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岚清同志1999年在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的讲话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一直习惯于关起门来搞自已的‘小而全’,维持着‘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状况,对社会上许多可利用的资源不去利用,许多本该由社会办的事情也由学校包揽,  相似文献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质是实现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重大改革,旨在打破“一校一后勤,校校办后勤,学校办社会”的格局,使高校把全部精力集中到教学、科研、育人上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积极、稳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明晰后勤资产的产权,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做到校企分开、政企分开,保证后勤企图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其实质是实现我国高校办学模式的重大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小而全”和“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格局将在这次改革中,销声匿迹。庞大的后勤人员队伍在规范剥离中,脱离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丢掉铁饭碗,组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具有教育属性”的新型后勤企业。由于思想观念和认识的不足,难免会出现一系列阻碍改革进行的新问题、新矛盾。为了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顺利推进高校后勤社会改革,实现高校后勤…  相似文献   

4.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服务搭建人力资源平台 1999年以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是延续以往历史形成的,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产物。我们长期以来,一直维系着“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状况。习惯于关起门来搞自己的小社会,对社会上的许多有利条件不懂得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管理, 推动改革发展,推进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后勤服务系统实现了与高校行政管理的分离,打破了以往“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小而全”的旧格局,转向资源共享、校际联合、优势互补的社会化新格局。如何使全校师生员工了解这种改变,理顺新格局下的各种关系,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校务公开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高校后勤改革目的就是要实现教学与后勤分离,将后勤人员推向社会,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在我国长期以来,学生教师的吃饭、住宿都在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  相似文献   

7.
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做到有利于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有利于后勤剥离学校后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服务对象的理解和信任,离不开后勤职工的认同和参与,但前提是高校后勤实体如何规范分离。可以说,规范分离是打破“一校一户办后勤”格局、实现后勤社会化的必经之路,其程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后勤实体的运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分析自80年代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以来,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高校后勤原有的“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旧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社会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解放思想 抓住机遇 加快高校后勤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勤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满足师生生活基本需求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保障性的工作。长期以来,在封闭式办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和穷教育办大后勤的状况,以及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和福利型的供给服务方式,已不能适...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后勤工作改革既带来了机遇 ,又带来了挑战。那么怎样因地、因校制宜地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 ,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兴办后勤产业与后勤社会化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兴办和发展高校后勤产业是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后勤产业是由“学校办社会”向“社会办学校”转变的重要环节 ,是学校后勤向社会化过渡的桥梁。因此 ,各地区、各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依托社会力量和调动社会资源 ,为高校承担和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应着力兴办后勤产业 ,这对培…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的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满足师生生活基本需求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保证性的工作。长期以来,在封闭式办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和穷教育办大后勤的状况,以及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和福利性的供给服务...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的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满足师生生活基本需求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保证性的工作。长期以来,在封闭式办学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学校办“社会”的穷教育办大后勤的状况,以及行政性的管理体制和福利性的供给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尽管这些年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后勤改革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政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学校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在目前条件下克服学校面临的瓶颈制约 ,加快教育发展的一条根本出路。高校全面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就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用社会力量解决高校后勤设施紧、缺、差的问题 ,促使高校成立后勤实体 ,这些实体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剥离 ,开始按企业化的方式运行 ,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后勤封闭式的“包、统、管”的管理模式 ,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学校办社会的状况 ,使广大后勤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 ,产生良好…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动因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导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高等学校后勤领域的具体体现 ,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动因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源点是“学校办社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源点是“学校办社会”。“学校办社会”是“单位办社会”在学校的反映 ,而“单位办社会 ,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产物。我们知道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 ,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 ,要对社会资…  相似文献   

15.
张璐  肖沙  赵原 《现代职业教育》2022,(17):178-180
长期以来,中国的高校一直秉承着"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方式,上海所有高校的行政机构中都设立后勤处或基建处,并设立后勤服务中心,将校内保安、保洁、维修和宿管等后勤服务事项纳入其范畴.为提高高校物业管理水平、科学评价物业服务,高校物业管理人员对现行物业管理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以及物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予以深刻认识,根...  相似文献   

16.
:全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如下几对矛盾 :其一 ,投入与需求的矛盾。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无法满足学校办“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的后勤需求 ,迫使高校必须走出这一经费供求矛盾的“怪圈” ,寻求“后勤社会化 ,社会办后勤”这一条新的出路。其二 ,服务与经营的矛盾。目前 ,高校的后勤服务许多仍处于“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状态。改革驱使后勤部门与职工按市场规律办事 ,自负盈亏 ,自主经营 ,按章收费 ,有偿服务 ,而学校与职工要求后勤既保证服务 ,又要少出钱。协调服务与经营矛盾的出路就在于后勤社会化。其三 ,人员素质与人事体制的矛盾。许多高校后勤系统实际上办成了高校低素质人员的“安置办” ,家属子女的“庇护所”与“大本营”。一旦后勤实体实行竞争上岗、自主解聘与辞退机制后 ,就会成为现行人事体制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7.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和长期的任务,每个学校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都要遇到一个问题,即选择什么模式进行社会化。然而,各个学校情况千差万别,各具特点,因此,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照搬”、“简单化”和“一刀切”。同时,社会化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认真分析研究,不断调整,确定适合本单位实际具有自我特色的社会化模式。目前,许多学校后勤仍然是“小而全”,学校办后勤,后勤办社会。在确定后勤社会化模式之前,对这个庞杂的体系,必须根据性质、职能、地位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步骤,确保改革有序有效进行。一…  相似文献   

18.
我校后勤服务集团在四校合并的基础上于2000年下半年正式成立,经过一年的运转,已基本完成了与学校行政分离的社会化改革第一步。2002年学校工作要点对后勤改革工作明确提出:“继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按照既定目标,在完成后勤与学校行政剥离的基础上,在本年度实现后勤实体与学校的规范剥离。”这表明我校后勤集团的社会化改革将迈入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在义务教育阶 段,从公立学校中转出了一类称之为“转制学校”的学 校。此外,还有另一种办学现象,叫做“名校办民校”。 几乎从这两类学校行市开始,就引起纷纷议论。先从这 {两类的异同谈起。 所谓“转制学校”,公立事业法人机构的名份和编 制未变,其经费独立核算,日常运作成本实与“民办学 {校”相近。这类学校不以“民办学校”名之,仍算是公 …办学校,只是为了避国有资源流失之嫌。尽管收费比民 )办学校低一些,其实是“假公办,’;至于名校办的“民 校”,因属公立学校主办,不管它名义上是不是“独立 ’法人”,它…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在原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上并迅速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学生食宿条件紧、缺、差的窘境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克服“瓶颈”的制约,如何摆脱“学校办社会”的局面?本文对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及社会化改革中的认识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该走优化自身结构与社会化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