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西方女性主义传入中国,女性学课程被陆续推上我国高校讲台。女性学课程自开设以来,课程名称和内涵由以女性研究为主渐变成女性研究、性别研究并存,反映了女性学研究立场和视角正在发生变化。高校最初开设的女性学课程基本上属于各学科中的女性分支学科,这个阶段开课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向传统学科中的性别歧视宣战,以改变男女学生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定型。90年代后期,学术界中使用“社会性别”来替代“女性”成为一种潮流,一些十分明确的女性学课程被冠以社会性别、性别诸类标签。“社会性别”是基于可见的性别差异之上对社…  相似文献   

2.
韩国的高丽妇女史研究开始较早,但由于高丽史研究本身起步较晚,加上缺乏史料等原因,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60年代相关的论文还很少.1970年代随着韩国社会急速走向城市化、产业化道路,家庭伦理和女性生活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与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出现了通史类的妇女史论著.进入19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主化运动、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史研究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出现了整理出与高丽女性相关的资料集和<高丽时代妓女研究>等专著和论文.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军人政治的结束和国民政府的上台,在更加民主、开放的学术氛围下,妇女史研究得到了更加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女性学在日本的大学里作为一门教学科目,产生于70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女性学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批判现存的研究与教学制度,这种制度完全是男性中心的,无视女性的存在。从女性的观点看待世界,女性学还认为它可以改变教育的前景,并有助于解决校园以及整个社会与性别歧视有关的问题。恨据日本全国妇女教育中心的资料,在日本的高等学府中,有268所学校共开设512门与女性学有关的各种课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教育界开始引进女性主义理论并进入了实践层面的探索。回顾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女性学学科建设和女性学课程开设、性别与教育以及学校课程与教材中性别问题的分析上。展望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教师的性别意识研究将是其今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近30年的时间里,国内(本文主要指大陆地区)学术界关于基督教的研究和介绍主要出现在大学历史系和哲学系的相关教学过程中,而且大都以介绍性叙述为主,专业化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除了个别的学者在大学里开设过有关基督教的课程之外,①几乎没有专业性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也没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问世。在这一时期,鉴于中国百年来深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历史经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某些论点的片面理解,往往将基督教视为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势力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绝大多数涉及到基督教内容的教学或者教科书…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西方学所创造的惊世骇俗的“写作的奇遇”,很大程度缘于反传统的现代学思潮的推动。为有助于揭示学发展的复杂性,在对学思潮的研究中,需要对思潮与流派准确地加以区分。如何按照学现象本来的状况展开研究,也十分重要。研究学思潮时,绝对不能脱离作家作品,也不能受某些作家作品研究的限制。20世纪西方现代学思潮的出现,与本世纪西方化思潮和哲学意识的巨变有着密切关系。20世纪西方历史发展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初中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的构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课程设置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之一,是学科内容的范围起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综合理科课程。综合理科课程发展很快,1968年,在保加利亚的维纳召开的综合理科国际会议上,只有30~40个综合理科课程;到1978年在荷兰奈梅亨大学召开的综合理科教育国际会议上,已知道的综合理科课程有130个(还有很多是会上没有收集到的)。〔1〕根据《世界中学课程博览》中收集到的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发达国家初中理科课程的统计,这些国家的科学课程基本上是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设的。〔2〕我国在20世纪20~30年代曾开设过综合课程,后因种种原因未…  相似文献   

8.
网络教育的概念这里说的网络教育,是指计算机联网教育。使用因特网为教学媒体的远距离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小规模的计算机联网教学试验课程。在此之前,即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了以卫星电视为教学媒体的远距离教育联网,规模巨大。以上两种网络教育概念是有区别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指一所大学,或单一的教学主体,使用因特网,进行一门或多门课程的远距离教学;“卫星电视远距离教育联网”是几十所大学联合起来使用卫星合作办学,形成的远距离教育联网。这样的联网20世纪80年代时美国有10多个,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女性学学科建设问题自1980年代中后期提出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许多高校不仅成立了妇女研究机构,而且开设了相关的教学课程,有些高校还招收了硕士研究生,这一切都为我国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女性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从理论到实践认真加以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珺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3):100-103
女性学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介入大学课程领域的新建树。女性主义学者希望通过建立以女性学课程为媒介的研究和教学机构,使被边缘化甚至隐形化的众多与女性有关的问题纳入课程体系,改变大学课程文化的男性权威形象,为女性融入高等教育体系,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体,提供一个重要的知识基地和平台。  相似文献   

