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翻阅报纸,发现一些消息或通讯用些不恰当的形容词,影响了新闻的准确性,降低了宣传效果。例如:“经济责任制实行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是“到顶”的意思,难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深度报道对提升媒体的影响力极为重要。没有深度、没有思想、没有见解的报纸只能算是“传声筒”、“黑板报”。《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均以深度报道见长。  相似文献   

3.
可读性与“围城”原理─—琐谈改进党报日常报道林卫省级党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发行,依靠行政命令仍然难以逐年递增。财政,无一家跻身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十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体制上,有的部门有意无意将报纸视作自己麾下的“黑板报”、“秘书科”...  相似文献   

4.
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被确定之后,报纸,包括地方报纸在内,理所当然地都应一改过去那种封闭状态,逐步把它办得更加开放些. 1984年春,在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不久,出于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曾提出把报纸办得开放些的设想.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走对了.但是,我们当时对“开放”二字理解得比较肤浅,因而步子迈得不算大.而今,要使我们的报纸更有生气,就得根据党的十三大的精神,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报纸办得更加开放些! 何为“更开放些”?回顾我们办“开放型”报纸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经常并称。当前,面对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改革的艰巨任务,报纸编辑对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有必要重新认识,并抱着十分执著的态度去对待,才能完成传播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任务,作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想起犯禁的年代现在没有人愚蠢地对新闻的知识性、趣味性加以指责、非难的了。可在一段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这居然是一个犯禁的议题。1957年新闻界曾大张旗鼓地批判过,判定为“资产阶级货色”,典型靶子之一,说是新民晚报和它提出的“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的口号。从此,知识性、趣味性这一对积极的词儿,在新闻实践中和新闻学教科书中,成了“弃儿”和“逆子”。十年动乱时期,更出现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荒谬绝伦的说法,实现了“革文化的命”,以可耻的。“不要知识、镇压知识分子”的形象载入史册。报纸对自己应有的知识性、趣味性更加噤若寒蝉。三中全会以后,民族觉醒,报纸复苏,  相似文献   

6.
1996年12月29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颇为引人注意。兹将这一条消息引述如下: 美国目前有一张颇为流行的“快餐式”报纸,这张报纸的特点是消息报道简明扼要,三言两语道出读者最关心的事情,最长的消息不超过300字,有的只有标题和副题。这种报纸适应了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 这条消息给了我们以什么启示呢?它告诉人们:新闻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必须向“短些,短些,再短  相似文献   

