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节目主持人言语交谈艺术冯恕“说话艺术最重的运用,就是与人交谈”——引自D·萨尔诺夫《说话的技巧》主持人直播板块节目的大量出现,是对广播电视宣传功能的发展。主持人现场直播言语交谈、做为一种新的尝试,显得亲切、自然,贴近观(听)众,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  相似文献   

2.
节目主持人自然指的是掌握或处理广播电视节目的人,有人说:“节目(栏目)办好了是主持人的成绩,办砸了是你无能。”这种把节目的成败完全归咎于个人的说法,实属偏颇,有失公允。因而,有的主持人感叹:“这碗饭不好吃。” 我认为要解决当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以下这三方面入手。 A要有不断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主持人节目(栏目)实际上是由一个群体组成的,节目主持人只是其中的一员,只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一座人物化的“桥梁”。这“桥梁”由许多人共同参与架设,每位主持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智囊团为其…  相似文献   

3.
在央视和省台的双重挤压下,地方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节目精品化与创新成了现实的最佳策略。在业内大推主持人明星制的今天,主持人的地方化(或方言化)却被大多数人忽略,而这正是各地方电视台最可自信和自豪的收视增长点,也是节目原创性的最佳所在。地方化主持人,即电视台根据其最多收视人数所在地的文化背景打造的对象化节目中的主持人,他(她)必须深谙当地的语言与文化,为大多数受众的“自己人”。  相似文献   

4.
节目主持人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李贵奇节目主持人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来担任?一种观点认为:节目主持人首先应当是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节目主持人不同于播音员,他(她)不仅要有较好的外形及嗓音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新闻采、编等业务基本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节...  相似文献   

5.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了情绪对于行为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无论就其准备、操作过程及最后取得的效果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行为过程,因此必然会浸透于情绪。而且,与播音员、记者不同,作为节目演播阶段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主持人不仅对言语表达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更强调其个人风格,鼓励将个人的心性与气质贯穿节目的始终,这样一来,主持中不可或缺的丰富的脸部表情、手势动作及语音语调就强烈地“表露”出主持者彼时的情绪状况。好的情绪能将主持人节目与观众融为一体,产生共鸣,使双方情绪交流顺利进行;而差的…  相似文献   

6.
一、节目主持人形象的理论研究分析 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声音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俞虹《节目主持人通论》)。陆锡初在其所著《节目主持人概论》中,按节目性质把主持人分为五类,即新闻性、专题性、文艺性、服务性、板块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电台普遍设置了主持人直播节目,前所未有地担负起非录捞方式的直接向听众宣传、与听众交流的任务.直播是难度较高的播出形式,没有较好的语言功力,没有经过必要的语言训练就匆匆走进直播室,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严重缺陷.并必然会制约节目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提倡直播节目主持人研究“请用学”.“语用学(pragmatics)即语言实用学,是研究特定情景中特定的话语形式.笔者正在研究这个课题.本文想结合当前某些直播节目的实际,谈谈直播节目主持人应注意的语用策略.一、直播节目主持人的言语并不…  相似文献   

8.
受众千千万万,心态千变万化。节目主持人能否得到受众的认同和喜欢,能否赢得亿万受众的心,并不取决于节目主持人与受众是不是一种朋友关系。事实上,节目主持人是传播者,是党的宣传工作者,这一客观存在是尽人皆知的,极少有受众把节目主持人当朋友来要求,受众也并不要求节目主持人把自己当朋友,但这并不防碍受众喜欢和接受某些节目主持人。受众是一个很复杂的接受层次,不是一个囫囵整体。不同层面的受众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个受众也会  相似文献   

