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9,(6):14-25
本文运用知识图谱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14-2018年体育学16种北大核心期刊刊发的13413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学术期刊发文量逐年减少,"优中选优"的学术规范要求成为新时期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显著特征;(2)高影响力作者和发文机构具有较强的一致性,重点分布于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初步形成了以博士生导师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团队;(3)体育学学术期刊载文热点聚集在体育社会学、体育产业、体育政策、竞技体育职业化、全民健身、国际体育、体育教育、北京冬奥会、体育思想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十个领域;(4)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运动训练学研究热点集中于运动训练理论、体能训练、运动训练的心理控制和欧美国家运动训练经验分析四个领域;(5)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热点集中在线粒体质量控制、骨骼肌、运动干预糖尿病、运动干预肥胖和运动与营养五个领域。从体育学术期刊发展走势,文章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学术期刊发展应该优化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注重运动人体科学相关领域研究、提升学术研究的国际化水平、支持学术机构创办外文期刊和强化学术期刊规范意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2017年到2020年间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为主题的文献信息为研究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Cite 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外部特征和基本情况,解析当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经典引文,揭示研究热点。国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研究呈现出跨众多学科且多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的态势;研究来源期刊种类丰富多样,涉及学科领域广泛;美国和澳大利亚虽发文量最多,中心性较低;英格兰、新加坡和南非其研究影响力较高;大学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和健康问题,锻炼对儿童体质和健康的干预尤其是对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与慢性病方面研究是国际上关注的焦点;身体活动水平对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准则的制定、儿童青少年久坐行为与多项身体以及心理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等研究构成了该领域的经典被引文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揭示国内外运动与线粒体研究领域近五年刊文的发文总量、核心群体、研究主题等规律,为学者发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运动与线粒体2018-2022年的论文进行筛查,然后分别从论文发文量、机构及主题和热点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1)在发文量方面,近五年来国内外运动与线粒体发文总量具有稳定的趋势,从目前来看,国外每年发文量是国内的5倍多。(2)在作者和机构方面,国内外发文量前十名的作者发文总量差别不大,机构的发文量相差两倍左右,国内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体育类专业院校,国外研究主要分布在综合类院校和医科大学。从聚类分析看,相比于国内来说国外的节点连线更加密集,作者与作者、机构与机构之间有更高的合作率,学术氛围更加浓厚。(3)在关键词方面,国内擅长于开展运动、线粒体、骨骼肌的研究,国外擅长于开展机制、生理功能整体类研究。在应用研究领域,国内注重于精神类疾病,而国外注重于肥胖类疾病。(4)最近一年来国内外新出现的关键词都在减少,可能和体育是一门交叉类学科有关,该领域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医学、化学、生物领域共同突破一些研究难点得以实现,以此使得在能量的去向以及线粒体分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检索到的214篇关于击剑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CiteSpacev.5.5.R2)软件,分别进行被引文献、被引作者、被引期刊及被引突变分析,探索击剑领域的知识基础;分析2000至2019年间的年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及发文国家情况,探究击剑领域的合作研究情况;通过关键词进行分析,探讨击剑学科的知识结构及研究热点。得出以下结论: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总发文量不大;击剑研究的作者之间、机构之间及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有待提高;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比赛表现、训练、精英运动员、生物力学、运动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肥胖儿减肥的运动处方和营养调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大量运动、减肥、饮食等资料,对儿童运动与减肥、饮食与肥胖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单纯性肥胖儿减肥的运动处方和营养调配。旨在预防和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症。  相似文献   

6.