7.
评论,有人说它是报纸的“旗帜”,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眼睛”,还有人说它是报纸的“灵魂”……“旗帜”也好,“眼睛”也好,“灵魂”也好,总而言之,是说评论在报纸上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关系到报纸舆论导向及喉舌作用的发挥。作为党委机关报,新闻评论不仅代表了编辑部的政治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同级党委说话,可以说,党报的重要新闻评论,就是作为党委的声音出现在报纸上的,读者往往是通过阅读党报的评论而意识到应当做些什么和怎样去做,明确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近年来,各级党报对新闻评论工作高度重视,刊载出一批思想性、针对性强,道理…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企业报研讨会上,很多办报人员针对目前企业报“正面宣传多,开展批评少”的情况,提出:“企业报也要开展舆论监督”。这种观点是很正确的,它涉及了目前企业报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企业报虽是企业内部报纸,但与社会上的报纸有同样的功能。因此,也应当进行舆论监督。特别是在当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开放搞活的形势下,开展舆论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一、开展舆论监督,可以增强企业干部和职工的民主意识,提高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当家作主的自觉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是一切工作围绕生产经营来进行。作为企业职工自己的报纸,理应替他们说话,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的“轻内重外”现象,说具体点就是,企业报人员对企业内职工写的稿件不用或极少用,认为这些稿子水平低,改起来费劲,而热衷于约一些所谓名家和“大手笔”的稿子,一篇几乎将近一版。企业报理应贴近职工,贴近生产经营,服务于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但尽刊登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有违办报初衷。这种“轻内重外”的做法,是企业报的误区。 笔者认为,企业报还肩负着发现和培养本企业人才的重任。对于有些初学写稿的职工来讲,企业报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企业报必须牢记为企业、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切勿“轻内重外”,越办越空。否则,就会失去本企业职工,报纸的生命力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呼吁:要相信总编辑会办报。但也有人提出:总编辑不要作茧自缚。我认为对于企业报的总编辑,更需要强调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同社会上一般新闻媒介相比,企业报的“婆婆”更_为明确,报纸所受的“管束”也更为直接。因此,企业报不容易办活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老问题了。而且从目前新闻改革的实际情况看,企业报迈}乜的步子比社会上其它报纸小得多。有的常常单纯表扬好人好事、大量报道企业工作动态和生产纪录,因而被职工们称为“铅印黑板报”、“生产简报”。由此看来,企业报总编辑争取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就至关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12.
报纸版式风格的形成和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文化特征关系密切。目前在国内报界比较重视版式的上海和杭州的报纸,就体现了这种现象。“杭派”报纸的版式风格比较“硬朗”,对模块式的使用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更多的给人一种浓眉大眼、气势如虹的感觉。而“沪派”报纸的版式风格比较“纤婉”,它对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报纸的扩版和“厚报时代”的来临,“大特写”、“大周末”、“大追踪”泛滥成灾,一些报纸的稿子愈写愈长,章愈做愈大,圈内圈外微词颇多,“短些、短些、再短些”、“让新闻短下来”的呼声,不时在耳旁响起。“短些”,如何短?作为记——章的写作,我想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须从“简些”做起。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硬新闻写软,做到软些软些冉软些,在报纸版面上实现软着陆,达到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春风满面、宜人悦人的阅渎效果,这膻当是“创新新闻宣传”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蒋剑翔 《新闻界》2003,(2):53-54
近些年来,随着报纸的扩版和“厚报时代”的来临,“大特写”、“大周末”、“大追踪”泛滥成灾,一些报纸的稿子愈写愈长,文章愈做愈大,圈内圈外微词颇多,“短些、短些、再短些”、“让新闻短下来”的呼声,不时在耳旁响起。“短些”,如何短?作为记者——文章的写作者,我想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须从“简些”做起。 我国是造纸、印刷术的发源地,我们的先人们写文章,历来十分吝惜  相似文献   

16.
一、什么是综合性副刊?在讨论综合性副刊之前,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副刊这一概念。我国报纸上的副刊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才达到现在这种样式。最初的副刊是在报纸的最后部分刊登一些诗词、小品之类的文字,它没有名称。第二个阶段以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随报附送的《消闲报》为开端,人称“附刊”。其后,有的报纸便在正张上划出一个版面来刊登些副刊文字,并沿用“附刊”这一名称,副刊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办好了报纸头版就成功了一半,是否也可以这样说,选好了头条,头版就办好了一半。头版是报纸的脸面,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是一张报纸的“黄金宝地”,是描绘报纸这张“图画”的“点睛之笔”。能否选好头版头条,对发挥报纸的导向作用、提高报纸的宣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切报纸都如此,企业报也不例外。而要选择好企业报的头版头条,必须首先了解企业需要什么、职工需要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企业在经济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管理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作为党的“喉舌”、舆论工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接合部”,在企业中担负着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任务。它从产生、成长到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与党报、晚报等社会性报纸相比,尽管它在稿件质量、编排质量以及新闻性、趣味性等方面都无法与之比肩,但它在效力企业的实践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淮阳县棉纺织厂的广播、板报宣传,在企业建设中发挥了特有的功能和魅力,连续八年被县委命名为“先进单位”。厂党委、厂部根据“四班三运转”的特殊劳动环境和职工队伍的特点,注重运用广播和黑板报的宣传,对职工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厂广播站除宣传国内外重大新闻外,开辟了“本厂新闻”、“职工论坛”、“经验交流”、“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法制宣传”、“音乐欣  相似文献   

20.
舍得把好稿放在头版的末条位置发,并精心装扮它、突出它,使之在读者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印象,这便是我们所说的“倒头条”。它可以达到与头条异曲同工的宣传效果,是近年来报纸版面编排上的一大突破。任何报纸,无论是日刊还是周刊、月刊,不管它出多少块版.每期报纸只一块头版,而头版又只有一个头条。于是,这“头版头条”便成了报纸作者、编者以及被宣传者的“必争之地”。这种情况,常给办报老总们带来烦恼:面对逐日接踵而来的重要会议、上层领导活动的报道,非发头版头条不可,只好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