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教育理论的角度看,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它包括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渐内化的养成素质,是一种先天素质与后天养成素质融于一体的,人的身心特点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而其中后天养成的素质尤为重要,它主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正规教育和新身参加社会实践来获得。而中小学学生又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可见,中小学素质教育如何,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特殊重要性。素质教育从本质…  相似文献   

2.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其中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知识、能力、技能和品德的教育。它的实质是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环境与教育),  相似文献   

3.
实现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王六朝对素质这个概念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的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这种特点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也叫遗传素质,或称禀赋。这种遗传素质是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素质?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经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素质教育就是为全面发展或提高受教育者素质所进行的教育,它是一种通识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何为素质及素质教育?传统含义上的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父母的遗传基因获得的,称为先天素质或遗传素质。随着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人们所说的素质已突破了素质的传统含义,现在多数人对素质概念的理解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实践、认识和交往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要素的整体结构,它是作为人的身心未来发展起点的现有总水平。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我国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一词,是一个生理学、心理学概念.从目前来看,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认识虽然还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大都包含着以下几方面的理解: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在人的素质发展中,先天因素是条件和基础,后天因素则更为重要;二是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和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通过教育可以激发和改变人的素质;三是素质是人的较为稳定的,并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性质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极大地发展和完善人的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的),使人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特征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不同素质和品格。这个概念包含四层含义,其一是人的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有目的教育培养的结果。其二是通过教育活动可以使人的先天素质获得最充分  相似文献   

8.
关于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重心什么是素质 ,比较普遍的说法是 ,素质是在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 ,它是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按照心理学的解释 ,人的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 ,人的先天生理特点要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来发展、成熟和补偿。没有后天的社会实践 ,再好的先天素质也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影响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是多方面的 ,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 ,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所谓素质是指人的整体品质的深层内涵,也是人的各种活动赖以形成、发展的内在机制。素质教育就是在调动和充分发展学生的先天禀赋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后天实践的能动性,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自然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其内涵是指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包括先天和通过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渐内化的后天养成素质,尤其注重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以及价值观念,它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内在的整体体现。早在八十年代,小平同志在对中国沿袭多年的应试教育反思后说:“中国的教育落后西方国家2 0年。”于是,中国的教育开始了全面的改革。素质教育随着《面向2 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出台,在全国各个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则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观念:以学为本 因学行教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如何因学行教.任何教育实验首先是观念的变革,教育观念没有真正转变,教育改革也只能是新瓶装老酒,做做样子而已.1.发展和增益主体素质①素质 素质教育所说的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和总潜能,即人的整个主体的现实性(目前状态)和发展性(潜在将来状态).先天,指遗传的个体生理心理素质,它是各具特征的,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后天,指在受教育中,在学习中的收获,所学习的社会文化凝聚着人类活动的经验,即凝聚着历史的人的群体素质,它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冯瑛 《青海教育》2005,(6):47-47
素质是个人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一系列基本特点与品质的结合,在后天的环境或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总的水平。而素质教育是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因素相结合,挖掘和发挥受教育的身心潜能,促进其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的国民教育。素质教育重视学习成熟的基本知识,但更重视学会学习;它重视学习,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发展□林乐香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的含义。素质,一般是指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  相似文献   

14.
一、素质教育及特点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与技工学校的以技能教育为主的教育不同,它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的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发展,这里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素质教育研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探讨指明了方向。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人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一)素质的含义教育中所讲的“素质”概念在生理、心理学所讲的素质概念基础上加进了社会和教育的因素,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指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人的身心发展的总体水平,是指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  相似文献   

16.
一、确立素质培养意识这既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新世纪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一种先天遗传与后天培养相结合的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内在、整体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王发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把研究生教育也说成是素质教育,似乎难以理解。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学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主体品质。而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的身心发...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首先要弄清这种素质的内涵。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里品质。依此类推,党政领导干部的素质则是指领导干部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在领导  相似文献   

19.
素质一词在心理学上系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在教育学上,素质系指人通过后天社会实践和学习获得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品质特点,或称为素养。广义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审美和劳动技能诸多方面的内容。它是通过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环境的长期作用和影响沉淀在人们身上的内在生理、心理和文化品质特征。不同的社会和时代要求人们具有不同的素质,也就要求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社会和时代的教育造就不同素质的人才。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继续发展要…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群体资源是指青年教师群体现有的素质基础。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教育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开发青年教师群体资源,就是通过引导学习、教育辅导、组织活动、强化实践等手段,来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在潜质,促进优势互补,使之成为能够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