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灾难无疑是一幕幕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9·11”中世贸大楼在瞬间夷为平地;印度洋海啸夺走了20多万个鲜活的生命,无数家庭家破人亡……对灾难的及时报道是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需要,但由于灾难本身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再加之目前的灾难报道常常走入贩卖悲伤、渲染恐怖等误区,灾难新闻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杀伤力。笔者认为,灾难本身蕴涵着深刻的审美价值,如果按照美学的理念来报道灾难新闻,有利于降低破坏性,挖掘其内在品质。悲剧是美学上重要的审美形态之一,这种审美对象具有普遍性的悲剧矛盾和悲剧冲突。亚里士多德最早针对戏剧艺术提出了悲…  相似文献   

2.
灾难新闻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有很大区别,具有突发、事关生命财产、事关后续安全等特点,所以对于灾难新闻的采写、编辑都需要遵循特殊的原则。众多原则中,以人为本是首要原则,这样做是因为灾难新闻的报道目的不仅要引导受众如何冷静面对悲剧,也更利于弘扬灾难中人性的光辉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3.
灾难的难以避免决定了灾难新闻的必然性。新闻讲求报道效果,作为媒体莫不希望自己的报道引起更大的社会效果。我们将灾难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门类,必然要关注其社会影响,探讨其报道效果。灾难事件因报道目的、叙述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施宛佚 《新闻传播》2013,(2):135-136
因为灾难新闻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显著特征,所以,在对灾难新闻进行报道之前,事先创建严密而精确的议程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建立应急预案、对灾难信息的有效统筹、对记者编辑的专业培训、对灾难新闻的后续深入报道,以及思考新闻媒介对灾难传播的影响等等问题,以应对灾难新闻的特性,从而报道出有条不紊、深入全面、带有人文关怀的灾难新闻。  相似文献   

5.
方达 《新闻传播》2009,(12):95-95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能否做好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是我们有没有做好新闻报道的重要衡量标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价值就在于:通过对灾难程度和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程度如实的报道,表现人类是怎样与灾难进行抗争,从而战胜灾难的。  相似文献   

6.
李速丰 《新闻世界》2012,(4):210-211
灾难事件因其灾害性、负面性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灾难新闻因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更成为提高媒体国际地位及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把21世纪我国灾难新闻的对外报道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剖析,并重点阐述第二个阶段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郭亚萍 《今传媒》2014,(6):55-56
灾难事件因其突发性、重要性和冲击性等特点使得灾难报道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灾难新闻时更加强调真实、客观、理性和专业精神。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突发灾难事故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雅安地震期间电视媒体的直播报道为例,分析了我国电视媒体灾难报道的痼疾,并强调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灾难事件由于其特殊的负面性、冲突性和震撼性,对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灾难报道中找准新闻视角是媒体协调各方关系,优化传播效果,增强报道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如何找准灾难报道的最佳新闻视角、报道策划在灾难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由于灾难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笔者仅以吉化11·13特大爆炸事件报道为例,谈谈如何从灾难新闻中挖掘新鲜话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低俗化:灾难新闻报道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山 《传媒》2005,(6):44-45
所谓灾难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由于灾难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目前,有些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低俗化倾向,以低俗化招徕受众,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李运龙 《新闻世界》2011,(11):197-198
对于灾难事故性事件来说,由于其具备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大性等特点,其较高的新闻价值使得很容易形成对灾难事故原因、现状及责任追究等的调查性报道。因此,从叙事学的角度来对灾难事故调查报道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新闻摘要和新闻事件两个方面对央视大火的两篇调查报道进行叙事学分析,从而探讨灾难事故类调查报道的报道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杜敏 《新闻世界》2010,(7):163-164
灾难事件由于其特殊的负面性、冲突性和震撼性,对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应更加重视审美价值的表现,以使灾难事件报道正效应的最大化。本文从灾难事件的概念及特征着手,提出灾难事件报道因其固有的悲剧特征,在报道过程中应体现真善美的价值,以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灾难新闻历来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报道灾难的新闻图片则因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不过在灾难新闻图片的拍摄与报道方面,中西方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相似文献   

14.
灾难新闻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曼有句名言:“即使写街上发生的一起火灾,也要像写诗那样精雕细刻。”从审美层面来观照灾难新闻,不是颠倒美丑、粉饰美化,而是传者以正确的审美观来报道新闻。“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①如果传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健全的审美理想,他就会以独特的视角去报道灾难新闻,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灾难新闻包括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方面的报道。由于灾难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又由于灾难新闻的报道的政策性极强,又受历史传统和传统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15.
"灾难新闻"是指以天灾人祸的孕育、发生、危害和预防等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本文所论及的"灾难新闻"不仅指简单的灾情报道,更包括对灾难事件的全过程、全方位报道。本文将借鉴"合成星期"①的随机抽样方法,对1979年至2008年这30年间的《人民日报》进行随机抽样,以整篇灾难新闻报道作为分析单位,对其进行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灾难新闻图片拍摄与报道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新闻历来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报道灾难的新闻图片则因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给人以更加直观的感受。不过在灾难新闻图片的拍摄与报道方面。中西方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则是文化产品的"把关人"和"传送者",他们担负着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舆论引导实现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灾难新闻是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题材。”灾难报道题材可分为:“自然灾难报道和人文灾难报道”,在近些年的新闻中人文灾难事件的发生频率远多于自然灾害,如空难、海难、火灾、爆炸、恐怖暴力及其他个别意外事故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8.
灾难性事件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重要性、接近性、人情味等。在灾难报道中,新闻图片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一份报纸的风格与办报理念,醒目地传递出该报的采编策划能力、议程设置倾向、媒介伦理把握及审美趣味和人文关怀的深度。本文从新闻图片入手,分析报纸对今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图片报道。选取地震后的第一周(2008年5月15日~19日)这一特定时间段,以《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和《南方都市报》的相关地震新闻图片为样本,对灾难性事件新闻图片报道的悲剧处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丁柏铨 《新闻前哨》2010,(11):11-15
当今时代,各类灾难频发,给人类制造了种种困厄。在人们想方设法应对灾难的过程中,对新闻传媒所作的灾难报道,要求不断有所提高。新闻从业者加大了灾难报道的力度:与此相对应,新闻业界和学界人士对灾难报道的反思和研究也逐步得到加强。不过,依笔者之见,对于人为灾难的研究,仍然是反思和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因此,有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灾难报道具有别的新闻题材不可替代的地位,几乎涵盖了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接近性、人情性等等。中国灾难报道近年来发展迅速,地位显著提升。有学者指出,在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灾难报道已经发生变化,进入“后灾难报道时期”。事实果真如此吗?从媒体呈现的报道文本来看,中国灾难报道仍有很多不尽完善的地方,本研究拟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个案为分析对象,探究“中国特色”灾难报道的特色及框架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