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媒介批评学的新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明 《当代传播》2001,(6):24-27,23
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并由宏观层面推进到 对新闻作品的分析,使其更具实践意义。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性反思,而 媒介批评理论则是新闻活动的现实反思。近几年,我国媒介批评理论形成了新的 学科架构,主要包括媒介批评的对象研究、媒介批评的内容研究、媒介批评的方 法研究和传播政策分析。 媒介批评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研究界的注意,一支媒介批评家的队伍正 在聚集。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报道的强烈反思,转移到如何分析、评价 新闻作品,如何认识传媒行为,已经深人到媒体的各个领域。媒介批评学引导人 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地理解媒介和新闻,导致媒介观念的彻底变 革和新闻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新闻·信息·信息量艾风自从80年代初期把信息概念引入中国新闻界后,新闻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新闻界的有识之士,不断地在呼吁要扩大新闻信息量。在国内各大报都已扩了版,少数报纸甚至已扩到每天16版后,但扩大新闻信息量的效果却并不显著,其原因何在?随着我国市场经...  相似文献   

3.
媒介批评是中国现代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概括和抽象新闻实践、演绎新闻理论成果的重要手段。抗战初期他就撰文批评当时战区报刊匮乏的不良文化生态,在抗战进入第二阶段之后,他又及时撰文对抗战形势下新闻工作的变化进行总结,对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和评述。范长江以是否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为媒介批评的主要标准,以读者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对新闻传播作出具体评价。其媒介批评透过现象直逼本质,具有极强的理论概括性。  相似文献   

4.
清代大儒章学诚有句名言:"六经皆史也。"可见任何一个理论,都离不开历史研究。近年来,媒介批评成为新闻学界关注较多的一个话题。不过,对于媒介批评史的研究很少有人涉猎。胡正强教授《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在检讨现代媒介批评历史的过程中,建构了现代媒介批评研究的理论框架,做到了史论结合。就学术思路来看,作者从相对宏观的媒介批评史研究进入具体精深的个案剖析,  相似文献   

5.
自1995年以来,媒介批评逐渐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一个新兴领域.进入新世纪,媒介批评日益受到重视,出版了以"媒介批评"命名的专著与教材,如<媒介批评学通论>(刘建明,2001)、<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王君超,2001)、<媒介批评论>(陈龙,2005)、<媒介批评>(雷跃捷,2007)等.与此同时,新闻界办的专业刊物也积极推进媒介批评实践,<新闻记者>、<报刊之友>(2004年改名为<今传媒>)、<新闻界>等刊物自2002年以来先后开设"媒介批评"专栏.  相似文献   

6.
总统竞选·媒介的现状与未来──两位美国学者讲谈录钟新阳春三月,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两位教授风尘仆仆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迈克·沃斯先生是丹佛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兼大众传播与新闻研究系主任,玛格丽特·汤普森女士则在大众传播与新闻...  相似文献   

7.
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程 《新闻记者》2005,1(4):28-31
媒介批评是近年来国内传播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00年11月,教育部《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而后,浙江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分别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前者还将“媒介批评学研究”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后,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还提出开设媒介批评课程的动议。  相似文献   

8.
宋双峰 《今传媒》2006,10(11):22-24
媒介和媒介批评,是对共存的孪生胎。媒介的蓬勃壮大,是媒介批评发展的基础。英国是新闻业出现最早的国家,也是争取新闻自由最早的国家。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自由,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才受到普遍认可和尊重。这之前,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评,英国的封建统治者建立了严格的新闻传播管制制度,对新闻业大加钳制。随着新闻自由理念的播撒,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媒介批评也随之展开。报刊鉴定家威廉·科贝特18世纪末辉格党人政论家埃得蒙·伯格将大众传媒称为“第四等级”,认为其作用比贵族、教士、平民三个等级加在一起还重要,这是…  相似文献   

