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积极互动,课堂中充满了对师生智慧的挑战,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指教学过程表现出适度自主和开放,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教学有预设的一面,也有生成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积极互动,课堂中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精彩往往缘自生成!  相似文献   

3.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概念和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教学既有课前预设的一面,也有课中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学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就缘自于生成。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在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和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师生不时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不断创造出极好的教育时机,"非预设生成"也随之不可避免地产生。在课堂上,"非预设生成"为动态生成的课堂提供了适宜的非预设生成的环境,为学生的个性化操作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赋予了课堂生命的活力,使教学别有一番精彩。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那么,如何更好地让思想品德课堂超越预设,在动态生成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呢?一、精心预设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敲门砖"生成与预设是矛盾统一体。教师精心预设,准备得越充分(根据课程标准及学情),就越能更好地捕捉、利用生成性动态资源。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教育智慧,利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流程,动态处理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可变性的概括,它既是教学活动动态的一种反映,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预见性。精彩的"生成"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相对于预设性的课堂教学,生成的课堂是重视师生生命多样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在这一过程中,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离开了预设,生成就无从谈起,没有了生成,预设也就变成教条。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精彩往往源自生成!在生成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超越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理念,课堂中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念,是对以往强调过程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补充和修正.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按部就班进行,而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一、精心预设,是优质动态生成的保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忽视的生命的载体,是动态的生成。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它是可以预设的,精心预设下的生成将更精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使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一、精心预设,铺垫生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  相似文献   

10.
<正>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实践过程中,运用动态的生成教学,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的体现。那么,如何才能使思想品德课超越课前的预设,利用动态生成实施教学,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活力四射、灵性十足呢?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动力源"一堂优质的思想品德课,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教学预设。教师准备得越细致,就越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捕捉到动态的课程教学资源。在实际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重现的生命的载体,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因生成而精彩。预设与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教案是预设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的生成尽管有些是不可预知的,但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动态生成,就可能让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若想实现上述目标,确实需要对物理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概念和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教学既有课前预设的一面,也有课中生成的一面。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学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可能产生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中的精彩往往就缘自于生成。  相似文献   

13.
生成教学是指在多种预设情况下,关注师生的动态合理的课堂需求,师生一起或动态地达成预设性目标,或动态地进行当堂设计达成生成性目标。任何淡化"预设"的生成教学观念都是不完善的,把意外生成性资源作为生成教学的唯一追求亦是不尽合理的。教学中要从预设、生成、评估三方面来探讨生成教学的有效策略,并积极运用,从而发展师生的个性与潜能,使课堂具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不但需要精心的预设,更应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和发展.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虽然教师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全部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获得有效教学环节的前提.生成,不是对预设的否定,而是对预设的挑战,精彩的生成源于高质量的预设.  相似文献   

15.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积极的、有效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课堂因为有了活动单的预设才不会偏离轨道,课堂因为有了意外生成,才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教师在“活动单导学”数学课堂中,要用精心的预设引发课堂的动态生成,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即时学情,合理调整和改变活动预设,充分挖掘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在“生成”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本体意义上的学习,真正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提倡的是一种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要求教师能在预设中留下足够可生成的空间。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动态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研究教学中的细节,使课堂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7.
郭丽平 《教师》2008,(12):34-35
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旨在探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的过程,课堂目标的预设应是动态的、开放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与文本的对话中不断生成。强调了生成是教学中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18.
<正>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念,是对以往强调过程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补充和修正.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按部就班进行,而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9.
生成性教学是新课程精神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构建一个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动态的、重视智慧和知识建构的生成性物理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实践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选择.而要保障生成的有效性,必须要有科学的预设.叶澜教授也曾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地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课堂不再是完全预设的"计划"课堂,教师不再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以"市场经济"的理念,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把握教学信息,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的知识、智能、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素养在动态中形成,在形成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最终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