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雅婷 《文教资料》2014,(35):55-56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加强国学教育,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基础性工作,能在知识拓展、品德培养、思想传承、为人处世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开设国学课程,举办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校园空间文化等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存在着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弱化的现象,迫切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优秀传统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聪明睿智,陶冶大学生的人文情操,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品德等。政府、学校、家庭应共同营造大学生传统美德的教育环境,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美德的汲取,帮助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养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湖北咸宁学院719名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和报刊成为大学生最喜欢的大众媒介,大学生使用媒介呈现"复合化"趋势,"了解生活咨讯"和"娱乐"成为大学生接触大众媒介的主要动机.但同时存在媒介接触状况有不良倾向,媒介道德规范认识模糊、自律意识不足,大学生利用大众媒介进行创作的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范畴,树立大学生选择和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山寨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范式,具有模仿性、平民性、娱乐性等特征。一方面,山寨文化会降低大学生媒介分辨力;造成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妨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山寨文化又有利于大学生张扬个性,争夺话语权;使平民获得对主流文化冒犯式的快感。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提高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及媒介分辨力;批判吸收山寨文化合理成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并借助新兴媒介构建校园媒介管理;建立大学生媒介素养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6.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重点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是在高等学校里开设的一门以汉语文字与汉语文学为栽体的来传达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综合课程.它是进行文化传播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的重要渠道.在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是对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与审美缺失的一次拯救,从而在文化省思、审美彰显与工具理性的兼容中实现对美好人性的呼唤.在高校全面开设<大学语文>,也可以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8.
田晶 《考试周刊》2013,(86):144-145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处事的行为准则,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中严重缺失。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只管自己的感受;表现为生活奢华、盲目攀比、自私自利等问题.重拾中华传统美德,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团结友爱、自尊自强等良好品行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大学生良好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良好个性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大学生道德观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莱 《文教资料》2009,(25):239-240
高职生人文知识匮乏,人丈素养较差,学校要高度重视,通过开设传统美德、文学艺术等内容丰富的人文讲座,并辅以得力的管理、健全的措施.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起点,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当今教育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阅读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设置通识课程、开设讲座、主题活动、读书小组、延伸阅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校园,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