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藏城乡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西藏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拉萨市、日喀则、山南3个地(市)6个调查点的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运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入户询问调查。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健康素养现况进行分析,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影响西藏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结果西藏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02%,城乡居民慢性病素养具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藏居民慢性病健康素养认知水平较差,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减少西藏居民慢性病的发病率以及提高群众的整体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合肥市新站区四个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为更有针对性地在社区内开展综合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和入户调查结合方法,对合肥市新站区四个社区居民进行血压测量并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调查对象登记、填写知情同意书、检测血压、了解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然后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结果:男性高血压患病人数比较多,对高血压具体分级认识不够,真正采取低盐饮食行为的人数很少,对并发症症状认识较少。结论:要加强合肥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从而降低该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保定社区中老年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与高血压患病之间的关系,以便帮助社区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层防治对策,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方法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红阳小区的172名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社区高血压现患率为33.14%,男性、高龄和每月经济收入低的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相关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今后社区卫生部门针对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应当放到男性、高龄以及经济收入较低的中老年人群,通过合理的宣传教育工作减少人群高血压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当前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和个体化医疗服务的认知度和途径,为中医理疗社区卫生服务创新经营模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择南宁市区内3所中医院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是否愿意接受中医理疗方法调养身体、对中医理疗的认知情况、了解途径、选择中医理疗的影响因素等。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79%(316/400)的居民愿意接受中医理疗调养身体;32%(128/400)的居民能承受的一次理疗价格为中等价位(50~100元);在多种了解途径中,通过微信平台了解的占56%(224/400);54%的居民选择到市级或以上中医院接受中医理疗;58.25%的人认为在社区进行中医理疗建设是有必要的。结论:在社会经济文化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于通过中医养生保健的愿望愈加凸显,而互联网经济下人们交流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是社区中医创新经营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定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和饮食习惯等影响因素,以便帮助社区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层防治对策,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红阳小区的172名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社区高血压现患率为33.14%,每日饮水量低于1L、喜好咸食、不喜好吃鱼的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相关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民社区应开展合理膳食的宣教工作,提醒中老年人群尽量适度饮水、不吃咸食、多吃鱼类等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杭州市滨江区居民对社区首诊制度的了解、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提高社区卫生资源利用率及缓解三级医院就诊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从杭州市滨江区某社区中抽取了3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有效问卷273份。结果:对社区首诊概念知晓率为63.74%,对社区首诊制度了解率仅为38.83%,有社区首诊意愿的为居民60.4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家与医疗机构的远近、对社区首诊制度的了解、对社区卫生服机构的技术满意度与居民是否愿意实行社区首诊有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对社区首诊制度的了解及社区卫生服机构水平影响了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实力、水平仍需提高,社区首诊制度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南宁市西乡塘区社区护士在护理科研能力现状及影响科研能力的因素。方法:用自制的一般调查问卷和潘银河编制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我评估量表,对南宁市西乡塘区200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最终有效问卷189份,有效回收率为94.5%。189份有效问卷的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各项得分均较低,表明本地区社区护士科研能力水平较低。结论:南宁市西乡塘区社区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较低,需从科研综合能力方面加强社区护士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定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和行为习惯等影响因素,以便帮助社区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层防治对策,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红阳小区的172名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社区高血压现患率为33.14%,吸烟与饮酒的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相关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有吸烟或者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中老年人群,通过合理的健康教育达到有效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应以保障社区居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程度为目标,突出市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加强上下联动机制建设。各级政府应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政府统筹推进力度,努力提高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宁市青秀区金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对食疗防治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认知度和需求情况。从中探索和讨论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简单易行且科学的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食疗养生方式。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金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8名就诊人员进行了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对食疗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认知度总体偏低,实际施行率较低。结论:应该加强对食疗综合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供科学有效的食疗防治方案,提高社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对食疗防治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认知和需求,并积极采取不同的行动进行普及。  相似文献   

11.
陈曦岚  邓青  向克兰 《科教文汇》2012,(12):139-141
目的:了解城区、郊区学生家庭对饲养宠物基本认识情况,预防宠物传染性疾病。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0%的家庭喂养宠物;51.4%的人将宠物视为朋友;20.0%的人知道科学喂养宠物,只有46.2%的居民知道怎样防止宠物疾病传染。结论:有中小学生的家庭饲养宠物的比例较高,人们对宠物科学饲养方式以及宠物传染病等认识不够明确,应加强社区居民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2.
谢远江 《大众科技》2013,(4):197-199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宁市的健身俱乐部、社区、学校和公园等健身场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调查分析。表明:南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不足,高层次级别比例偏少,性别比例不协调,多为兼职;体育专业大学生从事该行业的人数少,持证只为谋出路;老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持证少,缺少后期培训;女性社体指导员地位越发突出,酬劳低,多为无偿服务;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南宁市和广西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燕 《科教文汇》2012,(7):202-203
为了让未成年人能在寒暑假等校外时间过得丰富多彩、健康平安,定海区倾力打造未成年人的"社区家园"。建立制度,合力保障"社区家园";开发挖掘,因地制宜建"社区家园";广泛发动,多方精选"社区家长";灵活多样,力求"社区家园"活动丰富。使"社区家园"成为未成年人的假期乐园。  相似文献   

