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中师范大学于1999年的立春之日2月4日成立语言学系。这是我国第一个主要以母语汉语为教学和研究对象,兼及语言理论,也涉及其他语言的语言学系。系主任由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博士生导师邢福义教授出任。语言学系下设“四室”“三部”:现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语言理论教研室;学术活动部、国际交流部、《汉语学报》编辑部;建有两个硕士点(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一个博士点(汉语言文字学)。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现设一个本科专业———汉语言专业。本专业兼有师范和非师范性质,学制四年,招生对象为应届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2.
“文字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一个称谓,过去也曾称作“小学”。颜师古给《汉书》作注时曾说:“小学调文字之学也。”后兰先生说:“把文字学叫做‘小学’,这个名称是西汉人定的。”并指出“单把文字叫做‘小学’,实在不很恰当。”随着学科的发展,人们认识逐渐深化,一般学者把我国传统语言学——“小学”,分为文字、音韵、训治三个分支。近代语言学大师黄侃说:“今之所调小学者,则中国文字、声韵、训治之学也。”黄先生特别加了“中国”这样的限制词,指向就更加明确,f‘音韵”、“训治”大家都公认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特有的称谓…  相似文献   

3.
《说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形音义相统一的语言学作。此书四种义类238个“女”部字,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婚姻风俗习惯、亲属关系及对女性思想认识的变化,因此,《说解字》是研究古代化及汉语言与化的最重要的献。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本期以文、史、哲为序 ,首先推荐《文学研究的文化模式的形成》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及其权力话语表征》两篇文学论文。前者不仅纵论“文学研究的文化模式”这一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式形成的历史脉络 ,而且入理地归结文化模式对我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借鉴意义 ,很见理论功力 ;后者概括中国文学的主体批评权力话语为“道德批评”、“政治批评”和“人本批评”三种现象 ,既有历史的轨迹可察 ,又有理论的旋转飞跃 ,颇有学术见地。语言学论文《从日常话语新方式说到汉语言共时发展问题》和《辞书编纂对新词语应重在描写》二文聚焦汉语言新词…  相似文献   

5.
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其“敷陈详核、征证丰多、枝叶扶疏、原流粲然”而成为文学批评史上的空前绝后之作,不少学者从文学和美学的角度对此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然而,我们觉得,《文心雕龙》在传统语言学(小学)尤其是训诂学领域也有许多可贵的探索和精辟的见解,它同时亦是一分训诂学遗产。 刘勰为什么注重训诂? 训诂,有人称它是“书本子上的考古学”或“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的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训诂学作为“小学”里的一个部门,长期以来是服务于经学的。王  相似文献   

6.
二、对教材选编内容的理解 这套复式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部分是根据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小学语文教材大纲》的整体要求以及我国农村实际发展前景而选编的,体现了“适应”的原则,突出了“农村”这一特点。 1、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任务。  相似文献   

7.
《尔雅》作为古代“小学”中的训诂学著作,在正史目录书中并未一开始就被科学分类。从史志目录入手,基于不同时期“尔雅”类书籍归属的不同,分析其中的原因,探明“小学”归入经书的作用,寻找《尔雅》和“小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厘清在历代艺文志三级类目中《尔雅》的分类所体现的我国“小学”发展渐趋系统化、合理化演变。这种文史相通、文献学与语言学交互的研究方法或可为我们研究小学史的学术发展、掌握目录学知识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学习的索取—建构性行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论学习观研究学习是动物和人生活中大量实现着的行为;从古至今,思想家们对学习都有程度不同的研究。我国古代典籍从学习的经验出发,对之有直观的描述。《广雅·释诂三》:“学,效也。”《玉篇·子部》:“学,受教也。”《字汇·子部》:“学,受教传业也。”对于学的同义词“效”,古代典籍也有经验的解释。《说文·部》:“效,象也。”段玉裁注:“象当作像,(人  相似文献   

