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跨国并购的概念、动因及作用,剖析了联想收购IBM PC业务案例,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合TCL、联想、中海油等跨国并购案例,对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主要面临着政治、法律、融资及整合风险,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为了跨越技术创新的鸿沟,我国后发企业频繁实施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加快技术追赶。公司总部在跨国并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文献对总部角色的演化还缺乏探讨。通过时代电气并购Dynex的案例研究发现,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经历分技术寻求、技术转移、技术升级3个阶段,公司总部扮演了战略、协调、控制和行政等3个角色,不同阶段角色类型和功能侧重点存在差异,但战略角色贯穿并购过程的始终。这种角色演化是由其面临的问题和所掌握的资源、能力所决定的。通过构建公司总部角色演化模型,为公司总部在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4.
李莉 《未来与发展》2009,30(7):42-47
全球引进FDI以跨国并购为主,而中国以新建投资为主。本文根据资本输出理论,认为跨国并购是新建投资发展的高级形式,跨国并购将成为我国引进FDI的重要方式,并针对跨国并购在我国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竞争力,鼓励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中小企业;培育成熟的资本市场;完善我国关于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5.
崔淼  苏敬勤 《科研管理》2014,35(9):131-137
鉴于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利用私募成功完成跨国并购交易,但缺乏相应理论解释的现状,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联想联合美国德州太平洋集团、新桥资本和泛太平洋集团并购IBM PC业务,以及中联重科联手弘毅、曼达林和高盛并购意大利西法的案例。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企业构建的以自身为核心、包括私募及其既有网络中的组织在内的跨国并购交易网络是并购交易成功的关键;这些相关主体能够为并购企业提供互补性的资金、信息和关系资源,帮助并购企业规避风险、取得交易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后发企业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发展迅速,但成功实现并后整合且获得技术升级的并不多见。本研究基于二次创新理论构建全球二次创新动态模型,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方法,深度剖析了后发企业是如何在高度不确定的国际制度环境中利用组织学习打破已有技术范式和固有经验惯例实现技术追赶与超越的。研究发现:吉利集团凭借三次互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利用组织内外部合法性的杠杆效应保障且撬动了并后组织学习效率,成功实现了后发者的追赶与超越追赶。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的基本思想,以2015—2020年间出于技术资源寻求型动机实施跨国并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计算出企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综合创新效率;进一步构造计量模型并引入企业吸收能力和政府补贴两个指标作为调节变量检验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的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在中国企业创新活动两阶段中均有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高;(2)在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数量最多的两大行业中,跨国并购显著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高,但对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无促进作用;(3)企业吸收能力有利于增强跨国并购对企业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形成“能力强—转化快”的良性循环;(4)政府补贴能增强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研发效率的促进作用,在成果转化阶段中却未呈现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如何通过实施技术资源寻求型跨国并购来提高创新效率提供。  相似文献   

8.
潘颖  战京玲  王凯 《未来与发展》2012,35(6):110-11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源于对跨国并购风险识别不足,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的缺失。本文结合中投投资黑石、中铝收购力拓等海外并购失败案例,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基于海外并购流程,从并购前的准备阶段、并购实施过程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阶段,系统提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杜健  丁飒飒  吴晓波 《科研管理》2019,40(6):130-143
当前后发企业的技术寻求型的跨国并购发展迅速,然而并后成功实现整合并获得技术升级的企业并不多见,一直以来是困扰后发跨国企业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在二次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动态演化模型,试图通过组织学习与组织合法性两个维度,解释后发跨国企业如何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实现技术能力的积累与提升。通过追踪研究中国民营车企吉利集团十余年内多次跨国并购行为,我们发现:吉利集团凭借三次螺旋上升的互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利用组织内外部合法性的杠杆效应,确保了并购后组织学习的有效性,正是通过这种全球二次创新的动态演进模式,吉利集团成功实现了后发者的追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直接投资中以获取先进技术为目的的跨国FDI愈演愈烈,由此产生了技术寻求型FDI.技术寻求型FDI的出现依赖于其反向溢出效应,这使得企业能够通过FDI获取先进技术以提高长期绩效.通过建立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对技术寻求型FDI中反向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向溢出效应显著存在,且技术寻求型FDI在国际FDI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文海旭  王莉 《软科学》2005,19(2):38-42,50
