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欣 《图书馆杂志》2012,(2):105-108
"丰子恺先生在一九三五年曾画过一幅题为《钻研》的漫画,一黑一白两本大书中,钻进钻出的都是‘书虫’。我怎么看都觉得,其中的某一条就是我。"——这是湖南作家、藏书家彭国梁先生《书虫日记》一书取意的出典。彭先生自命为"书虫",又自称"彭胡子"。在《书虫日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日记》)的序言中,他说自己惟一的爱好是逛书店,不知疲倦地淘书、看书、编书、写书、藏书。而其藏书  相似文献   

2.
到日本之前,我对这个国家与书籍有关之情况的了解,和两部书有关:近世中国人董康的《书舶庸谭》,以及当代日本人池谷伊佐夫的《神保町书虫》。《书舶庸谭》是董康于1926年至1936年四次日本之行的日记集,记载了他往来于东京与京都之间,访求自中国流出的汉籍旧椠孤本的历程,曾被傅增湘誉为“足为馈贫之粮、夜行之烛”,向来为读书人所津津乐道。《神保町书虫》则有一个吸睛效果非常好的副标题--爱书狂的东京古书街朝圣之旅。书中所写的神保町,在东京市的神田神保町地区,是世界最大的古旧书店群落,类似于巴黎塞纳河畔、伦敦查令十字街以及以前的北京琉璃厂,但规模似乎更大,确实当得上是一个古旧书的“圣地”。于是,对作为书虫的我来说,神保町理所当然地成为我日本之行的必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茱萸 《出版广角》2014,(23):43-43
到日本之前,我对这个国家与书籍有关之情况的了解,和两部书有关:近世中国人董康的《书舶庸谭》,以及当代日本人池谷伊佐夫的《神保町书虫》。《书舶庸谭》是董康于1926年至1936年四次日本之行的日记集,记载了他往来于东京与京都之间,访求自中国流出的汉籍旧椠孤本的历程,曾被傅增湘誉为“足为馈贫之粮、夜行之烛”,向来为读书人所津津乐道。《神保町书虫》则有一个吸睛效果非常好的副标题--爱书狂的东京古书街朝圣之旅。书中所写的神保町,在东京市的神田神保町地区,是世界最大的古旧书店群落,类似于巴黎塞纳河畔、伦敦查令十字街以及以前的北京琉璃厂,但规模似乎更大,确实当得上是一个古旧书的“圣地”。于是,对作为书虫的我来说,神保町理所当然地成为我日本之行的必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记得前些年,上海曾经出版过陈左高先生的《中国日记略史》一书。现在我想,如果陈先生要修订这部书,或者今后有别人再写中国日记史的话,那么,2011年的7月是肯定应该大写一笔的。因为,就在这个火热的月份,京沪两地分别出版了分量特别厚重、学术价值特别高的两部日记巨著——《王伯祥日记》和《夏鼐日记》。  相似文献   

5.
《永乐大典》卷5770"沙、长沙府十九、诗文"有4800字出处不明的引文,研究者根据《舆地纪胜》与《永乐大典》这两部书的独特编纂体例,判定其即《舆地纪胜》今本所缺失的卷54"潭州"中有关长沙的诗与"四六"。这有助于《永乐大典》编纂的研究与《舆地纪胜》的辑佚,同时也纠正了《永乐大典》方志辑佚中的一些失误。  相似文献   

6.
一最早与书结下不解之缘的虫子大概是蟫。《尔雅》的注家郭璞解释说,蟫是"衣书中虫,一名蛃鱼"。蟫身体细长而扁平,长有银灰色细鳞,常生活在衣服和书里,吃上面的糨糊和胶质物,所以又叫书蟫。书蟫,或称为蠹鱼、书鱼、书蠹、蛀书蠹、蛀书虫、蠹书虫、壁鱼、白鱼、蛹鱼等,俗称书虫(bookworm),正式的生物学名叫衣鱼,属缨尾  相似文献   

7.
甄西 《出版参考》2011,(12):36-37
2005年3月,以出版小林一博的《出版大崩溃》而闻名日本出版界的东方出版社,推出了吾妻日出男的一部漫画作品《失踪日记》。从1989年至1992年,吾妻日出男以失踪为素材,以自己为主人公,创作了《失踪日记》这部故事漫画作品。出版社在编辑制作的过程中,认为"失踪"的主题很别致,特意把这本"漫画书"装帧成"文学书"。同时负责图书编辑部和连环漫画部的坚田浩二部长说,本书上市后",不但吸引了铁杆粉丝,而且还赢得了更加广泛的读者群。"截至2005年5月,《失踪日记》已重印7次,发行17万册。  相似文献   

8.
徐雁 《图书与情报》2008,(2):137-143
最近接连看到浙江宁波人士编著的两部书:傅明善先生撰著的《傅璇琮学术评传》(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和徐季子先生主编的《浙东学派当代名家:傅璇琮学术评论》(宁  相似文献   

9.
<正>王波是《大学图书馆学报》副主编、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网名"书骨精",他于2007年、2010年在海洋出版社出版的《阅读疗法》、《快乐的软图书馆学》受到图书馆员的热情欢迎,已全部售罄。为满足广大图书馆员的购书需求,海洋出版社决定在2014年3月推出王波的个人文集四卷本——"书乡放谈——书骨精王波系列"丛书,含《可爱的图书馆学》(随笔集,《快乐的软图书馆学》的姊妹篇)、《图书馆学及其左邻右舍》(论文精选集)、《阅读疗法》(增订版)、《快乐的软图书馆学》(增订版)。全套书装帧精美、版式疏阔、纸张优良,值得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个人购读、收藏。  相似文献   

