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老师,别老!     
年复一年,我在学生一声声的“老师”中,从当年踌躇满志,立志要做影片《乡村女教师》中那个朝气蓬勃的瓦尔瓦拉,到如今,自己当年的学生中倒已经有不少成为了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我曾经数次提起粉笔写下《凡卡》《灯光》的课题,不知这些一遍又一遍重复的课文,有没有拉我走上“老师变老”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午课间活动时,我正跟一位教师谈话,忽听不远处传来一阵嘻嘻哈哈声,原来是我班的几个调皮鬼正跟在一位患腮腺炎的女生后面,有的捧腹大笑,有的指手划脚,有的拖腔怪调地喊着:“红李子”、“水蜜桃子”…… 看着羞怯流泪跑向一边的女生,我的怒气直往上涌,作为班主任,我真想揪住这几个男生,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顿。但理智和以往的经验提醒我:仅仅是教训或批评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问题,自己改正错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路的遇见     
王大藏 《师道》2011,(9):4-5
温暖的启蒙 未成为孙老师的学生之前,我对他的好已早有耳闻。当年的村小老师,有的一辈子就固守在一所小小的学校里,他们的“好”与“坏”,来自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口耳相传。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同年几个年轻教师一起进入同一所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初几个月,看不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但一两年之后,这些同时进来的新教师逐渐显示出差别:有的教师会越来越受学生欢迎,而且成为其他教师心目中的好同事;有的教师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成为学生讨厌的教师,而且在校长和同事的眼里也成了“累赘”。那么,年轻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快速成长呢?  相似文献   

5.
上学期,我上了一堂题为“劳动最光荣,我们爱劳动”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课前,我要学生每人带一件或几件自己制作的实物给我看看,这实物要能说明自己从小爱劳动,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第二天,学生带来了好些东西,有针线包、小手套、小枕头、小书包,还有绣花手绢、布娃娃等。上课了,我揭示课题“劳动最光荣,我们爱劳动”之后,问学生:“为什么说劳动是最光荣的?”学生谈得较热烈,有的说:“我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最光荣。”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上语文课时,学生正做着练习题,我巡视着,看到手脚快的同学即将完成,我自然十分高兴。可是总有那么几个学生,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不知所措……“刚才老师已经讲了这道题了,你们看很多同学都做完了,快点吧!”经我这么一催,有的孩子开始“奋笔疾书”,有的就更加茫然,更加不知  相似文献   

7.
家长会的第二天,学生一见到我,就像檐间的小雀般啁啾个不停,有几个小调皮还—个劲地问我:“金老师,金老师,什么时候再开家长会呀?”瞧他们那兴奋样,显然与我预期的一样:昨夜没有暴风雨!说到这次家长会,其实还得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在周记中倾诉的烦恼与不安,才促使我决定一改以往家长会那种“领导讲话、教师训话”的变相告状会的老套式。那天,我批阅学生的周记,其中有几个学生,对即将召开的家长会忧心忡忡。有的学生写道:“讨厌的家长会又要召开了!爸爸妈妈又要请我吃‘竹笋炒肉片’(挨打)了,我真不想把这个通知交给爸爸妈妈!”也有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关于背书这件事
  接手一年级汽修班的班主任后,英语老师多次向我反映有几个学生不交作业。于是我就对这几个学生进行了口头警告。可是说归说,几天下来,不交作业的还是照样不交。问原因,学生回答得很直接:“初中时候英语就不怎么样,也学不会,我来这儿的目的是学专业课的。”我在对学生鲁某进行个别谈话时,连初三都没上完的他反应更是激烈:“真学不会!再逼我,我就跳楼了!”我对他们说:“这样吧,学不会英语的同学,明天早读,我和你们一起背诵英语课文,能背多少就背多少,我能背会的,相信你们也能背会。”第二天早上,我把几个声称不学英语的学生集中了起来,一起背起课文来。一遍又一遍,先是搞清楚每个单词的汉语意思和读音,然后再把完整的句子读出来……终于,经过努力,有的记住了一段,有的记住了两段,有的背会了三段,尽管没多长的几句话,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长足的进步。接下来的几天,我就和他们一起复习,一起背书。终于,他们也和我一样背会了两篇英语课文。学生鲁某感慨地说:“在初中,英语老师只管那些成绩好的,我的英语也就越来越不行了,没想到如今自己也能背会英语课文了!”从那时起,英语课再也没有出现学生不交作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作业中都错用“末”和“未”。我采用让学生多次读、写的方法来使他们牢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当时是记住了,但下一次的作业中又分不清了。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区别这两个字。在一节课上,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末”和“未”,接着说:“同学们,这对双胞胎长得太像了,我总是分不清它们,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帮老师辨别一下它们。”这下课堂可热闹极了,学生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小声讨论,有的指手画脚。终于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是这样记的:‘周末短,未来长’。”我请他解释。“老师,‘末’下面一横短,我就…  相似文献   

