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及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骁  季绍波  仲秋雁 《科研管理》2011,32(1):129-136
    摘要:提高公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向是促进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探查我国电子政务公民采纳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了电子政务服务公民采纳模型,并通过问卷方式采集了630个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相对优势和相容性、自我效能在三个服务层次上对公民采纳意向均有显著影响;认知度、对政府的信任和感知信任分别在基本信息、信息交流、事务处理服务层上对公民的采纳意向产生显著影响。(2)感知信任的三个前因分别为:对互联网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和认知度。    相似文献   

2.
在技术接受模型TAM、修正的技术接受模型TAM2、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UTAUT、创新扩散理论IDT和信任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移动政务的特性,提出移动政务服务的用户接受模型,并通过具体分析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的各影响因素,对我国移动政务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UTAUT和TTF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图书馆是新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信息服务的应用平台,近年来其呼声热度很高,但仍然面临用户采纳率不理想的局面,为解决此现实问题,分析和挖掘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因素,解释和预测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整合UTAUT和TTF模型的基础上,从用户感知和任务/技术的双重视角构建理论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利用结果方程模型探究各个因素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个体创新和感知信任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用户采纳意愿。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文对移动图书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8,(3):106-110
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构建了以公众感知为中介变量、信任倾向为调节变量的社会资本对微政务公众初始信任影响机理模型。实证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对初始信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众感知在社会资本与初始信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信任倾向在公众感知和初始信任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对初始信任的主效应显著,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政务 APP 的产生,适应了政府改革的需要,提供了多渠道、多途径的政务服务模式。政府项目的成败关键在于公众对于其采纳的程度,同时政务 APP 有别于传统的电子政务,因此,对公众采纳政务 APP 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在已有的文献和模型基础上,选取互动性、移动性、情景感、临界质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以及感知鼓励等因素构建公众采纳政务 APP 的模型,通过数据对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系统、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从一般技术因素、特定技术因素、消费者心理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整合的移动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我国移动服务背景下,以移动阅读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和PLS结构方程分析软件验证模型和假设。研究发现:影响用户采纳基于工作环境下的传统信息技术和基于日常生活环境下的移动信息技术的关键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感知愉悦性、心流体验、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移动性是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主要因素,而感知有用性、感知货币价值和社会影响对用户采纳移动阅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莫秀婷  邓朝华 《现代情报》2014,34(12):29-37
健康信息与人的生命质量息息相关,研究其在社交网站上的采纳特点和影响因素十分必要。然而关于使用社交网络获取健康知识这一行为的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对网络用户基于社交网站采纳健康信息行为的深入认识和探讨。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和现有的健康信息系统研究,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了解国内网络用户基于社交网站采纳健康信息的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证实了用户健康自我效能、健康关注、感知风险和感知信息支持显著影响了用户对SNS健康信息的采纳意向;同时感知信息支持、感知情感支持、健康关注及感知风险显著影响了用户的健康自我效能;感知风险受到用户信任倾向的显著影响。为今后针对社交网络获取健康知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上的借鉴,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借鉴了TAM理论,构建了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模型包括个体差异和消费者感知两个构面,个体差异对消费者感知有影响,并共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实证研究表明,关系强度、信任倾向、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感知风险、感知专业性显著负向影响购买意愿;网络涉入和信任倾向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感知利益、成本和风险视角,对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行为进行研究,构建用户采纳的结构方程模型,以揭示影响用户采纳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利用SPSS软件对模型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使用SmartPLS软件对模型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感知有用性、感知乐趣、无所不在性、感知成本对感知价值影响显著,感知价值、社会影响和感知有用性对用户采纳意向有直接影响,用户创新意识对感知价值与用户采纳意向的关系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提出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