14.
彭凌 《科教文汇》2012,(21):201-201,205
本文主要着重对城市的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城市社区居民是城市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之一,但是我们的居民参与的状况不佳的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的一个严重的问题。社区建设有赖于政府的主导,更有赖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依照法律法规,自己个人或通过一定的组织,参与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动,影响社区决策,推动社区发展,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只有居民广泛、直接地参与,才能有效地发挥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才能推动社区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社区建设离不开具有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的高素质居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桂林市乡镇居民的吸烟及居民对烟草的健康危害认知状况,为控烟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12月份到2013年2月份,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桂林市的临桂县4个地区的自然村、镇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了184人,总吸烟人数为110人(59.78%);其中,男性吸烟有106人(84.80%),女性吸烟有4人(6.90%);在所有吸烟者当中,15~25岁占绝大部分,且基本上为初中以上文化,开始吸烟的年龄为12~18岁,第一支烟的来源为同学和朋友。调查的居民中46.74%知道吸烟对自己的健康有害,43.48%知道吸烟对别人的健康造成危害。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吸烟有害健康的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加强以学校为单位的控烟宣传工作,杜绝第一支烟,减少青少年吸烟,降低全民吸烟率。  相似文献   

16.
王新歌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5,37(12):2404-2413
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之一,旅游城镇化过程中当地居民生计转型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大连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为例,对1992-2012年当地居民的生计转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2-2012年,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实现了由传统“农民”到现代“市民”的生计转变,具体表现为:生计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从原来的以耕地、林地、海上养殖场等为主的自然资本依赖转为现在的以楼房、门面店、汽车等为主的物质资本依赖;生计策略上,从纯农业型转变为其他非农型;生计结果上,生计收入和支出整体增加,结构不断优化。但是,这种生计转型本质上是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调整的结果,而在此调整过程中,当地居民的生计需求没有得到充分关注,这主要体现在:当地居民居住空间被压缩,耕地等自然资产被用于商业开发;当地居民旅游型生计的缺失;当地居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造成生计结构贫困。因此,本文提出:尊重旅游度假区范围内原有自然村落的空间分布,尽量避免拆迁;强化对旅游度假区当地居民本身作为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构建多层次吸纳当地居民就业的岗位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王欣悦 《科教文汇》2014,(15):194-194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城市1600名青少年,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种类、发生率,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前后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心理学习班、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对160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4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由13.5%下降至5.75%(P=0.000)。400例观察组青少年在干预前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5%,对照组是8%(P=0.002),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75%,对照组是15.5%(P=0.786)。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HIV/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的现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对这类特残人群的干预措施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SCL-90、SCSQ和SSRS三个量对桂西地区(百色市)103对HIV/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异同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L-90调查结果。病患组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除“偏执”和“其他”两项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IV/TB双重感染患者积极应对显著少于对照组,反之消极应对也显著多于对照,病患者组的社会支持力度上无论是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都显著小于对照组;经过回归分析发现HIV/TB双重感染患者心理健康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总得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三个因素有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结论:HIV/TB双重感染患者由于疾病特殊,加上社会支持的不足,其心理健康出现了诸多问题,要做好此类病患者的防治工作,需要在心理方面对患者进行疏导,多开展疾病的知识宣教等,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怀、共同努力、消除歧视,营造一个利于患者的环境,才能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9.
金晓阳  赵兴 《大众科技》2014,(11):242-244
我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南宁市也不例外,而社区养老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养老模式。目前,南宁市主要采用是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在模式选择上较为狭窄,且供给不足。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给南宁市养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服务对象认识不足、供需不匹配和宣传不到位等。结合发达地区的社区养老的调查研究,提出扩大覆盖范围,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区的作用和积极地宣传等。  相似文献   

20.
潘原勇 《大众科技》2014,(11):229-231
预防接种是有效预防控制乃至消灭某些传染病的最经济和最有效手段。建国初期,我国就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并于1960年消灭了天花。自1978年起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于1988、1990和1995年先后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四苗”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可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2000年顺利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2008年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把乙脑、流脑、甲肝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免疫规划工作作为我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正确分析扩大免疫后免疫规划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合理制定应对策略,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持续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