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营市东营区属于第四纪地层覆盖区,在构造位置上位于东营凹陷内,近20年来该区域的许多工程项目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在这些项目的近场断裂评价中应用了浅层人工地震技术资料。结果表明,胜北断裂和陈南断裂为第四纪早期断裂,其他断裂为第四纪以来不活动断裂,按照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都不是一般建设工程需要避让的断裂。  相似文献   

2.
柴先平  张俊锋 《内江科技》2014,35(11):80-80
通过分析埃姆尼克山地表断裂及周缘凹陷内断裂发育及组合特征,认为埃姆尼克山是由埃南断裂及其反冲的埃北断裂共同控制,具有典型的走滑挤压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埃南、埃北及欧南凹陷内的断裂开展了活动性分析工作,认为埃姆尼克山自晚白垩世以来持续抬升至今,且东、西段活动强度具有一定差异。埃姆尼克山最大规模的走滑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其次为新近纪-第四纪。  相似文献   

3.
地震新知     
正没有任何预警,它能在短短几秒钟之内撕裂大地,吞噬生命;更令人惧怕的是,它至今无法被准确预测……这种自然灾害,就是地震。地震是与一定的地震构造相联系的。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再加上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深部地球动力作用的影响,巨大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十分发育,这些断裂正是大地震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青海雪水沟铅锌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本区矿源层主要为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容矿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岩浆岩主要为晚三叠世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矿区找矿标志,可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岛地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与NE向断裂相比,NW向断裂规模较小,有关其分布、特征及性质等至今仍缺少系统的研究,研究相对薄弱。通过野外地质踏勘和地质制图,对黄岛地区NW向断裂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地质剖面分析,初步厘定了区内NW向断裂的活动性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对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黄岛地区NW向断裂包括蒋家店子断裂、大楼村断裂和赵家河断裂,活动性质以正断层为主,并伴有左旋走滑特征。NW向断裂控制了黄岛地区的主体构造格局,尤其对当地山体聚落分布和房屋等建设群的展布方向有重要控制作用;同时,NW向断裂的展布与环胶州湾地区现代震中的分布趋势吻合较好,成为最可能的孕震和发震断裂。上述研究对黄岛地区城市规划及地质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主要断裂构造分岩石圈断裂(深断裂)和壳断裂(区域性大断裂)及一般断裂。阐述了断裂构造的基本特征为深断裂的走向以北东向为主,其次为北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断裂的生成时代以晚元古代末、寒武纪中晚期、早侏罗世中期及中三叠世为最重要。断裂构造具明显的多期活动及继承性活动。  相似文献   

7.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于 1 995年 1 1月。其前身为刘东生院士、李振声院士等建议于 1 984年 1 0月建立、并于 1 987年 3月被批准为开放实验室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该室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近期目标 研究方向 :通过黄土与其它第四纪沉积物和生物遗存的性质、组构及形成过程的研究 ,揭示第四纪时期自然环境演变的历史 ,辨明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 ,探索未来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 ,为建立黄土高原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和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近期目标 :在长时…  相似文献   

8.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简述了呼伦湖的形成历史及变迁,指出:呼伦湖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经历了一系列地壳构造运动(断裂、断层、地堑)、岩桨活动、剧裂地火山喷发、冰川活动时期,历经了沧海变桑田的无数次变迁过程,才形成现在的呼伦湖;呼伦湖是1.3万年前晚冰期的产物,是在构造断陷盆地的基础上长期汇集河水发育而成的构造湖。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南缘的渭河盆地第四纪地层出露良好,富含哺乳动物化石。本文在对渭河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产地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收集整理前人已有的成果,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渭河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做了归纳总结。渭河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时代由早到晚依次为:早更新世的后河动物群、公王岭动物群、阳郭动物群,中更新世的陈家窝动物群、锡水洞动物群、大荔人动物群,晚更新世的涝池河动物群以及全新世的半坡动物群。本文针对渭河盆地第四纪哺乳动物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韩晓飞  扈桂让  张丽  史双双  董斌 《科技通报》2020,36(5):48-56,62
田庄断裂作为联系太原盆地东西两侧控制性断裂的隐伏断裂,深刻影响着太原盆地中、北部的构造格局,构造活动使得沿该断裂中小震活动不断。从勘探成果和整理资料来看,田庄断裂晚更新世及以前和南堰断裂南段(文水断裂)一起控制着太原盆地北部构造格局;全新世以来,交城断裂控制了太原盆地主沉降中心,而田庄断裂控制了盆地北部的次级沉降中心。田庄断裂东段分段是由于西温庄隆起向南延伸至清交凹陷所致。田庄断裂主断裂活动性质强,上端点距离地表浅,应对断裂的活动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其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自加里东运动以来地球内、外营力及与气候环境演化的基础上,阐述了清水河县工业开发园区黄土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认为,清水河县工业开发园区黄土地貌的物质基础为第三纪以来地壳运动所造成的主要构造形态(褶皱、断裂等)及与之相伴的局部隆起和凹陷,控制了清水河县工业开发园区黄土地貌的基本骨架,并在第四纪外部地质作用下逐渐堆积形成的黄土地貌。  相似文献   

