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教育过程中,一些超出了所谓的原则和规律、经验和方法的做法往往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正像陶瓷烧制中,一次偶然的窑变,可能意外地诞生出陶瓷艺术中的极品,教育中也有这样的“窑变”:他们可以给学生“借贷分数”,可以制造一个“美丽谎言”,可以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可以“奖励”学生犯错误,甚至可以为了践诺而临时“牺牲”一下教师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李湛荣 《双语学习》2007,(8M):31-32,34
在英语课堂辩论赛中,“三十六计”可以指引学生有策略地进行“智商”上的准备--“辨词”及“辨术”。但是,它还可以用来指点学生巧妙地准备“情商”--“心理”。此外,还可以点拨教师灵活地开展“辩论式教学”,让他们能懂教、乐教。本文重点探讨“三十六计”在学生准备辩论“心理”及教师准备课堂辩论赛的“教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讲课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贵在善问。通过“问”,可以把那些学生的已有的感知和未来发展水平串联起来,让学生凭借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除疑解惑。要达到善问,需从难度、广度、跨度、坡度和时度等众“度”方面去考虑设置的问题。一、难度通过设疑、解惑,最终是要使学生实现智力和知识的双重飞跃。如果问题缺少应有的难度,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思维活动,使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跳一跳,摘果子”。“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学生无需动脑…  相似文献   

4.
“一”是一个枯燥乏味的数字,但在中国,它却可以巧妙地入词、入文、人诗,表现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那么鲜活美丽,妙趣别具。引导学生透过最简单的“一”字,感悟“一”字独特的意味、情味和智慧,可以使学生领悟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周武 《江苏教育》2010,(6):33-33
一天,德育处席主任送来了一份《淮安市北京路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的草稿,内容涉及学生安全、健康、卫生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不错,面面俱到。”这是我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我拿起笔,在眉头上写下“请德育处转发班主任讨论”。几天过去,席主任向我汇报的结果是“班主任觉得很好,可以让学生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6.
王鹰 《教育文汇》2007,(6):37-37
有人说,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活”的教师可以把“死”教材教“活”,而“死”的教师则可以把“活”的教材教“死”。当了多年物理教师,虽然课讲得不那么死板,但年复一年面对变化的学生,教的课基本上没什么新花样,更谈不上有活力,有个性,有吸引力。我们常常责怪学生不喜欢物理课,为什么不找一找自己教学上的毛病,试一试把“死”教材讲“活”呢?  相似文献   

7.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素质教育。它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可以是领导、管理,也可以是建设、劳动。“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比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流人物”(社会精英)的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9.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教师要善于总结,让学生掌握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或优化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而“一半”或“中值”在解题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可以优化解题过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明朗化。可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效果.下面结合例题说明“一半”或“中值”在解物理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寓“动”于静创“新”于活孙玉兰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是许多教师一直研讨的课题。其实,只要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爱动、好新这一特性,合理结合课堂教学,设计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课型,因材施教,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的前提是“听”,...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何谓“自主、合作”?“自主”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合作”就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两课”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两课”的积极性和效果,厦门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于1999年9月开始实施“两课”教师“挂牌上岗”的教改措施,在师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挂牌上岗”的过程开学的头两周让学生自由听课、选课。教务处将所有“挂牌上岗”的教师安排在同一栋教学楼的同一列教室,学生可以自由出入这些教室,自由听课、选课,一般要求听完一节课以后再离开。教务处给选课的学生每人发一份选课单,让他们填自己选中的教师,可以填三个志愿,然后编班。原则上按第一志愿来编,即第一志愿报哪个老师,今后就去…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激活?说白了就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感染力———称“艺术感染力”、“文学感染力”都未尝不可。教者的“说”、“写”、“读”、“演”、“激”的功能,艺术地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乐意地、自然而然地去品、去谈、去思、去玩味其中之韵。有一个成语可以很好地概括如何“激活”,那就是“厚积薄发”。教者固然要有扎实的根基才能现身说法,但反过来,是不是学生不具备扎实的根基就形不成观点,就不具备任何说法的条件呢?非也,教者应当“厚积”,学生是“薄积”,让教者的“薄发”去引导学生的“厚积”。我主张拿出一堂课的四分…  相似文献   

14.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中的思维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追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我认为“追问”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引导学生更为深入理解本的手段。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努力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巧妙、适时的“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数学作业的预留、书写与评判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一些教育基础薄弱的学校,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学生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笔谈”是班主任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笔谈”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书信、便笺,也可以是作业批改附言、日记赠言等。“笔谈”优越于面对面、严肃的说教,具有亲和力,让学生更易于接受。   笔谈能消除师生之间对立情绪,促使学生转化。大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都有如此体会,那些行为较差、又不善言辞的学生,面对老师拘束不安,与老师谈话时,或一言不发,或消极对抗,致使师生感情难于沟通。如果教师改变方式,运用“笔谈”,其努力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谈”有助于师生感情交流,密切师生关系。   笔谈有助于规范学生日…  相似文献   

18.
薛蕾 《现代语文》2013,(12):73-74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好教师”就是“好课堂”的“火车头”,课堂上恰当引导,收放自如,了解学生的课堂需要,尽力满足学生需求。学生们如入超市一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法,积极性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9.
如何根据活动课的特点,使每一节课都“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材只是传达学习信息的一个载体和范本,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识实际灵活使用教材——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的再选择、设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下面是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带领学生“玩”出的一些做法和实践感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