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因明正理门论>以宗、因、喻组成的"三支论式"联系和沟通立足于佛教胜义信仰的现量世界与立足于名言思辨的比量世界,宗、因、喻关系适合于启发立、敌之智、开悟胜义和达到佛教信仰并证成所立之宗的独特推理形式.通过因喻、喻宗、因宗以及立破规则四个方面的辨析,把握陈那新因明逻辑论式面对和解决两个世界关系的基本特征与规律,辨析宗、因、喻关系的本质并进一步明确<因明正理门论>与陈那新因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因明三支论式和亚氏三段论式的比较研究能揭示人类思维形式的一致性及各民族思维的特殊性。三支论式和三段论式二者在推论形式上基本一致,但又有各自的内涵,在各自的逻辑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明三支论式是以论辩为目的,它的三支不局限于大词、中词、小词的形式化,而亚氏三段论是形式化的演绎逻辑,它是以符合逻辑规则,由前提蕴涵结论。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一、反驳"推不出"的错误反驳"推不出"的错误,就是反驳敌论在论证过程中违反推理原则,所运用的论据推导不出要证明的论点,但是他又硬要去推,就必然要产生逻辑错误。这中间,又有两个细别:1.全然推不出。请看下例:所有共产党人都是革命者;孙中山是革命者;所以孙中山是共产党人。在这个推理中,尽管两个前提"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是革命者"、"孙中山是革命者"都是真实的,但它的结论却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这个推理没有遵守推理的规则,用的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形式。这个推理是一个三段论,而按照三段论的规则要求,中词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相似文献   

4.
一、形式逻辑中的结构形式三段论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应用很广泛,它是由两个分别叫做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由于一共涉及了三个命题,所以叫做三段论,例如推理1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钱互相平分(大前提)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小前提)所以,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结论)推理2负数没有对数(大前提)-1是负数则\前提)所以,-1没有对数(结论)任何一个三段论推理中都有且只有三个项,如推理2中的“负数”、“对数”和“-1”。这三个项各有名称:作为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推理2中的“一月’;作…  相似文献   

5.
佛教量论因明学中的论式有一个不断演进的变化过程,从古因明的十支、七支、五支作法到陈那改进的三支作法,最后到法称的同、异法式,已经简化到了二支,甚至是一支法式。法称的同、异法式属于他义比量的范畴,它通过宣说三相正因来达到开示他人的目的,宣说的三相正因自然要符合因三相这三相正因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替换中项法下的直言三段论自然推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替换中项法是直言三段论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构遣直言三段论自然推理系统.在该系统中,利用替换中项法能够证明三段论的所有有效式,能够判定三段论的所有有效性,能够显示三段论如何从前提推出结论,能够提供补充三段论省略前提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逻辑有三大源流,古希腊的逻辑、中国先秦的名辩之学和古印度的因明学。三者都与认识论问题有着密切联系,本质上是同一范畴的科学,即是有关推理、论证方法、思维方法的学说。其中以古印度的因明为最早,它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经历了古、新两个发展阶段。公元五世纪,陈那撰写了《因明正理门论》等因明论著,划时代地把古因明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成为新因明。新因明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即是改古因明的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三支论式是新因明中的核心问题,如果能够正确理解三支论武,就可以较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文字表达中,人们运用完整(既有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也有这三个判断的语言形式)而标准(即依“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的三段论的情形是不多见的,而大量地运用它的省略形式,即省略三段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段论这类推理形式在思维实践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于省略三段论。然而,目前逻辑论著中对省略三段论的论述却过于简单,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三段论理论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因此,对于省略三段论很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下面拟就省略三段论的定义、省略原则、判定标准、复原方法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语言文字表达中,人们运用完整(既有两个前提一个结论,也有这三个判断的语言形式)而标准(即依“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的三段论的情形是不多见的,而大量地运用它的省略形式,即省略三段论。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段论这类推理形式在思维实践中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依赖于省略三段论。然而,目前逻辑论著中对省略三段论的论述却过于简单,还不能满足人们对三段论理论运用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因此,对于省略三段论很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下面拟就省略三段论的定义、省略原则、判定标准、复原方法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逻辑学的考试题中,有一种问答题或者也可以算作分析题的题型。这类试题考察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推理中,尤其是三段论中。这类试题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逻辑推理的有关知识,能热练运用推理规则,能清楚区分和牢固记忆三段论的格与式。可以说,这类题目属于难以解答的题目之一。 解答这类难题,逻辑知识掌握较少的考生,往往不知从何抓起,找不到突破口,容易产生急燥情绪,更加增加了解题的障碍。 遇到这类难题,可以把思考过程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如题目中出现“大前提、小前提、中项、结论”的概念,确认这是考察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如出现“假官前提、选言前提、前件、后件”等概念,确认这是要考察复合推理的有关知识。这是第一步,初步确定思考范围。 第二,如是考察三段论的有关知识内容,则应该想到这是考察对规则的证明、理解与运用。要把思考的角度放到用三段论总的规则去分析、验证上。如总的规则不能清晰显示问题的症结或不能明确找出结果,则可以试用各格形式及其规则去检验、分析。如仍不能理出头绪,则把三段论的二十四个正确式开列出来,逐一对照分析。这样,解答虽稍嫌复杂,但问题一般可以得到解答。考察三段论的知识内容,是不会越出以上范围的。  相似文献   