9.
许嘉璐、王福祥、刘润清主编的《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一书,由外研社于1996年8月出版。本书“收集的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向上级报告的近十年来我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时,请有关专家就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写出的相应的报告”(本书卷首《编者的话》),分为“汉语篇”和“外语篇”两大部分。本书评述了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约10年间中国语言学界语言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又有近年来兴起的新的热点学科;既有对近年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评述,又有对未来语言学研究方向的展望,是一部内容丰富、具有权威性的指导意义的工具书式的著作。纵观本书,我们觉得该书有如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概论》是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主干课之一。其内容琐碎而枯燥,考试题型多样而灵活,以至于许多考生望“语”生畏。其实,只要方法得当,再加上勤奋学习,就会发生质的改变,让《语言学概论》成为手下败将。  相似文献   

11.
《说解字》是中外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字学巨,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说》学居于我国传统小学的核心地位。加强《说解字》的研究,不仅具有光大《说》学、弘扬民族化和国学的一般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在我国古代叫作“士”。“士”,甲骨文作“丄”,“—象地,丄象插苗地中之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卷三《释士》)。在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文字创造形成之际,士,指种植的劳动,是动词。后来演变成名词,指从事种植的男劳动者。《说文》云:“士,事也。”《释名·释言》云:“事,倳也,倳,立也。”谓以物插地为事。原来种植是人类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3.
四言诗,或称“四言”、“四言体”和“《诗经》体”,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种古老而特殊的体裁;它既是一种以每行诗句四字为特征的古老诗体,又是一种藉儒家经典《诗经》的产生而著名的文学形式。也正由于上述特点,在四言诗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又形成了两种偏向:一种是以汉代以来经学家为主体的、基本将四言诗置于“《诗经》经学”的附庸地位的研究;另一种是包括传统小学在内的、完全基于四言诗诗句字数和语词形式的语言学研究。而很显然,在这两种偏向上的四言诗研究,是很难准确揭示四言诗的发展规律和兴衰机制的。笔者认为,要真正阐明  相似文献   

14.
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2004年全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点、博士点以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具体情况,结果显示中国语言科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趋势是全国地区之间人才培养能力不平衡,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发展迅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从语言学角度观察,它反映了中古汉语及其发展的状况,为研究汉语史也提供了可贵资料。本文仅就《世说新语》中的词汇语法现象作些例说,抛砖引玉。在词汇方面,从常用词儿及其意义上看,《世说新语》已透露了若干近代语词和现代语词的萌芽,象“白雪、文书、木屑、空中、料理、刻薄、多少、要、了、那、伊、都”等,在《世说新语》中早就广泛使用了。比如: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形音义相统一的语言学著作。此书四种义类238个"女"部字,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婚姻风俗习惯、亲属关系及对女性思想认识的变化,因此,《说文解字》是研究古代文化及汉语言与文化的最重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7.
在称述传统语言学时,会经常引用古代的“小学”概念。其实,“小学”最初的意思就是指小学校,《周礼》记载,古代学童八岁入小学,学习读书识字,识字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字形字音的认读和字意的解释。于是,人们便用“小学”指称小学校里学习的内容。只是到了后来才逐渐成为语言学的  相似文献   

18.
1987年11月第2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己经改掉了“像”简化为“象”的现象。“像”简化为“象”已有30年的历史了,现在一子下改过来,人们觉得有些不习惯。 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有“象[像]字条,但在语言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麻烦,如“画象”就有歧义,可理解为偏正结构“画的像”,也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画大象”。于是在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64年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中,给“象[像]”字条作了注释:“在象和像意义可能混淆时,像仍用像。”但这个注释仍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为了纠正“象”、“像”的混用现象,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中指出:“‘像’不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并在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抽去了“象[像]”字条。可是,两年来报刊上该用“像”而用“象”的情况屡见不鲜,连中学语文课本也未能改正过来(估讨下次再版时修订),光靠小学语  相似文献   

19.
张静 《黄山学院学报》2006,8(6):132-133
我国传统“小学”的性质是语言学还是语文学,学术界众说纷纭。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语文学概念的使用上有不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正《现代语文》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刊物(月刊)。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系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刊、山东省报刊协会理事单位。《现代语文》以汉语言研究为主,旨在为语言学界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展示语言研究成果的平台,至今已出版696期,为繁荣语言研究,促进学术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代语文》设有以下栏目:汉语言文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