10.
张国功 《出版科学》2013,(1):108-112
在搜集整理《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和《张元济诗文》之后,1985年,汪家熔写出了《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张元济传》(四川人民出版社,《走向未来丛书》之一,以下简称《建设者》一书)。2012年,年过八旬的汪家熔将其大幅修订更名为《张元济》,被列入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家列  相似文献   

11.
钱江 《编辑之友》2010,(2):51-52
《唐骏日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精选唐骏35年来的职场日记及青春日记,配以沈威风的解读评析,扼要展示了唐骏从微软到盛大、新华都的传奇职场生涯及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11,(16):25
本刊讯(记者韩阳)5月28日,由明天出版社主办的"《笑猫日记》出版五周年暨发行过1000万册庆典"在哈尔滨举行。著名童书作家、《笑猫日记》的作者杨红樱,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宿华,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张丽生,山东出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态     
《人民日报理论著述年编2013》出版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撰的《人民日报理论著述年编2013》(附赠光盘)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人民日报》理论版和观察版2013年刊发的大部分理论文章、言论等,内容丰富,体例合理,可供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学习参考。《青少年影视讲堂:推荐100部影视片》出版中宣部、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天禄琳琅     
清代宫内藏书室名。 174 4年 (清乾隆九年 )命检内府书善本 ,列架庋置昭仁殿 ,并题额天禄琳琅。昭仁殿广三楹 ,为宫之东暖殿。 1775年 (清乾隆四十年 )于敏中等编《天禄琳琅书目》10卷 ,以经、史、子、集为纲 ,以宋、金、元、明刊板朝代为次 ,一书而载数本 ,详其题跋姓名 ,收藏印记、品评甲乙。共收宋版书 71部 ,金版书 1部 ,影宋钞书2 0部 ,元版书 85部 ,明版书 2 5 2部。其后陆续收藏至 1797年。嘉庆二年彭元瑞等仿前编体例续编 2 0卷 ,收书 6 6 3部 ,并宋、辽、金、元、明五朝刊板俱全。故所藏典籍 ,均前朝善本天禄琳琅…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推出第五版的《视点新闻》版,是人民日报编委会2003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视点新闻》版设立"热点解读"、"人物"、"专访"等主要专栏,要求"热点解读"要有事件性,"人物"要有新闻性,"专访"要有新观点。这些栏目的推出,目的是能在"三贴近"上,在增强新闻性、可读性、服务性,以及吸引力、感染力上有新的提高。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视点新闻》版挑起重任,以党中央机关报特有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宏观把握有方,提前介入有度,推出了一批"三贴近"的精品佳作,尤以三篇整版推出的长篇通讯最为叫座:《护士日记》(4月15日五版)、《站在抗击非典最前沿——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4月21日五版)、《抗击非典,香港昂首踏过荆棘路》(5月7日五版)。  相似文献   

16.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经他自己整理的日记两种。一是《欧行日记》,乃其青年时因大革命失败而避难国外的日记,1934年10月3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所记为1927年5月21日至8月31日。二是《求书日录》,乃抗日战争上海"孤岛"时期他有关抢救古籍的日记,初载1945年11月21日至12月30日上海《大公报·文艺》,所记为1940年1月4日至2月4日;最早收入1983年10月北京三  相似文献   

17.
一、符山堂本《五书》版本特点及其差异符山堂本《音学五书》(下简称《五书》),由当时著名刻书家张弨校刻。顾衍生《元谱》:"(康熙六年)开雕《音学五书》于淮上,张力臣弨父子任校写之役。" 符山堂刻本是传世《五书》中最早的刊本,其余本子都是它的翻印本,如光绪十一年四明观稼楼仿刻本(今中华书局据此影印),光绪十一年湘阴郭氏(庆藩)岵瞻堂刊刻本,光绪十六年长沙思贤讲舍刻本,等等。"符山堂"盖张弨书室之名,其校刻之书镂刻精美,校雠精细,堪称清代板刻书中的精品。今传符山堂本《五书》,其版心高约二十厘米,半叶宽约十三厘米。扉页上一般有"符山堂藏板"字样(后来印刷的书则没有)。"姓氏"一叶列有顾氏外甥徐元文、徐乾学、徐秉义三兄弟"参阅"及张力臣、张叶增、张叶箕父子三人"校订"和"同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岁末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中国日记"的部分章节,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五个月后,《乔治H.W.布什的中国日记》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收录的是自1974年10月21日起,布什出任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13个月间的日记。其中1975年7月30日的日记,布什写道,他永远忘不了北京的一些声音:公园里非常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走队列时"一二一"的口令声,还有"自行车铃声",等等。  相似文献   

19.
当拿到《思想者》文丛(青岛出版社2007年1月版)时,感觉这套由《两种境界》、《岁月回响》和《书里闲情》为名部署的散文随笔选集,可以看作是文化散文系列的"三部曲"。因为仅从目录上看,有意思的是,前一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必定与下一本书的内容有所关联。比如说,《两种境界》的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共党史出版社近期陆续推出多部重点图书。《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19.5—2005.1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中共中央东南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多部重点图书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献礼书,这些书为总结中国共产党85年的历史经验、普及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1919.5—2005.12)》,是对该书1991年版的增订新版,补充了近十几年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