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成环境作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相关的核心成果在指导后续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支持性建成环境研究,以及改善、优化儿童青少年个体的身体活动环境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梳理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核心成果,发现社区、学校、家庭的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个体的身体活动是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儿童保育机构与不同国家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支持性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构建、评估与优化,以及如何利用建成环境对残疾、超重、肥胖等弱势儿童青少年个体进行身体活动干预,将是未来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领域相关研究者的首要关注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干预主要体现在:不同场域建成环境与身体活动水平的关联性分析,国外身体活动指南与评价标准、体系的系统阐释,量化探讨建成环境对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与完善身体活动健康促进框架体系。通过分析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的相关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尝试从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测量指标与试验控制等维度,提出未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建成环境研究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79-882
以CNKI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为文献来源,查找2014~2019年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相关文献,经过数据清洗后得到有效文献299篇,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探寻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进展与演进趋势。结果表明:2014年以后国内身体活动与健康研究的人群主要在儿童青少年、学生和老年群体;主要围绕流行病学、建筑规划与设计、体育学等领域展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锻炼形式、方式及影响因素等方面;逐渐形成以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团体,但各科研机构之间横向合作较少,呈现分散态势。  相似文献   

3.
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阅读国外文献资料和对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了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体力活动干预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运动干预方案和运动处方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尚待深入.研究结论认为:加强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可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9,(3):208-211
采用文献法,对比美国2008和2018身体活动指南咨询委员会科学报告,探究美国对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探索历程与动态特征。研究发现,美国不断推进青少年身体活动对健康研究的实证性和科学性研究,促使青少年身体活动对健康干预策略更加具体和全面,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也不断细化。本文以探究发达国家对运动促进青少年关注的方向与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青少年运动促进健康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国外研究的区域分布、测量和统计方法、参与影响因素、干预情况等进行系统梳理。结果显示:英国是儿童青少年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最多的国家/地区;调查法(问卷、访谈、自我报告)和测试法为常用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聚焦在肥胖关系、久坐行为、场地设备和影响因素(运动环境感知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等)4个方面。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议:在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报告基础上关注自主性身体活动的健康效益;倡导融合自主性身体活动研究手段,注重客观测试方法的使用;探究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干预实践。  相似文献   

6.
促进开展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基本动作技能和体适能水平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逐渐引起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分析基本运动技能、健康体适能水平、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以期为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增进其身体健康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相关方法和路径。结论:(1)运动技能、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两两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且因儿童青少年的年龄、性别以及运动技能亚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2)健康体适能作为中介因素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关联关系中的作用是否会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3)基本动作技能、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三者之间更深层的联系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建议:未来研究的重点放在建立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测评体系、完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心理学机制,进一步优化机制模型,探讨它们之间的具体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体质不仅关乎于自身的健康,更体现了一个国家积极蓬勃的生命力。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筛选出国外2000-2020年之间有关于运动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的517篇文献,对其作者、年份分布、发文数量、主要发文期刊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国外研究者关于运动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我国学者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21,(11):961-964
儿童和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总结国内外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指出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支持性环境创建的4个"诉求":是影响青少年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践行青少年体育参与制度的重要保障、是干预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是提高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的内在要求。并提出4个"转变":由关注硬环境向关注软环境转变,以营造崇尚体育的社会文化氛围;由关注效率向关注公平转变,以实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单部门主导向多部门合作转变,以形成支持性环境建设的合力;由学校主导向"家校社"联动转变,以构建一体化的支持性环境。  相似文献   