11.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蛋白质、核酸等所有生物大分子形态、结构及其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诞生与发展不仅使人类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进入到分子水平,而且其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生命科学中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渗透、借鉴和推动作用,因而也成为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重要基础理论课。中山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经过历届任课教师的不断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已是当务之急。结…  相似文献   

12.
韩国的女性学与妇女运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女性学是以性别平等为基本理念的一个崭新的知识体系,它是妇女运动的产物和延伸。韩国女性学首先要挑战的对象是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和男性中心文化。近几十年来,在韩国妇女学学者、妇女社会活动家和韩国政府的共同不懈努力下,韩国女性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参与在不断扩大,女性的社会地位有较大的提高,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不平等的体制决定了在韩国要实现实质性的两性平等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女性学课程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的思想、观念、理论传播给大学生的“行动”。它已成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性别意识、传播男女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女性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及其对大学生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廉枫 《教书育人》2008,(2):18-20
在欧美,性别教育是从中小学到大学课程设置中人文社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性别观,树立平等的性别意识。而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性别教育一直处于缺席的状态,直到1987年女性学课程首次跨入高等院校课堂。截至2002年,中国大陆已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女性学课程和女性问题专题讲座。笔者根据本学期开设的女性学选修课授课情况,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发展韩国大学的图书馆学教育是自1955年开始的,当时梨花女子大学开设图书馆学作为选修科目(副专业)。1959年该大学正式设立了图书馆学学科、在此之前,1946年国立中央图书馆曾设立过国立朝鲜回书馆学校(一年课程).此外1957年美国的皮勃迪(Peabody)大学教授团在延世大学首次设置了图书馆学科作为正规课程。总的来说韩国围书馆学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力初创期,从1945年到1957年,大学里开发图书馆学科课程的时划。第二阶段为发展期,从1957年至1972年在大学里设置图书馆学科,同时又开设顾上课麓的时…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世纪初死亡学(Thanatology)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以及1959年心理学家Herma Feifel<死亡的意义>一书的出版,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和关注,相关课程在美国出现.60年代生命教育实践开始扩充,至70年代大批兴起而普及.最近我国台湾将生命教育列为选修课程.在大陆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生命教育进行研究和探讨,但还处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的大学通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二战”后,作为西方教育一项重要传统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又称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或自由教育)先后被引入到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领域。在亚洲,日本于1948年在高等教育中引进通识教育课程称为教养课程;我国台湾地区各大学于1984年开始全面推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新加坡于1999年夏为部分本科生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尽管通识教育的价值在19世纪中后期科学教育兴起以后不断受到质疑,但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大学重新认识到通识教育在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女性学课程已成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性别意识、传播男女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在论述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女性学课程内容的设置及其对大学生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大学课程教学以古典人文教育为特色,教学组织形式表现为经院读课为主,论辩和师徒制游学为辅,并通过师徒制游学推动学术文化交流。文艺复兴时期课程教学以新式人文科学教育为特色,教学组织形式表现为习明纳的创立、讲座的开设和实验教学的兴起,是西方大学教学由古典人文向科学实用转向的桥梁,为西方大学教学开创了全新范式。20世纪以来,课程世俗化的不断加强,促使西方大学课程彻底完成了由古典人文向崇理尚实的转换,西方大学教学组织形式在启发研究式教学的基础上,衍变为开放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为特色,突出表现为多媒体网络教学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名家的学习理论并从中挖掘对学生具有指导价值的合理观点,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质量。开设"大学学习学"课程将是21世纪大学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作为新兴的独立学院,开设"大学学习学"的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