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DTA、XRD、SEM等手段研究了Bi_(0.7)Pb_(0.3)Sr Ca Cu_x O_y(x=1.6,1.8,2.0,2.2,2.4)系统微晶玻璃的品化过程、晶相组成和晶体形貌,详细讨论了CuO对该系统高Tc超导相2223、2212形成以及对超导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O含量增加有利于超导相的形成,且随着CuO含量增加,在CuO=2.0mol附近,该系统超导性能呈现最佳值.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8,(2):67-73
以商洛市柞水大西沟低硅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研制微晶玻璃。在分析低硅铁尾矿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设计微晶玻璃的主晶相及基础玻璃组成,并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对制得的微晶玻璃进行XRD,DSC表征分析,并对试样的抗压强度、真密度、硬度等理化性能做了测试。结果表明:以低硅铁尾矿、石英粉、生石灰、MgCO_3、硼砂为基础玻璃配方,在1400℃下熔制2h制得基础玻璃;经水淬、粉磨、压制成型,在1200℃晶化2h制得了抗压强度高达47.41MPa的微晶玻璃。XRD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TiO_2+Zr_2O_3复合晶核剂,且质量比例为2:1时微晶玻璃晶化效果较佳,晶化后的物相为透辉石相(CaMgAl_3(SiO_3)_2),与初始主晶相设计相符。  相似文献   

3.
采用50%以上的煤矸石与粉煤灰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并添加少量的CaO、A l2O3、SiO2、MgO、K2O、Na2O等矿物原料,以CaF2/TiO2为晶核剂,经过1 400~1 500℃熔制、水淬和晶化热处理等过程制备出CaO-A l2O3-SiO2系微晶玻璃。首先对微晶玻璃的CaO、A l2O3、SiO2等成分进行优化设计,用TDA研究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及升温速率等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影响,采用SEM和XRD分析微晶玻璃的形貌与晶相结构,并检测其密度、吸水率、抗折强度、显微硬度、耐腐蚀性等物理力学性能。所制备的40%SiO2-15%A l2O3-30%CaO(质量百分数)微晶玻璃以黄长石为主晶相,晶粒度约4μm,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建筑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EDS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Bi2O3对低温燃烧法制备的非化学计量组成的MgO-Al2O3-SiO2三元系堇青石基微晶玻璃的相变和烧结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Bi2O3能明显促进μ-堇青石向α-堇青石的相转变或促进α-堇青石相的直接析晶,使α-堇青石相的析出温度从1050°C降到900°C;Bi2O3的加入可促进玻璃粉体的烧结致密化;Bi2O3的添加量以5%(质量分数)左右为宜,加入量太大会阻止微晶玻璃的晶化.  相似文献   

5.
对于2 1维BCS型超导体与自旋密度波共存的系统,在平均场近似下,应用含温度格林函数方法得出了超导相变温度Tc与自旋密度波序参量M的关系。对典型系统作数值计算表明,在这类超导体中,自旋密度波将降低相变温度Tc,说明目前发现的高Tc超导体是不同于BCS型超导体.  相似文献   

6.
Bi(Pb)-Sr-Ca-Cu-O系玻璃晶化过程用DTA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求出该系统的Tg、Tx、Tm等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为均匀成核,整体晶化,通过计算得出各晶相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e3+:ZnO - Al2O3 - SiO2(ZAS)微晶玻璃。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系统研究了铈离子掺杂浓度与热处理温度对ZAS微晶玻璃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热处理后在非晶基体中析出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3nm的ZnAl2O4尖晶石纳米晶;ZAS微晶玻璃的荧光发射峰峰值位于381nm,属于Ce3+离子的5d→4f跃迁,当Ce3+掺杂浓度为3%时发光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8.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纳米微晶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利用高温熔融冷却法制备玻璃基体,利用差热分析对其析晶性能进行分析;通过改变热处理温度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玻璃基体进行精密的热处理,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物化性能的微晶玻璃;最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荧光光谱仪和分光光度计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在620℃进行热处理2h后,可以从玻璃相中析出纯的NaYF4晶相,微晶颗粒尺寸约为27.3nm,通过Er3+/Yb3+稀土离子共掺可以获得最佳的光谱吸收和上转换发光性能。该实验涵盖知识点多且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进行科研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高Tc超导体在各种粒子辐照下的辐照效应和机理,介绍了近些年来在高Tc超导体的辐照效应研究结果,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低温法制备出SrTiO_8微晶玻璃.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和DTA及ε-T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样品用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碱金属氧化物,可以在较低温度下(~1350℃)制得SrTIO_8微晶玻璃。碱金属加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微晶玻璃的制成温度.在较低温度下制得的微晶玻璃的介电常数随SrTiO_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o掺杂锶铁氧体SrFe_(12)O_(19)的磁性机理.对未掺杂和掺杂后体系的基态能量、电子结构、态密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预测的未掺杂的SrFe_(12)O_(19)呈现出亚铁磁性,Fe原子2a、2b、12k晶位的磁矩与4f1、4F2晶位的磁矩反平行排列;Co在SrFe_(12)O_(19)中优先占据2a晶位,并能够有效增强SrFe_(12)O_(19)的磁性.  相似文献   

