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短短四个月,张悟本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可以说与媒体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而在最近,这位"神医"由天堂跌落尘埃,他的身份被揭露,"养生神话"被质疑,老窝被端,黯然"闭关",下场凄凄.  相似文献   

2.
成也媒体败也媒体 "神医"究竟是怎么炼成的呢?他的前生和今世究竟如何,为何他能将普通的辅食绿豆卖出天价,为何那么多人要去神医所在的悟本堂排队挂号,千篇一律地对症下绿豆,这一切在2010年5月引起记者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低俗"养生保健书"呈泛滥之势.据报道,"神医"张悟本写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上市6个月销量突破300万册"."随着底牌的揭开,张悟本所谓的四代中医世家等称号都被证明是蒙人的把戏".从而,引起了出版主管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仅就低俗"养生保健书"出笼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2012年以来,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情况堪忧.报纸媒体经营状况的"断崖式下滑"至今没有见底走平,电视媒体中排名靠后的省级卫视以及市县级电视台的营收也节节败退,一时也难以止跌回稳.传统媒体经营状况恶化直接影响到了其社会责任的践行与落实,媒体的公信力及舆论的引导力也被进一步削弱.2017年6月引发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的"神医刘洪斌"事件,就反映出电视媒体为保经营、争创收已经达到不择手段、不顾形象的地步,另一方面这也真实反映出当前电视媒体生存之艰难.  相似文献   

5.
从一些采访实例考察记者的维权行为会发现,被警察扣留、绷又、报道一些特别事件的记者,以及所属媒体,多属于而胃的"市场化媒体".传统的非市场化媒体的记者,因为种种原因,一般较少面临这样的冲突.其实,因为市场竞争方式不同.市场化媒体和非市场化媒体记者不仅是采访方式有所区别,对新闻投人的热情也存在一定差别. 某全国性报纸一名年轻记者亲历过这样一件事.2007年9月,山东某煤矿发生溃水事故,181名工人被困井下,当地紧急展开救援.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扶农一号文件的出台,各界对"新农村"建设都越来越重视,站在时代前沿的媒体也不例外.但是在众多媒体推出的"新农村"建设报道上,也出现了一些肤浅和偏颇的现象.文章从如何准确理解新农村建设内涵,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的角度,对媒体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报道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一些好的理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被"凝视"与被"驱逐"--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贺南 《现代传播》2004,(3):99-100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针对辅助教学片《熟视无睹的性别偏差--媒体中的性别》进行了特定情境下的受众研究.发现被访的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负面评价主要是"变形"与"定格",认为媒体中的女性美是对女性的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文中揭示了媒体与女性群体的矛盾关系作为媒体形象的女性是被凝视的对象,而作为观众的女性又是被驱逐的客体.  相似文献   

8.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这种方式被各级电视媒体所"抄袭",毫不夸张的说:"感动""骄傲"漫天飞舞。对这些"骄傲"和"感动"作出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轨迹:1.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活动多数以电视媒体作为主办  相似文献   

9.
蔡骐 《当代传播》2003,(5):32-33
2003年中国发生"非典"疫情,人们与之的抗争,并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新闻传媒的表现从事件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媒体在"非典"带来的危机中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信息的传播如何才能做到公开透明,这些话题都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然而,"非典"时期的另一个现象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5月份"非典"流言突然大规模扩散.虽然由于政府与媒体很快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使流言迅速被遏止,但是对这一现象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进行反思,无疑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大盛事.在目前举国抗震救灾和迎接奥运的过程中,一些理念被提出和推广,"绿色奥运"即是其中最响亮的一个口号,这一口号既有赖于媒体广为传播,又需要媒体促进社会的接受和落实."绿色奥运"是一场检阅,也是中国人文明形象的展示,而树立新形象的主要渠道仍是大众媒体.生态文明传播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消费时代,明星台前幕后的花边轶事成为青年人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在各种媒体上,总会出现一些热门娱乐话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了解娱乐文化媒体热炒的娱乐新闻,被人们当作一种流行的、时尚的文化趣味.不仅如此,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新媒体的兴起,娱乐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些顺应时代的改变.本篇论文试从新闻叙事学及新闻文本学的角度入手,以"倪震偷欢"系列报道这一典型新闻事件为例,归纳当前娱乐新闻媒体在叙事策略上的一些转变及新特征,借此了解新闻媒体在新娱乐时代的全新叙事姿态.  相似文献   