11.
曹谦 《广东教育》2020,(4):42-43
逻辑思维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由世界500多名教育家列出的16项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排在第二位。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段论推理,是以两个包含着共同项的性质命题为前提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为结论的推理,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在逻辑中,三段论是最基础的逻辑推理。  相似文献   

12.
除了上文介绍的判断错误之外,推理不当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另一种常见的逻辑错误。为防止出现这类错误,本文特举例子以辨析。一、前提不真实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质数是自然数的一部分,所以,质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这是一个省略式的演绎推理,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推敲,便不难发现其推理的谬误。显然,这里面潜在着如下一个大前提,作为推理的依据。补足大前提,可表达为一个完整的三段论形式:如果整体是无限的,那么,它的每一个部分也一  相似文献   

13.
谈谈词项逻辑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概念”是构成三段论的条件,不是三段论规则。对当关系中的真假不定不能看作是一简单命题用于假言三段论。词项逻辑中涉及预设的地方仅为有限量换位推理,两个全称前提推出特称结论的三段论推理及反对关系推理和下反对关系推理所需预设均为:主项存在。从操作层面上看周延规则不是普遍适用的;从深层次来看,如考虑到预设,那么周延规则是普遍适用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演绎推理研究中的结论评估范式,考察前提与结论可信性在条件三段论推理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条件三段论推理中受结论可信性的影响表现出信念偏差效应;前提可信性通过改变人们进行逻辑分析的准备性而影响推理表现;前提可信性对被试在条件三段论推理中受结论可信性影响的程度有影响,但并不改变信念偏差效应的一般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直言三段论的的涵义开始一直到省略式,谈的都是简单的直言三段论的知识,最后我们还要介绍一下复杂的直言三段论。复杂的直言三段论主要有三种:(一)复合式;(二)联锁式;(三)带证式。(一)复合式复合式是由两个以上的直言三段论结合而成的复杂三段论。前一个直言三段论的结论,是后一个直言三段论的前提。当我们的思想在经过一个直言论的推论得出结论以后,又继续在原有基础上追求另一个结论的时候,就构成了复合式的三段论。如:  相似文献   

16.
凡性质命题推理有效式。就是在欧拉图解中证明为前提真结论必然真的推理形式;凡性质命题推理无效式.就是在欧拉图解中证明为前提真结论并非必然真的推理形式。运用欧拉图解法要掌握三个要点:准确画图、准确识图和准确判定。判定三段论的有效性。要能根据假定前提为真时的大、小前提命题形式的欧拉图.准确无误地画出S、P、M三者外延关系的欧拉图。判定性质命题变形推理的有效性,必须把S、P两个主、谓项的欧拉图。改造成S、P、S、P四个主、谓项的欧拉图,并能准确识别四种性质命题形式欧拉图中S与P、S与P、S与P、S与P这四种外延关系分图。  相似文献   

17.
选择题1.在由于任何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所以(2i)~2≥0这一推理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是().A.推理的形式不符合三段论的要求B.大前提错误C.小前提错误  相似文献   

18.
范畴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从两个前提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推理。范畴三段论属于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领域,回顾范畴三段论推理的概念界定,实验任务设计,综述三段论推理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相关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9.
范畴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从两个前提推论出结论的一种推理。范畴三段论属于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领域,回顾范畴三段论推理的概念界定,实验任务设计,综述三段论推理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相关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汉传因明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论证法称因明的演绎逻辑体系与陈那因明的非演绎逻辑体系有根本的差别.本文以玄奘的"唯识比量"作为标尺,论述法称因明在认识论、逻辑和辩论术三方面全面改造了陈那因明.论述了法称建立因后二相的思路与陈那有根本差别,是导致体系差别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近似于"所闻性"因的实例,指出陈那的不共不定因在法称因明中不复存在.这是法称对陈那因明作体系性变革的重要特征.从法称<滴论>和法上疏找到根据,批评百年以来流行的归纳说.本文还找到了藏传研究者误用法称因三相来解读陈那因三相的原因.简明扼要地阐明不可得因在逻辑上没有独立性.设立此因主要为方便建立论式.文章最后解释了法称因明异法式独自成立的逻辑依据.要之,本文对当今国内因明研究中的诸多重要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