13.
印支晚期,处在大陆边缘的黑龙江省东部的绥阳-闹枝沟一带,在区域地质作用影响下、发生了陆内火山喷发活动,研究区受北东向断裂影响,晚三叠世罗圈站期火山活动频繁,喷发形成了以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酸性熔岩的岩石组合。本文将从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两方面进行分析,为探讨火山岩的形成与岩浆演化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工程建设质量受工程地质活动断裂影响,一旦工程建设地质或地下结构发生活动断裂,建设工程质量以及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都会受到危害,所以必须在工程建设前期做好全方位的断裂调查工作。本文结合某断裂调查案例,对断裂调查中可能会应用到的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法、土壤氡气探测法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5.
罗群博士主持的“陆相盆地断裂控藏机理与模式”课题属地球科学的资源勘探领域,是在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下,经过十五年刻苦攻关取得的有关油气成藏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成果主要包括断裂对油气藏形成、演化和分布控制作用的研究、断裂控藏模式的建立及断裂控藏规律的应用等内容。通过大量地质统计分析、野外地质调查、物理模拟实验,结合18个陆相盆地40个典型油气藏形成、分布及其与断裂活动的关系深入剖析,在断裂与成盆成藏、断裂与生储盖组合关系、断裂优势运移通道、断裂带分带性及其对油气运聚效应影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我国地质“国情”的中国特色的断裂控盆控藏理论体系——断裂控烃理论,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陆相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陈列馆韩同林研究员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陈尚平等专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质实地考  相似文献   

17.
百科撷英     
丁仲礼(1957~),第四纪地质学家。浙江嵊州人。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1982年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录取为研究生,师从国际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1998年获博士学位;曾于1989年和1995年赴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做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余姚—丽水断裂庆元段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征,在野外地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在变形的微地貌部位开挖了探槽、在第四系覆盖区开展了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运用电子自旋共振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法,对构造变形物质以及断层覆盖层进行了年代确定。研究显示,余姚—丽水断裂庆元段地貌特征明显,表现为沟谷、垭口及线性地貌,其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推测该断层为1574年庆元51/2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19.
鸡西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在中生代形成,继承了基底古构造,在早白垩世早期,鸡西盆地受敦密断裂控制,为裂陷作用;在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周边逐渐隆起,剥蚀作用不断加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盆地进入萎缩期;到了燕山晚期,主要为断裂和火山活动。鸡西盆地沉积建造分下、中、上三部分,分别为鸡西群、桦山群、鸡东群和第四系。在新生代,鸡西盆地受新构造运动控制作用的影响,敦密断裂再度活跃,不断形成新的断陷。早喜山运动时期,构造运动主要以差异升降作用为主。喜山运动时期形成了平麻断裂,晚喜山运动时期以断块升降活动为主。重点阐述了鸡西盆地沉积建造、燕山中晚期构造、喜山期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20.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以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的基础性研究为主要任务。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对黄土及其它第四纪沉积物和生物遗存的性质、组构及形成过程的研究,结合我国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地质地理单元和深刻揭示古气候变化的主要动力学因素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