12.
在一年一度的江苏省万名群众评议机关作风的活动开始之际,省内一些机关单位开始大量在媒体刊登"政绩广告",宣传本单位工作成绩.一家省级媒体的工作人员透露,自2004年12月初以来,到这家媒体刊登"政绩广告"的厅局级单位"排起了队".这种作法,备受诟病在所难免.既然如此,不做"政绩广告"行不行?  相似文献   

13.
据济南某报7月15日讯,当天,一个制贩假证的团伙--"东南亚信件有限公司"被济南市公安部门一举"捣毁".据笔者了解,从2005年至今,这个"东南亚信件有限公司"在该媒体上已经连续被"捣毁"了4次,加上这一次应该是第5次了.  相似文献   

14.
贾岳  储靖农 《今传媒》2007,(7):60-60
近日,好多读者可能注意到,在侯耀文去世的报道中,王朔好像又一下子成了主角,他的一连串"骂"成了媒体最吸引眼球的"卖点".无风不起浪,是一些媒体有关侯耀文是被王朔气死的采访和报道激怒了他,先是骂记者,接着骂媒体,后来更是发展到"6小时连发24篇博客,连续辱骂成都、沈阳等四个城市".7月2日,"朔骂"继续升级,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等省成了他辱骂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各类媒体为吸引受众,对相比"硬新闻"更容易被受众喜爱的"软新闻"日益重视.然而,坏的风气随之而来,由于软新闻不像硬新闻那样题材严肃,媒体渐渐模糊了广告和新闻的界限,出现了杂交式文章,不伦不类,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被媒体和新闻本身"忽悠"了.  相似文献   

16.
"走转改"活动开展七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一年多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包括行业媒体都推出了很多各具特点的一线采访、采风活动.在"接地气"的采风中,报道者扑下了身子,被报道者撸起了袖子,而广大受众也在大量深入、鲜活的"直播"中直接体验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可信度.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媒体提供了一种实现与受众"良性互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重大事件发生后,往往免不了一场舆论战.这种舆论战,有时是媒体"报道真相"与官方"封杀真相"的斗争,有时则是媒体之间相互攻击,有时则是利益集团为控制媒体而发生冲突.老高比较感兴趣的是第三种情况.因为,利益集团在激烈斗争的时候,会把一些媒体从业人员想都不敢想的内幕揭露出来,令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标题来吸引读者关注,这是媒体的客观需求,做好标题也应该是媒体的追求.据笔者了解,《人民日报》的总编室每年都会搞一个标题大赛,动员报社的编辑记者做好标题,从报纸标题的角度来吸引读者,吸引受众.但现在有些媒体追求标题的效果做过了头,尤其是一些商业网站,故意用较为夸张、耸人听闻的文章标题以吸引网友点击观看帖子,甚至是实际上标题与内容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这种现象被称为"标题党"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拉萨"3·14"事件的报道中,一些西方媒体公然违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肆意歪曲事实真相,愚弄、欺骗公众,又一次暴露了隐藏在"客观"、"公正"幌子下的真实面目.本文通过一些西方媒体对"3·14"事件的歪曲报道,分析其歪曲报道的原因、手段及本质.  相似文献   

20.
"背妻男"事件回顾 汶川大地震期间,一张<给妻子最后的尊严>的新闻照片,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被国内众多媒体称为"一个中国农民的爱情",并被广为传播,四川农民吴加芳开始为世人所知.然而,在那场大地震发生半年之后,他与一名认识仅9天的成都姑娘重新走进婚姻殿堂.他的再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人祝福,有人质疑,在一些人的眼里,他也从一名深情的丈夫变成了喜欢作秀的伪君子,"背妻男"变成了"背弃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