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从实际经验中寻求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的价值.本文就如何探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它强调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研究素材和相关信息的渠道.《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学习数学的最终归宿就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数学现实世界中包含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从实际经验中找到其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谈一地看法。  相似文献   

5.
雷芳 《成才之路》2011,(19):23-23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实际问题出发,应当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够主动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式才能真正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习数学的最终归宿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能够从实际经验中找到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潘玉堂  徐世春 《山东教育》2003,(7):43-43,5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近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周围的实际问题。一、走近生活去体验数学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  相似文献   

9.
数学应用意识是指运用数学知识的一种心理倾向性。具体表现在:当主体面临着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当主体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时,又能主动地探索这一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数学从萌芽时期开始,历经了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和现代数学时期.人们已经从数学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等方面为研究数学的特点提供了框架.数学发展是连续性的,在与其它科学发展的历程比较中,数学的连续性显得更加突出.对数学连续性的正确认识是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理解数学学习原则、数学教学原则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2.
《丸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核心,形成了我国古代初等数学体系,不仅对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现代数学教育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的知识体系的特点也对现代数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数学欣赏"教学以介绍数学的发展为契机,引导学生从数学美学、数学哲学、数学应用的角度去欣赏数学,进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数学就其整体、过程、趋势、源泉来说是经验的,演绎体系是数学经验知识的理论形态,是数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征.数学与经验的关联随着数学、科学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公理体系的二重性说明抽象和演绎无法解决数学的根本问题.强调数学的经验性本质,并不是否认它的演绎性,而是给广大数学学习者和研究者一个本体论的信念和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数学哲学对数学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回顾了数学哲学的发展 ,明确了现在数学哲学中的数学观由绝对主义向可误主义的转变 ,接着论述了数学哲学对数学教育诸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列举了新的数学观点对现代数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以来数学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数学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的数学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中尤以新兴学科的林立以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同步增长和相互交叉为主要特色.数学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发展以及自身的需要积极回应数学发展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突出数学知识的时代特征,借鉴历史上数学教育改革的经验,还要充分考虑中国数学教育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Trainee teachers, new and non-specialist teachers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have a tendency to avoid thought about reasons in mathematics. Instead, they tend to favou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skill through the rote 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routines and algorithms. Could elementary mathematics textbooks serve as models of practice and support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hese teachers? Eighteen such textbooks for use by 7 to 11-year-old children in England were examined for their potential to help teachers attend to reas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y were unlikely to point teachers towards reasons for patterns and procedures. Although some had the potential to help in introducing and structuring a lesson, they were unlikely to induce the teacher to address matters of understanding in their discourse. Their implicit message tended to be that mathematics education is about computational skill development through routines, algorithms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职生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凸显,2002年高职生已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3.4%.但高职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低下,研究他们的数学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重建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是高师数学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应对改革挑战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事建构工作。依据“成功之树”模式,数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的建构围绕树根——数学教学信念、树干——数学教学理论、树枝——数学课堂教学、树叶——数学教学行为4个维度进行,以切实有效地帮助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奠基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作为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的先导性成分,数学观由数学知识观、数学本质观和数学价值观构成.数学教育观包括数学教育目的观、数学教育过程观和数学教育价值观3个主要部分.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对其数学教育观有重要影响.数学教育文化观、数学教育哲学观和数学教育价值观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