9.
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与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流行趋势,需要反思当前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问题。通过文献梳理与现场观察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发现:1)学生体质及其测试工作备受各国重视,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并没有获得预期的促进效果;2)尽管体质测试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可操作性,而体质测试的组织、程序、评价方法以及结果应用等方面仍存在方法学问题;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已呈现制度化、常态化,而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促进工作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结论认为:学生体质测试工作需要继续,但应当转变实践过程中的"超价观念",进一步强化测试评价环节的教育作用与评测后的身体活动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秦秀红 《体育科技》2013,(5):104-107
目的:了解天水市中小学生体质现状和特征,研究天水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动态趋势,为制定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以2012年天水市学生体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城乡6~18岁学生的身高进行分析.结论:2012年天水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较2007年相比有所提高,但身体充实度较大程度的降低.应制定综合防治策略,通过推动素质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身体素养作为促进身体活动的一种新理念,引起体育教育部门、竞技运动组织和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积极探索评价身体素养的方法。综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研究现状,结果显示,测评工具共6套,其中加拿大8~12岁儿童的测评工具较为完整,其他工具多是建立测量指标理论模型;测评维度主要包括身体能力、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5个子域;测评方法多采用自我报告和他评的主观测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的研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验证和应用已有测评模型,研制针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测评工具。我国需要结合国内教育背景、儿童青少年身心特点及身体活动现状,研制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测评工具,进而为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养的现状提供调查工具,为评价身体素养的干预效果提供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武海潭  黄沙海 《体育科研》2017,(2):87-91,9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儿童体力活动干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1)青少年儿童时期是身体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策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2)国内外的干预策略都比较注重干预的系统化,但发起单位不同。(3)国外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的自主性,注重手段的多样化,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国内则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体力活动的内容,强调学生身体活动的时间保证,运动负荷的保障,突出干预的针对性,干预后的效果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交互作用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健康信念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采用锻炼行为交互作用、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业余时间体育锻炼5个量表对878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试图构建青少年锻炼行为促进模型,并给出科学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行为受到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3个外因潜在变量和体育教学、学校保障、制度安排、运动认知、家长影响、家庭支持、生活方式、社区体育、体育文化和社会舆论10个内因潜在变量的影响;(2)学校体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自我效能、体质健康信念均对青少年锻炼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进一步比较得知,学校体育的预测能力最强;(3)学校体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作用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以通过体质健康信念和体质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产生中介效应,且中介效应量大于直接效应量;(4)对青少年锻炼行为进行干预,从宏观角度,应以社会环境为基础层,家庭教育为发展层,学校体育为创新层进行系统干预;从微观角度,应重视和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strategies for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during childhood are of considerable importance to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and health organisations. Multi-component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approach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re firmly rooted with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there is a dearth of research evidence pertaining to healthy lifestyle promotion within and beyond the school environment. ‘Promoting active lifestyles in schools’ represent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teachers seeking to integrate health-related learning and encourage physically active students. The essential ingredients within this book are the active pedagogies and the health-re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children from the ages of 5 to 16 years. Through a consistent formula, this book positions the longitudinal process of health-related learning at the centre of its practice, by providing age-appropriate learning outcomes, activities and assessment strategies within and beyond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is review seeks to examine the focus of the book and consider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existing empirical evidence base within the fiel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相似文献   

15.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was to highlight important research needs 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3- to 5-year-old children. We identified research needs in 3 major categories: health effects,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terventions and policies. The top research needs include identifying the health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y weight,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learning and behavior, and the health implications of sedentary behavior. Research questions concerning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clude determining the prevalence of 3- to 5-year-olds meeting the current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hysical activity in home, preschool, and community settings; and how physical activity tracks into later childhood,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Research questions about interventions and policies include identifying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in home, child care, and community settings and to reach diverse populations of young children, identify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mplemen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strategies, and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ional, state, local, and institutional policies for increas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conclusion, research is needed to establish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lth implica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3- to 5-year-old childre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in this group, and to learn how to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16.
2016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青少年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服务,指导现代体育教学改革,并广泛应用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各个领域,是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新问题,已成为现代体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阐明"互联网+"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关联的基础上,从学校体育、家庭影响和社会涉入三个方面描述了"互联网+"在青少年体质健康实施中的具体应用,并阐述了"互联网+"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策略,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快捷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体感游戏作为体育运动与电子科技的结合产品,对其在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体力活动的促进、能量消耗、运动康复、社会价值以及心理效应等方面对体感游戏进行分析,发现体感游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满足其锻炼的需求,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地影响,能作为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了解7-18岁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及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为改善维吾尔族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试和数理统计法,于2012年对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7-18岁4800名维吾尔族青少年的身体形态进行测试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城市维吾尔族青少年的体质状况总体优于乡村青少年;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找出了城乡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更好地促进、改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Obesity prevention is a public health priority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have focused primarily on healthy eat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ults. To date, no review has systematically compiled and synthesised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from published review articl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is clear consensus on the causes of obesit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searching PubMed/Medline for narrative and systematic review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October 2014 that examined the causes of obesity. In total, 12 of 65 article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7 reviews focused on adults (1 systematic, 6 narrative) and 5 reviews on children (2 systematic, 3 narrative). The most popular cause of obesity identified in reviews of adult studies was “combin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 (3 of 7 studies), whereas the most popular cause specified in reviews of child studies was deemed “inconclusive” (2 of 5 studies). While a number of reviews have examined the causes of obesity, the methodology and conclusions varied widely, and few were conducted systematically. Currently, no consensus exists across published literature reviews regarding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obesity epidemic, and more research, particularly prospective studies using state-of-the-art measures, is warra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