对比不同干预手段对肥胖人群体成分的影响,探讨适合肥胖人群减轻体重、改善体成分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手段。研究认为:不同干预方式对肥胖人群的体成分都有积极影响;对肥胖人群进行单纯的有氧干预或者单纯的抗阻训练对改善体成分有积极的影响,有氧干预结合抗阻训练对于改善肥胖人群体成分的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内一线体育学术期刊现状。方法: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统计法对样本期刊载文量、合作情况、发文地区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类学术期刊平均每期发文10篇-20篇左右,年发文均在120篇-130篇左右;体育类学术期刊主要开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栏目;体育学术期刊论文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类学术期刊合作人数主要集中在2-4人,多人合作发文情况相对较少;体育期刊发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好地区,其他地区发文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知识可视化条件下,分析2008年-2019年我国运动训练研究领域科学研究演进规律,以及领域内热点与前沿的分布情况。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1428篇11年内关于运动训练主题的核心期刊文献题录信息为研究对象。运行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对题录信息进行分析。结果:11年内我国运动训练研究的科学成果文献数量成下降趋势;发文量逐年下降,科研机构单一。文献来源主要集中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苏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作者主要集中于邓运龙、李少丹、陈小平、仇乃民、田麦久;高频关键词集中于运动训练、竞技体育、运动员;仇乃民、郝选明、肖国强、田麦久、田振军等成为运动训练领域中热点作者的代表;过去10年运动训练领域研究中,运动、有氧运动、知识图谱、热点研究、教练员等方面成为高突显性研究内容。我国运动训练领域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科研机构亟须广泛化以及研究深度亟须扩充。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国内外马术研究领域的发展特征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马术领域研究发文量呈稳步增长趋势,2008年发文量达到峰值与我国马术代表队首次参加奥运会有关。2)国内研究聚焦于民族赛马、马术运动的发展、马术产业的发展等;国外聚焦于马术与兽医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等。3)国内马术领域的研究单一且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网络合作;国外网络合作关系密切形成了强强联合的态势,进而引领国外马术领域的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未来我国马术研究应丰富研究范式和研究内容,主要实现途径包括关注国际研究热点,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激发研究内在动力,积极开展国际马术运动交流构建国内及国际科研网络合作,推动国内民族赛马与国际马术运动相结合,促进国内马术融合发展的同时形成完整的马术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王越  黄谦  李宁  张彬 《体育科研》2021,42(5):90-97
为拓宽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的视角和思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文章层面探究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领域的研究。研究结论:(1)合作网络中文章的度中心性与其被引量呈正相关;(2)合作网络中文章的结构洞与其被引量呈正相关;(3)知识网络中文章的度中心性与其被引量呈倒U型关系;(4)知识网络中文章的结构洞与其被引量不存在正相关关系;(5)研究热点与被引量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武桂新 《体育与科学》2002,23(6):1-2,44
亚运会科学论文会议首次将运动与营养作为重要的专题报告内容,运动营养学已经成为重要的体育科学分支,在理论与实践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在运动训练和健身锻炼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题报告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营养与健身锻炼、营养与运动训练,这些专题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对常见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和细致的研究分析。对比这次会议中运动与营养专题报告内容和目前国际运动营养研究的进展,中国的运动营养学在取得了较大发展的同时,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系统性和研究深度上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2.
Ghrelin是1999年被发现的第一个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由28个氨基酸组成,有N端辛酰基化和去辛酰基化两种存在形式。Ghrelin与受体结合后,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摄食行为,引起能量正平衡而导致肥胖,其受体拮抗剂可以明显抑制摄食行为,达到减肥效果。运动对ghrelin也有影响,但不同实验,研究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have a greater risk for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e.g. central obesity, insulin resistance, hypertension and dyslipidaemia),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mortality. This risky profile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s and an unhealthy lifestyle (e.g. smoking, poor nutrition and low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physical activity has been shown to be the optimal strategy to improve both cardiometabolic parameters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levels. Accordingly, an emerging literature of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e.g.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has been studied in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was 1) to conduct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of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that included some kind of physical activity (including supervised and unsupervised exercise training) and target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2) To describe the contribu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lone by reviewing trials of supervised exercise training programmes only. A literature review via systematic keyword search for publications in Medline, PubMed, Embase and PsycINFO was performed. Many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are efficient in reduc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when combined with physical activity. Supervised physical activity has been successful in decreas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nd aerobic interval training appears to provide more benefits by specifically targeting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levels. In conclusion, physical activity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address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Long-term studie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and impact of exercise training programmes in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14.