9.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情绪对于行为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无论就其准备、操作过程及最后取得的效果来说,无疑也是一个行为过程,因此必然会浸透于情绪。与播音员、记者不同,作为节目演播阶段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主持人不仅对言语表达有较高的要求,同时更强调其个人风格,鼓励将个人的心性与气质贯穿节目的始终。这样一来,主持中不可或缺的丰富的脸部表情与手势动作就强烈地“表露”出主持者彼时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张雯 《新闻传播》2010,(4):127-127
主持人作为一个节目和媒介平台的代表,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主持人给受众留下的印象如何,直接决定着受众对节目的印象和评价,观众是首先感受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风格,进而认识到他(她)所主持的节目的特色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主持人可赋予节目以独特的魅力。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1.
王群 《现代传播》2003,(6):59-62
谈话是双向言语交流 ,因此谈话节目主持人不仅需要有说的能力 ,而且还需要有听的素养。听的素养包括“听品”、“听姿”、“听术”三个方面。在听的感知和获知两个阶段中 ,谈话节目主持人有无这三方面的听知素养 ,直接关系到听知的效果、表达的水平和谈话节目的质量。而从言语行为出发 ,借助语境的解释功能 ,推导出嘉宾或现场观众的言语目的、会话含义是不少谈话节目主持人在听知过程中常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主持人节目的信息场效应程莉一、导论本文试图寻求在信息与主持人节目之间的某种联系。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主持人节目的产生与信息革命的兴起密不可分。二者在时间维度上有惊人的巧合:主持人节目是诞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工业革命后期),兴盛于五、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13.
专访节目中主持人的言语控制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德龙 《新闻界》2008,(2):104-106
专访节目主持人言语控制的制约因素包括:言语功力、话题掌控、心理状态和言语环境。在专访节目中,主持人言语控制常常出现理想化、单向化、随意化的三类问题。因此,专访节目主持人应该从四个方面提高言语控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浅谈节目主持人与节目风格定位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它缩短了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主持人只有了解节目,正确地分析自己,才会与节目相融合。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使许多观众因为喜欢这位主持人而更喜欢他主持的节目。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的印象中,电视采访一般是由一个人扛着摄像机拍,另一个采访者拿着话筒出现在画面上的。但是,随着摄像机的摄录一体化和数字化的出现,现在的电视采访只需一个人完成了,他既扛着摄像机拍,同时也向采访对象发问。在电视画面上,记者(主持人)不见了。因而有的学者把这种节目叫做隐性主持人节目。隐性主持人藏身于摄像机之后,既主持节目,又控制现场,是声画同步摄录的操纵者。 在这种节目中,隐性主持人往往采用抓拍、抢拍的手法,站在观众的角度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地交流,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较之传统主…  相似文献   

16.
贾琳  董珺 《新闻传播》2010,(5):141-141
想起《星光大道》,脑海中便浮现毕福剑的憨笑;说起汪涵。就不自觉的想起《天天向上》。如果说一档优秀的主持人节目成就了一个万众瞩目的主持人。那么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出色的主持人也同样会造就一档高收视的主持人节目。到底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用唯物辩证法来解释: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以下“主持人节目”简称为“节目”)  相似文献   

17.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18.
节目主持人的位势是指节目主持人(在某种情况下,也包括一部分出镜的记者)在其主持过程中,所接触的对象(被采访对象、嘉宾、受众)所形成的各种角色位置关系的总称及所产生的结果与影响。之所以将此作为一个独立的议题,是因为目前出现了部分节目主持人自身站位不当、“摆位”不正、定位不准的倾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一问题在广播和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均有所表现,只是因媒介的具体差异而有方式和程度的不同罢了。“位势”,说得直白一些,即节目主持人的“态度”,包括节目主持人的体语、有声语言及与受众对象之间的距离。由于其对受…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情感色彩,是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性,是节目主持人思想倾向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色彩,反映出节目主持人的认识和态度,决定着情感的浓淡与选择。节目主持人情感色彩与他的社会环境、政治素养、文化层次、社会地位密切相关。所以,对待同一个事件,不同主持人的情感色彩是不大一样的,甚至是大不相同的。这就存在一个情感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在节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主持人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节目的质量,而一个个性鲜明、定位独特的主持人往往可以成为节目的灵魂。那么,如何打造一个不可复制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呢,他(她)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和水平呢?本文拟就节目主持人的共性与个性要求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