12.
用微晶纤维素和甲基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了手性填料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CTMB),并涂敷于氨丙基硅胶上,制备成手性固定相(CSP)。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正相条件下用此手性固定相,对农药禾草灵外消旋体进行了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醇效应,温度及色谱柱长度对拆分及保留的影响,并对其在该手性柱上保留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Ag掺杂对Y—Ba—Cu-O系超导体临界温度Tc、临界电流密度Jc的影响,给出了改善Y—Ba—Cu-O系超导体临界电流密度Jc和其机械加工性能的途径,为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纳米级半导体微晶掺入玻璃可产生非线性光学性质,其量子尺寸效应非常明显.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半导体纳米微晶玻璃具有工艺简单和所得产品纯度高、均匀性好的特点.本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半导体微晶玻璃的方法及其性能测试的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5.
纳米级半导体微晶掺入玻璃可产生非线性光学性质,其量子尺寸效应非常明显,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半导体纳米微晶玻璃具有工艺简单和所得产品纯度高、均匀性好的特点,本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级半导体微晶玻璃的方法及其性能测试的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6.
用等温溶度方法测定了2个四元体系Rb Cl-Ln Cl3(Ln=Dy、Ho)-HCl-H2O沿22.4%HCl截面在298.15 K时的溶度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2个四元体系均由1个双饱点,2个固相区Rb Cl和Ln Cl3·6H2O(Ln=Dy、Ho)组成,均是简单共饱型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玻璃王国     
一、玻璃的组成和特性 玻璃是指熔融体通过一定方式冷却而凝聚成介于结晶态和无定形态之间的固态物质。 玻璃的种类很多,其组成也不一致,但一般可看作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或某些金属硅酸盐的固熔体,可表示为xR_2O·yRO·zSiO_2。 玻璃的固有特性有:(1)透明性高,(2)除稀有气体外,几乎所有元素都可进入玻璃的组成;(3)原料组成可以连续改变,物性可以微调;(4)无一定熔点,可任意成型;(5)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好;(6)可进行结晶化等二次结构改性。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微晶玻璃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制造粉煤灰微晶玻璃的方法。确定了微晶玻璃的基础玻璃配方及粉煤灰的合理引入量(50wt%左右)和晶核剂类型。测定了微晶玻璃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宜宾学院学报》2016,(6):86-90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未掺杂的锶铁氧体SrFe_(12)O_(19)、Co掺杂SrFe_(12)O_(19)及Co与Nd共掺杂SrFe_(12)O_(19)的晶体结构、电子性质及磁性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未掺杂的SrFe_(12)O_(19)晶体为半导体,体系中Fe原子表现为高自旋态,2a、2b、12k晶位Fe原子的磁矩与4f1、4f2晶位Fe原子的磁矩反平行排列,总磁矩为40μB;Co掺杂SrFe_(12)O_(19)后体系表现出金属性,Co与Fe原子均表现出高自旋态,Co原子磁矩为2.5μB,Fe原子磁矩为3.58μB,总磁矩为34μB;Co与Nd共掺杂SrFe_(12)O_(19)后Fe原子表现为高自旋态,磁矩为3.55μB,Nd原子被局域为高自旋态,磁矩为3μB,Co原子表现为低自旋态,体系总磁矩为62μB,掺杂后体系磁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合成成分连续可调的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揭示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纳米晶中钴离子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考察金属离子在合金纳米晶的分布情况。创新点:1.利用金属羧酸盐在有机体系中的醇解反应制备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其反应温度仅为270°C,显著低于文献报道中所使用的温度;2.成功实现Co_xNi_(1-x)O纳米晶成分的调节,发现纳米晶形貌随成分的变化规律;3.揭示了金属离子在合金纳米晶中的均匀分布。方法:1.在硬脂酸锂的"配体保护"作用下,利用金属羧酸盐的醇解反应制备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原子发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等手段研究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晶体结构、成分和金属离子价态等信息。结论:1.成功地制备出高质量的Co_xNi_(1-x)O(x?[0,1])合金纳米晶;2.发现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随纳米晶中钴离子浓度的提高呈现出由Ni O特征过渡到CoO特征的趋势;3.对单颗Co_xNi_(1-x)O合金纳米晶的元素扫描揭示了金属离子在纳米晶中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