15.
以1978—2019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2 751篇中国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分析该领域的国家、机构、学科、期刊分布以及文献共被引网络。研究表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悉尼大学是发文量多且处于该领域核心位置的机构;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是运动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科学以及整合和补充医学。文献共被引分析揭示了中国武术在进入国际学术领域时发生了重大的范式转变,它更多被作为一种解决功能损伤的补充疗法;研究主要涉及太极拳和气功;平衡控制和预防跌倒是研究太极拳效益最早且至今仍在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太极拳和气功对各种慢性病的干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中国武术进入国际学术领域具备历史必然性,政策引导的工程模式促进了中国武术的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又成为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选材和训练环节应用基因技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与选材有关的有氧能力、速度等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研究及训练过程中训练效果与基因表达、运动员营养、运动损伤的基因治疗、基因兴奋剂等相关基因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现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对将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结论认为:基因技术应用于体育科研是体育发展新的动力和必然选择,完善研究的整体思路,建立健全运动能力最关键生理决定因子筛选的理论系统是基因技术服务于体育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姚强 《体育科技》2010,31(4):102-105
目的:研究附加体育锻炼对肥胖大学生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体育锻炼方式作为控制大学生肥胖的有效策略,以期减少肥胖对健康和社会的长期影响。方法:50名18-19岁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健康男性肥胖学生,随机分为控制组(n=25)和运动组(n=25),两组均参加学校每周两次的体育课,运动组附加一个为期12周,每周3次的混合有氧训练和力量训练的综合锻炼计划。在实验前后对50名学生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控制组的体重明显高于运动组,且BMI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运动组的体成分、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脂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一周两次的高校体育课程对控制大学生肥胖无效;而该附加体育锻炼计划对控制大学生肥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搜集国际乒乓球运动相关专利技术研发领域竞争情报信息,以服务于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研发机构及竞技体育的发展;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Bibexcel、Ucinet 6.0和CiteSpace II对从1963—2016年收录在《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数据库中的4 187篇国际乒乓球运动相关专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出专利技术的时间分布、学科领域、专利权人、热点技术领域及核心专利技术分布等指标特征。结果:1963—2016年国际乒乓球运动相关专利年度申请量整体上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研究领域涉及仪器、体育科学、工程设计、化学、计算机科学、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通讯技术等21个学科领域;专利权人主要分布在英国、日本和德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及中国的高校或个人;热点技术领域主要集中于乒乓球拍材质、胶板、球、球桌、球网、运动训练器材、场地材料设施、计量与控制设备、运动鞋、比赛照明装置等技术领域。乒乓球运动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验间歇和持续有氧运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从而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SportDiscus、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有关间歇与持续有氧运动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偏倚风险评估、异质性分析、合并效应与效应大小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297名被试;2)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有效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BMI、有氧适能和疲劳、幸福感等身心健康指标;3)两者在改善HbA1c%(P=0.04)、总胆固醇(P=0.00)、收缩压(P=0.00)和有氧适能(P=0.0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至高等强度间歇训练对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有氧适能的干预效应更优,而长于12周、5次/周、大于30 min/次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对总胆固醇可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应。结论: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相较于持续训练,间歇训练能更有效降低HbA1c%、总胆固醇、收缩压、提高有氧适能,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是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较为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20.
余峰  岳晓清 《精武》2013,(36):19-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活动量的减少,肥胖人群日益增多。肥胖被认为是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在各种减肥方式中,运动不仅能有效的减少体内多余脂肪、改善人体形态,还有降压的效果。怎样科学有效的运动减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适量的有氧运动是运动减肥的主要手段。而近期的报道认为,力量训练在减肥运动处方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减肥者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各机能、系统都能受到良好的影响。也就是说科学合理的安排有氧运动、力量训练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减肥效果。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从力量训练生理机制方面展开论述,进一步分析如何科学有效的应用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进行减肥。以期能够通过本文提示人们合理制定减肥处方,远离肥胖和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