10.
徐德培 《班主任》2008,(4):35-35
那一年,我担任初三班主任。剐接班不久,就有老师向我透露:这个班上有几个“好汉”,过去学习成绩不错,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变成了后进生,你要多加注意。有了这个提醒,我就留心起那几个“好汉”来。有一次,这几个“好汉”在一起谈论自己过去的一些值得骄傲的事情。我走近听他们谈些什么。一个学生说:“好汉莫谈当年勇。”大家便不再说了。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他们的心理,他们怀念自己光荣的过去,又有些自卑。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鱼》一课时,学生通过观察活鱼、观看录像、小组讨论等方式,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鱼的特征。此时,按教学要求已经完成了新授任务,但学生兴趣仍然很高,我便再次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许多同学举起了手,有的问:“鱼是怎样睡觉的?”有的问:“飞鱼是靠翅膀飞的吗?”有的问:“泥鳅属于鱼类,为什么有时能生活在岸上?”有的问:“乌贼、章鱼不是鱼,它们也是用卵繁殖后代的吗?”……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找阳光     
新课改教材语文第一册《阳光》中写到:阳光像金子,比金子更宝贵。在理解课文时,很多同学对这句话理解得不够透彻。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到校园里找阳光。一听是找阳光,还要把阳光给老师带回来,一位学生便叫起来;“我拿瓶子去装,盖好盖儿……”“能行吗?”马上有同学反问,接下来教室里便是一片哄笑。孩子们还是像离了笼的鸟飞离了教室。半个小时后,他们回到了教室,有的脸上洋溢着欣喜,有的几个边走边聊,也有几个像是一无所获的样子。铃声一响,孩子们便向我汇报了他们的收获。“我在阳光下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马文吉站起来抢着说。“我坐在太…  相似文献   

13.
雷文宏 《江西教育》2006,(11):47-47
一位老教师在参加了一次当年自己所带的学生高三毕业十周年聚会后,对我发现了感叹:不知怎么搞的,当年自己看好的几个学生,其中有班团支部书记、副班长、文艺委员等几位表现突出的学生,如今却业绩平平;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件让我感奋而又不解的事情。二十多年前的学生居然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同学聚会。他们中的很多人我已经淡忘,记不清名字”了。我只知道他们当年所在的班是一个“普通班”,也就是说这是一块“望天收”的田,不指望有什么“好收成”。学校只要求这样的班级能够平平安安毕业,若是有几个学生能考上重点高中,就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参加了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班学生的聚会。十几年未见,当年的孩子们都变了样,很多人都已经认不出模样,叫不上名字了。能记得清名字的大多是那些当年调皮捣蛋的学生,还有几个学习比较优秀的。这时,一个姑娘走到我面前,亲热地拥抱着我说:“老师,您还认识我吗?我是梁会!(化名)”看着我稍有迟疑的眼神,她又说:“老师,还记得带我去看病,打针的事吗?当年,我成绩一般,长得也一般,一直以为老师不喜欢我,特别自卑,没想到您还亲自带我去看病。从那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老师也喜欢我,这件事,  相似文献   

16.
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我本身是个中学生,对这样的情况习见习闻,而且有一些体会。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情况。认为:内容来源于积累,水平取决于聆教。  相似文献   

17.
说因动     
一次,有几个学生就“恢复疲劳”一词问我:“老师,既然是‘疲劳’了,就应该消除,可为什么还要‘恢复’呢?”其实,有这种疑问的人又何止这几个呢?究其原因,在于不懂“因动”这一语法现象。关于因动,中学语文课本和教参都没有介绍,其他的文字资料也很少提到,有的即使提到,也未作详细的研究,致使一些人,特别是有的学生,对它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18.
我曾执教过《海底世界》的公开课。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讲海底的声音)时,有两个男生在下面讲起话来,我轻轻地走了过去,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有些紧张起来。课堂上便出现了下面的一幕:我:“你们俩刚才在说什么?能告诉老师吗?”学生似乎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作声。我:“你们是不是在下面模仿海底动物的声音?”这一段讲了海底的动物能发出“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学生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我:…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本学期,我们班经常有学生上午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出现肚子疼、胃疼等现象。经过了解,我发现好多学生不吃早餐。随后,我在班里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有的学生在小摊上随便吃点东西。有的学生把父母给的早餐钱买了零食,还有的学生用来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针对以上情况,为了让学生了解早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在“综合实践课”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咱们同学当中,谁有不吃早餐的习惯?”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接着我又问“:你们了解到不吃早餐的危害性吗?”大部分同学摇摇头。于是我进一步问“:你们想知道…  相似文献   

20.
同学的父亲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 ,他教过的学生不仅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而且很有创造性。就说今年毕业的这一个班吧 ,五十个学生就有七八人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文学作品 ,有的还上了知名的纯文学刊物。我请他介绍自己的经验 ,他说 :“也没有什么好讲的 ,我只是始终把学生当成我的指挥棒而已。我每次接一个班之前都要进行一场摸底考试 ,教一个学期之后 ,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什么东西已经掌握了 ,什么东西还有欠缺 ,从而确立自己下阶段的教学重点。”“把学生当成指挥棒” ,道出了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真谛。这种教育观念的核心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