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形象塑造是儿童文学创作成败的关键。走出传统的儿童文学理论观,塑造具有个性化、现代化的作品形象并大胆挖掘儿童生活中被忽视的儿童审美心理,有利于创造出更生动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爱的主题与自然主题、顽童主题一起构成了儿童文学三大主题。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在对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的书写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前作品中的父爱主题与儿童成长的书写主要集中表现在革命斗争的叙事中,1980年以后对父爱主题和儿童成长的言说更加丰富和多面;进入新的世纪,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更多的关注新的环境-FJL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精神砥柱,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国家发展和壮大的智慧源泉,是学者们不遗余力研究的主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红色文化认同危机、红色文化保护缺失等困境,提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构架红色资源科研平台等新时代红色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与儿童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生命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健康人格的的养成,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儿童言语品位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乔继英 《职大学报》2009,(3):55-56,52
儿童文学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生命成长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健康人格的的养成,对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儿童言语品位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延安以革命圣地而著称,革命年代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延安在革命年代所留下的红色文化并没有过时。由于历史、现实、未来的需要,必须传承和发扬延安红色文化。当前,我们正在推进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以文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延安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以借助媒体,依托旅游,或者在文化建设中传承与发扬延安红色文化。其目的是要发挥延安红色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并增强其塑造民族精神的能力,继而提高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为当代中国青年成长发展提出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六条建议。而青年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离不开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坚强的思想保证,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时创造出的独特财富,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对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当代青年要熟悉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生平事迹、重视他们的人格魅力,在反省自身的基础上继承红色精神文化;另一方面,要保护好红色物质文化遗址,使青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8.
“顽童”是儿童文学文本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顽童是富有游戏精神的儿童,是儿童文学中有别于正统“好孩子”的“另类”人物形象,在顽童的“顽”与“玩”的背后体现了儿童的生命冲动。从梳理了的顽童形象的演变历史可看出,其间顽童形象的变化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儿童观内涵的嬗变。  相似文献   

9.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儿童文学应该真正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在接轨世界文化的同时,着力从自身民族文化底蕴中挖掘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内核,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让我们的儿童文学得到多方向。的发展,以期更好的繁荣我们的儿童文学市场,找到适合我们的儿童文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当代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以鲜明的草原文化立场描写内蒙古草原与黑龙江兴安岭近几十年的社会变迁,通过儿童、动物等叙事视角进行文化阐释与民族历史的书写.作者创作儿童文学、动物文学和乡土文学等题材时以流浪者的形象和符号对作品整体加以建构.流浪叙事既有对人性美的精神期待,也有对草原游牧游猎文化的追问与思考,以及对自...  相似文献   

11.
儿童时期对于人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文学恰恰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精神食粮,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国外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亟待呈现在中国儿童的视野范围内,儿童文学翻译因此引起了大量的关注。接受美学理论这一文学理论的出现,为儿童文学翻译理论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以张白桦的《格林童话》译本为例,首先对接受美学理论进行介绍,再试图探寻该理论指导下儿童文学翻译所需遵循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以来,在革命斗争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共产党人坚定的精神信仰与崇高的革命精神,孕育了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鼓舞中华儿女追求梦想,勇往直前。高校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挖掘红色基因蕴含的道德品质与爱国情怀,不仅能树立大学生的红色信仰,而且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从红色基因内涵入手,通过分析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当前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旨在为实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间童话故事以其故事的传奇性受到历代儿童的欢迎,尤其是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对儿童的健全人格和精神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挖掘民间童话故事的价值,是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一项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提出了实行文化管理的要求 ,图书馆文化管理就是把图书馆在长期工作中培养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应用于管理的过程。图书馆文化管理的外延包括运用图书馆文化进行管理和图书馆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分为三个层次。其着重点在于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培养崇高的图书馆精神 ;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重视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和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中作出应有贡献.基于此,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方略应从中国入、中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展现中国国民形象为前提,以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为根本,以构建中国国家文化形象为核心,提倡文化自觉的思想,体现崇尚和平的民族精神,搭建体育、文化交流的平台,展现厚德载物的胸怀,树立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儿童文学阅读是儿童一生的精神财富,笔者从儿童阅读文学的数量、阅读结构、阅读现状、童年生态、作家作品的思想力和表现力等几个方面考察发现,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从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剖析了产生中国儿童文学阅读危机的深层原因,认为中国儿童文学阅读要想摆脱危机,必须明确“儿童本位”的阅读方向,走亲子共读的全社会阅读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革命文化产生并发展于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其存在的最终归宿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健康而富足、安稳而幸福的发展。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萌发,在赓续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文化基因中成长,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革命文化在为共同富裕价值理念奠定深厚的理论根基的同时,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指向与鲜明的价值立场。新时代是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矛盾、意识形态、利益分配、公共需求呈多元变化,革命文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内生动力与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18.
《吕梁英雄传》是历经岁月积淀和时光筛选,蕴含着红色精神基因的作品,是红色经典中的经典,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是吕梁儿女血和火的战斗史诗。它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是伟大的吕梁精神的不朽丰碑,是大中小思政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新时代吕梁形象的鲜亮底色。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李大钊是红色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挖掘、修复和再现成为了保护红色文化资源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以李大钊数字形象为例,详细阐述了李大钊数字人形象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同时利用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精准化、个性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全民红色文化教育,鼓励全民对于红色文化的参与和保护。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全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以及改革开放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信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而最终形成的红色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政治性、批判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存。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塑造及提升,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也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