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我县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事实依据,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我市苍南中学、龙港二高和职业中专445名高中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我市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重点高中的学生最高;正性情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不存在专业差异;独生子女学生在学校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上高于非独生子女;高中生对学业成绩越满意幸福感越强;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使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44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生幸福感水平的得分率为62%.(2)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存在负相关.(3)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上均显著,女生的幸福感高于男生,初中生的幸福感高于高中生.结论: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感比负性情感多.  相似文献   

3.
对366名听障学生采用"情感平衡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以探讨听障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状况。结果表明,听障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家庭和友谊满意度,最低的是自由和环境满意度;听障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听障初中生和高中生;在主观幸福感和领悟社会支持上,听障学生均表现出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现状,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贵阳市33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贵阳市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基本满意"水平,学业压力是影响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不同学校类型、不同教养方式的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高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SWB量表和SCL-90量表,研究高职护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职护生的生活游意度水平较高,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则均处于中等水平;高职护生的主观幸福感和SCL-90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意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各因子与SCL-90及其各因子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主观幸福感水平对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重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重点高中45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重点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家庭满意和正性情感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整体满意、环境满意、学业满意、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除了自由满意外,在总体幸福感及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经常锻炼身体的学生与没有经常锻炼身体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学聋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感状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80名中学聋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三聋生的生活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最低;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与母亲共同生活的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聋生的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其他聋生;高自我效能感组聋生的正性情感及生活满意度极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组的;被试的自我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结论:自我效能感对被试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特教工作者要特别关注初三阶段、与母亲分开居住、经济条件较困难的聋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45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和特点及其与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生源和年级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施加学习压力这项生活事件的进入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即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对516名高中生进行间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要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3)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的效应值为18%,即负性生活事件在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同时,还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听障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59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且家庭支持的预测作用更强;(2)亲社会行为分别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听障青少年自我接纳可以调节中介模型中朋友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高自我接纳个体来说,朋友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低自我接纳听障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为促进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和融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是青少年情绪的体验与生活满意度的反映,对其身心健康及其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有效提升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迫在眉睫,它已成为当代青少年积极心理学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Many people with dyslexia experience numerous failures in their lifetime. This can reduce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sense of happiness. However, external support and one’s personal resources, for example resiliency, aid in dealing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 Our study verified the importance of resiliency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for the level of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sense of happiness in Polish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dyslexia, studying at both state and non-state universities. We used the Cantril Self-Anchoring Scale, SHI-PL Questionnaire, Resiliency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with dyslexia demonstrated lower levels of: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s, resiliency, perceived/expected emotion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and general social support. The difference in happiness remained at the level of a statistical trend. Therefore, we conclude that dyslexia may be treated a risk factor in terms of happines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young adults.  相似文献   

13.
主观幸福感是人的主观感受,涉及到居民对于自身生存状况的总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襄阳市而言,近些年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在此情形下研究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有助于了解发展成果是否惠及襄阳市居民,有助于政府及时调整政策,让襄阳市居民活得更幸福。文章以襄阳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个体访谈的方法,先从整体上讨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然后分别从收入、教育、家庭、健康、年龄五个维度研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提出提高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研究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极强的负相关,值为-0.635;研究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总体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总体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50名女大学生分班测验,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略作修改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使用SPSS11.5软件处理全部数据,分析核心自我评价与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检验,证实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满意、家庭满意、负性情绪、精力、生活满意、社会行为评价和人际关系7项因子皆相关,与正性情绪不相关,确认了核心自我评价可以很好地预测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的结论,并就二者之间的正确确立与联动予以了延伸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幸福满意度为量度,运用SPSS12.0计算相关性并检验各因素间相关性,找出影响地方城市居民幸福感的诸因素。以宿州市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居住方面、家庭方面、社会交往方面、休闲娱乐方面、收入方面、工作方面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中的未成年人受教育条件、社会治安安全程度、医疗卫生服务等也对居民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主观幸福(SwB)是目前教育经济学用来测量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虽然教育有时候会降低生活满意度,但它能通过提高个人收入水平,为个人提供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对个人身心健康、婚姻家庭、社会网络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能通过提高国家的生产效率、促进民主与减少收入分配不公,改善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公共教育支出有助于提高国民幸福水平,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惠及低收入群体的公共教育投入对提升国民幸福水平的影响更大。经济学对教育与幸福关系的研究应在如何建立数据库进行动态追踪调查、教育如何通过中间变量影响幸福以及如何将幸福设为教育政策目标等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8.
离退休老年人因其社会角色、经济地位、人际环境急剧变化,致使其心理冲突加剧,心理问题较其他老年人更为复杂多样。如任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长期积累,势必影响身体健康、家庭生活和社会稳定。政府和社会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离退休本人也要采取积极的调适方法,愉快地度过晚年。  相似文献   

19.
城市低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社会冲突心理,高焦虑、多抑郁,心理健康状况堪忧,主观幸福感低,生活满意度差,心理平衡能力失调,被剥夺感强烈,心理自助能力弱是低收入群体社会心理发展嬗变的脉络,分析此特征对调整和完善有关社会政策、研究城市贫困问题可提供有益的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师范生群体是未来教师的主体,他们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精神面貌和幸福感指数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师范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承受的学习压力、专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了师范生的身心健康。文章选择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师范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探讨和研究。根据对首师大和北师大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了影响当代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探讨了提升师范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