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家骐 《湖南教育》2006,(10):12-13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创新源于问题,创造、发明往往是在实践或理论中发现了问题,进而引发人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显著特点.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也更重要.笔者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张莉 《吉林教育》2005,(10):27-27
数学解题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指出:“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应该是问题和解,解题才是数学的心脏”。奥加涅相也指出:“思维与解题过程的密切联系是公认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优化其思维品质,就应高度重视数学的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23个未解决问题”就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学习是一种活跃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而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周到,然后逐条加以解释说明,使学生没有  相似文献   

5.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爱因斯坦又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还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些精辟的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教学生学会问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如果数学教学离开了问题,就相当于人失去心脏,没有了生命。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旧的教学模式影响之下,教师充当了“讲解员”角色,学生就如“听众”,学生根本没有提问的机会。学生的问题思维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学生学会提问,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提问?  相似文献   

7.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中国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学习总是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然而,在数学教学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地、不断地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8.
郎佳 《青海教育》2011,(5):41-41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从疑入手,以疑导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对问题的提出和探讨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调动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显得异常重要,因此,把“问题”比作数学教学的“心脏”,学生思维的“启动器”,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高速通道”,一点也不为过。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问题氛围中,尽情舒展思维,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杨军 《教书育人》2009,(9):61-61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本人在数学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军 《辽宁教育》2002,(3):56-57
过程性原则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著名数学教师马明先生说过:“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要把那种“轻过程,重结论”的注入式做法,变为“让学生易于参与并且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以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我们知道,设计思维过程的实质是将数学思维的必要过程“复现”出来。这包括问题的提出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过程、方法的思考过程等等。一、设计问题的提出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也就没有数学的心脏,…  相似文献   

12.
张云 《学周刊C版》2014,(2):79-79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发展的体现.是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父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笔者认为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同题也就没有了数学的生命,因此.要将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融于。双基”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过程是在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问题被称为数学的心脏,所以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在日常教学中,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对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的直接表现就是会做数学题目;对教师而言,就是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解题教学发生了“畸变”,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正确地认识数学解题教学,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歧路。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主动发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笔者作了初步的探析。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当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师精心创设不同的、逐层递进式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认…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教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教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体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宋代教育学家朱熹讲过:“读书无疑者.需教其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数学教学就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蹈更重要.”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20.
策划人语/张文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数学教育兴起了一个热门话题——问题解决。1980年4月,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理事会公布了一份名曰《关于行动的议程》的文件。议程的第一条就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数学教学的核心。进而提出数学课程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解题的定义和方法应予扩展,使之包括范围更宽的手段和方法;数学教师应创造更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气氛;应为所有的年级编制传授解题技巧的适当的教材;教学科研应侧重于调查研究问题解决的本质,找到提高解题者的能力的有效途径。继尔,世界各国以“问题解决”为名,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和教学改革,并在探索实践中对“问题解决”下了各式的定义。《CockcroftReport》:那种把数学用之于各种情况的能力,称之为问题解决;《21世纪的数学纲要》:问题解决是学生应用以前获得的知识投入到新的或不熟悉的情境中的一个过程;《国际教育词典》:问题解决的特性是用新颖的方法组合二个或更多的法则去解决一个问题……虽然对“问题解决”的描述不同,但“问题解决”教学的目的是明确的———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目的,是过程,是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因而,数学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