全球化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正在成为国际企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区位选择是FDI的主要内容,从历史上看,一般区位选择的研究源远流长,而对于FDI的区位选择则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以内部化理论为基础,从母合优势这一全新的视角探讨FDI的区位选择,旨在为区位选择提供一个新的战略分析工具,指导FDI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正面临新的调整和升级,以个人计算机产业(PC)为例,陈述了全球价值链下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思路;提出企业主动嵌入全球化生产体系并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路径,最后以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的技术关联性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的FDI和技术转移与技术的关联性有关,并且对产业集聚产生影响.对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予以界定,在熊彼得关于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关系、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邓宁的“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进一步剖析跨国公司技术关联性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对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的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的互动效应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唐慧明  叶红 《科技通报》1994,10(2):101-104
提出了一种通过18MPC机将VAXⅡ计算机GKS图形在大屏幕投影机上显示的方法。将VAXGKS元文件通过串行通信传送到PC机上,通过VGA卡解释元文件绘图,VGA卡信号送大屏幕投影机显示,其图形清晰,且与VAX机图形终端上显示GKS图形一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造性资产"的引资国投资环境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晓君 《科研管理》2003,24(3):79-85
“创造性资产”是一个国家通过发展而创造和培育的资产。本文应用模糊综合判断建立了一个基于“创造性资产”的引资国投资环境评估模型:第一,建立基于“创造性资产”的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第二,根据模糊综合评价以及给出的指标体系,建立投资环境评估模型;第三,确定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最后,用一个例子说明模型的运用。引资国通过投资环境的自我评估,明确区域的地位、优势和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创造性资产”,创造和培育引资的区位优势,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小平  余东升 《科研管理》2021,42(8):160-167
    本文采用GML指数测算了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检验了FDI和ETFP的空间相关性,探讨了不同空间集聚类型的FDI对ETFP的空间影响。研究发现:(1)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散点图均显示城市FDI和ETFP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聚集特征,且FDI和ETFP同种集聚类型的城市有重叠,表明城市ETFP在经济地理上的高低跟一个地区FDI的空间集聚密切相关。(2)回归结果中正向显著的空间滞后系数表明一个城市的ETFP及其分解成分受到邻近城市的影响,表现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特征,分解成分回归结果显示,FDI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城市ETFP的提高。(3)High-High和High-Low集聚类型城市的FDI对ETFP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高值集聚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相对于分散的FDI更为显著,促进了自身和周边城市ETFP的提升和集聚。Low-High和Low-Low集聚类型城市的FDI效果不显著。为此,中国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发挥High-High集聚型城市的“领头”作用,加强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考虑空间协调性,发挥空间关联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跨国公司技术优势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 《科学学研究》2006,24(2):216-221
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我国跨国公司的投资表现出区位多元化、行业集中化的特点。基于这一特点,结合传统跨国公司理论、Lou is T.W ells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San jaya Lall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来源于适应小规模生产的特点、技术地方化的累积效应、母子公司之间的技术内部化、边际产业的技术转移、跨国并购获取相关技术和R&D全球化等六个方面,并画出了我国跨国公司技术优势的来源示意图。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战略演变的七个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军 《软科学》2005,19(6):60-64
对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直接投资的趋势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以下若干特征:20世纪80年代之后,跨国公司呈现大规模、全方位、系统性进入中国市场,以迅速完成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独资化现象逐渐增多;一些跨国公司加速建立在华研发中心、全球采购中心或地区总部,在华子公司也正由生产基地型向市场开拓型或研发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FDI技术溢出及其区域创新能力门槛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磊  黄凌云 《科研管理》2009,30(2):16-25
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及其区域创新能力“门槛效应”。研究表明:FDI技术溢出在我国存在显著的创新能力“双门槛效应”;1987年以来,我国大部分省份已进入中等创新能力区域,FDI的流入对这些省份都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但由于还未进入高创新能力区域,这些省份对溢出效应的吸收还不够充分。这为我国坚持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努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以充分发挥FDI对技术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母合关系的企业集团危机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企业集团母合关系理论为指导,首先诠释了基于母合关系的企业集团危机概念及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因母合劣势而导致的集团危机形成的诱因进行了具体剖析,最后运用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就企业集团这种高级组织形式出现的危机现象从应对和防范两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