9.
《重大报道对策》是中国记者杂志社编辑的“中国记者书系·对策系列”的第一本。它是《中国记者》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努力的一部分。 作为为中国新闻界服务的权威新闻专业刊物,《中国记者》紧密关注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力于针对新闻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的需要,运用更具科学性和现代意义的方法,就一些重大而又是新闻实践中必须解决的课题,组织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研究者,梳理源流,总结经验,剖析问题,探讨规律,超前策划,提供对策。我们的这些努力,不仅反映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反映在中国记者杂志社编辑的增刊《现代报刊销售》、《现代媒介经营》、《现代媒介运作》等上,同时,也更深层、更系统地反映在陆续编辑出版的丛书“中国记者书系·对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刘建涛)2006年5月25日,一部从音乐谈起,畅叙人生工作和生活阅历的图书——《音乐·艺术·人生》的首发式暨“音乐·艺术·人生”讲座,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来自首都各界的人士参加了首发式并听取了讲座。据出版者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相关人员介绍,该书是作者——李岚清同志继《李岚清教育访谈录》、《李岚清音乐笔谈》之后的又一力作。据悉,该书荟萃了作者40余场“音乐·艺术·人生”主题讲座内容的精华。作者在书中结合本人丰富的人生阅历、独特的工作生活经验、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古今中外…  相似文献   

11.
《新闻爱好者》2012,(18):55
胡正强,江苏省睢宁县人,新闻学博士,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史论、媒介批评,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年鉴全文转载,出版《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研究》、《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专著两部,  相似文献   

12.
潘景隆、于力主编的《九·一八事变》一书,已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六十周年而编,其所选资料以原始档案为主,兼采一些记述、回忆、报告等资料。该书共收档案资料320件,附录3件。全书分五篇。第一篇为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其中又分:对  相似文献   

13.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 [美]阿里夫·德里克著,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一书,是美国著名的左翼学者阿里夫·德里克的成名著之一。在该书中, 作者试图通过对1920年代后期至1930年代前期  相似文献   

14.
特点·互补·整合──谈谈三大新闻媒介的合作翟任心本栏责任编辑林之达编者按在新闻史的舞台上,新闻媒介这一用色历来由报纸扮演,自从电台、电视台这两个生气勃勃的小伙子跳上来争相扮演这一角色以来,新闻的性质、特点、功能,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方法和体...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电视台副台长伊力汗·奥斯曼于 2001年12月当选为第12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 15年来,伊力汗·奥斯曼凭对党的新闻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视新闻宣传的特点与规律,尤其在少数民族语言电视新闻直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在担任记者期间,他常年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努力钻研新闻业务,培养自己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新闻敏感性,多次圆满完成中央领导在疆考察工作的重大采访和宣传报道任务,主创或参与完成了近万条新闻和20多部专题片。其中,30多条(部)新闻和专题片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  相似文献   

16.
“2008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日前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媒介批评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论坛以“媒介批评与传媒发展”为主题,就媒介批评的价值与意义、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态势、媒介批评的学科建构、媒介批评的话语实践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创 《传媒观察》2022,(12):81-84
媒介批评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走向自觉,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为“往返于媒介理论与媒介现实之间的学术实践”,媒介批评对发掘媒介现实问题、深化新闻传播学术、提升媒介学理内涵具有深远意义。《学理三棱镜:媒介批评文集》一书跨越中国本土近20年的媒介现实问题,站在理性反思与专业批评的视角,从问题、案例、理论三要素的内在互动展开论说,为新闻传播学者如何关注媒介现实、探究媒介问题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5,(19):32-35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发生学是对历史事物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的研究。中国媒介批评起源于或者说"生成"于清末民初,集中体现在维新变法时期(1895-1898年)、辛亥革命前后、五四时期(1917-1927年)几个时段。胡丹博士的专著《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对中国媒介批评的起源做了发生学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由英国和荷兰合资经营的世界第七大媒介公司里德·艾尔斯维尔媒介公司最近在中国开设了里德·中国亚洲公司,这是一家商业信息出版公司。该公司经营的第一个项目将是于1994年4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合资建立康巴斯中国公司(Kompass China),提供印刷和连机商业信息服务,这将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公司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俄文三位著者号码表》是俄文图书分编必备的工具书,该书是苏联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和目录学家柳博芙·鲍里索夫娜·哈芙金娜。Л·Б·哈芙金娜于1971年4月24日诞生在哈尔科夫的一个医师家庭。由1890年至1913年,她从事哈尔科夫公共图书馆(即国立В·Г·科罗连科图书馆)工作。她由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员,而后来成为科学研究员和管理委员会委员的过程中,哈芙金娜开始认识到要“为新图书馆和新图书馆员而奋斗……为用宽广的社会精神训练图书馆干部而奋斗……为承认图书馆工作是一种专业,而且是一种教育和科学专业而奋斗”。1903年,她在哈尔科夫公共图书馆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