人公之一,漫游者是美国小说家房龙的小说《宽容》(课本节选的是《(宽容)序言》)的主人公,两个同期的人物形象既可敬又可悲。虽是不同国度小说中的形象,但仔细研读。两者却又是何等的相似!  相似文献   

6.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典型的人物形象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又有深远、广泛的概括性,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鉴赏小说,必须准确地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分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刻画来揭示主题的。②指认并分析刻画人物所用的描写手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④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认识小说中人物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不是以抽象的概念而是以鲜明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这种形象主要是由人物所构成,主题也靠人物形象来展示,故事情节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开展,并按人物的性格的需要来安排;环境也必须由人物性格来体现。可见,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占有中心地位。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加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又是通过鲜明生动的个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的。因此,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当做一部戏剧来看,剧中虽描写了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被华小栓吃掉、茶客们在茶馆谈论夏瑜,最后还描写了夏四奶奶为夏瑜上坟等情节,但直到整个戏剧落幕,也没有见到夏瑜上场,作者仅仅对其进行了侧面描写,且因为如此,有的人就认为夏瑜不是小说《药》中的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9.
小说以塑造典型形象为使命 ,优秀的作品大都以独特的人物性格而取胜。《水浒传》故事情节发展是无序状态 ,是由一个个出奇制胜的人物带动故事情节、推动矛盾发展。林冲、武松、鲁智深、宋江等人物形象逼真 ,特征非常鲜明突出。近期现代主义表现方法在小说中应用 ,故事淡化 ,情节错位 ,重感觉 ,凭藉意识流 ,但无论如何在作品中必须凸现人物形象。灵魂 ,是形象最高质点的呈现。小说的形象必须表现得“活”起来 ,活的重心应该是灵魂。生活中的人没有灵魂 ,就成了一个躯体 ,小说中的人物没有灵魂就是一堆文字。无论它是什么主题意义的小说、什么…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药》中,鲁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夏瑜、华老栓和康大叔等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作者在给人物命名上也是煞费苦心,匠心独运的。 《教参》中只为人们揭示了两点。 一是“华、夏合指中国”。也就是说华夏的两家的悲剧,就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二是“夏瑜暗指秋瑾”,因为“夏”和“秋”即是姓氏,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183;哈代的大部分小说,尤其后期小说,都以小说中主人公或者主要人物所遭遇的不幸甚至于悲惨命运而结束,他的不少诗歌也充斥着对人生、人世不幸命运的倾诉和感叹,从而使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沉重的悲剧感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海岩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他的多数作品都能成为畅销之作,在当代阅读群中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引发了不少研究者的兴趣与关注.究其原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悬念跌宕的故事情节以及作者悲天悯人的创作情怀是他的小说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海岩的小说多以某一案件的侦破过程为主线,其中又纠缠着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其作品大多是悲剧性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共鸣,从而引起读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笔者认为造成海岩作品中人物悲剧的原因有社会、性格、过失行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小说《红豆》一发表,就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是真实表现生活的作品。也曾有人批判过,说《红豆》是一篇鼓吹“超阶级的爱”和“资产阶级恋爱至上”的小说。而给我的印象较深的是江玫这个人物,江玫是《红豆》中的主人公,她是作者通过特定的历史环境塑造的一个鲜碉独特、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4.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中心任务,而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是作者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的重要途径。生动的人物语言对于性格塑造很重要,可以使作品中的人物丰满而鲜活。其中对话所揭示出的人物情绪、性格、背景等信息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话赏析来阐述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进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小说选文都属于传统写实主义作品,语文课堂上所进行的小说教学也主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所谓的小说三要素展开。以至多年来,语文教师形成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这样套路化、  相似文献   

16.
悲剧意识是须一瓜小说的重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都深深地潜藏着强烈的生命悲剧感。其悲剧意识首先体现在她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其次还体现在主题的悲剧性;第三,通过对于人性的追问和"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她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精神。通过悲剧形象、悲剧主题和悲剧精神,须一瓜的小说呈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7.
悲剧意识是须一瓜小说的重要特色,在她的作品中都深深地潜藏着强烈的生命悲剧感。其悲剧意识首先体现在她笔下的悲剧人物形象;其次还体现在主题的悲剧性;第三,通过对于人性的追问和"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她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悲剧精神。通过悲剧形象、悲剧主题和悲剧精神,须一瓜的小说呈现出浓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作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的《黄色墙纸》是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早期作品,它是19世纪末美国社会新秩序下文化发展的产物。作者在作品中直接表露出这种新的社会秩序对女性的精神和实际生活带来的冲击,公开倡导女性的权利和价值,抗议以男性为中心的主流社会模式。该作品是部半自传体小说,书中的很多类似情节人物源于作者的真实生活。小说描绘了女主人公简从一位被丈夫控制、压迫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关注自我精神生活,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的主要过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极富象征意义的诸多意象,探讨了它们在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象征含义,并从中得出结论,认为这些意象为表现女主人公追求自我意识的抽象主题做出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包薇 《现代英语》2023,(22):56-59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笔下的伟大创作之一。对此部作品,评论界在很大程度上将关注点聚焦至文本中所呈现出的独特的美国南方空间意象以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怪诞性色彩,而对其中所体现的一些叙述特色有所忽视。通过对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以及叙事修辞的巧妙运用,麦卡勒斯成功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剖析了主人公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世界,并揭示和强化了作品隐藏的深层主题意蕴——世界的荒谬以及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徒劳,使得其小说的叙事与主题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小说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20.
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这篇小说成功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1.老一代农民——二诸葛和三仙姑;2.新一代农民——小二黑和小芹;3.封建残余势力——金旺和兴旺。小说通过不同类型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作者主要通过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塑造出了鲜明、生动、真实,而又容易被读者所接受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