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开设探索性、综合性实验,开放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教学形式和方法等措施,试行了萜类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转变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技能素质和科研能力,自身的学术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家里到幼儿园,要经过一段较宽的土路,路两旁的白杨树笔直挺拔。每天从这里经过,一股向上的感觉都会在心中涌动,和孩子们快乐的一天也就此开始了。突然有一天,土路和公路交界的一段,被圈起了围墙,建起了厂房。土路被截断了,我只好绕道公路而行。看着往来疾驰而过的车辆和喧闹忙碌的人群,想着自己从家里到幼儿园,从幼儿园到家里,每天做着两点一线的简单重复,和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打交道,我渐渐感到了生活的乏味、单调和枯燥,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我开始有点后悔选择幼教。时光在失意、犹豫和彷徨中,悄悄地流逝了。不经意间,我…  相似文献   

3.
倒霉的和珅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和和纪晓岚是一对冤家,他们整天对着干,就像《猫和老鼠》中的汤姆和杰瑞,他们太好玩了,我的肚子都让他们给笑疼了。我最高兴的时候是纪晓岚收拾和的时候,可是到了和戏弄纪晓岚的时候,特别是看着和晃着他那个大圆脑袋的那股子劲儿,真让我生气,恨不得钻到电视里边去,把和给揍一顿。这天晚上,我又一个人在沙发上看《铁齿铜牙纪晓岚》,也不知道看了多少集,最后是妈妈把我给拎上了床。在床上,我晕晕忽忽地睡着了。睡着睡着,天亮了。坏了,上学迟到了!我跳下床,背起书包就往学校跑。跑到学校里,竟一个人都…  相似文献   

4.
论证了惯性质量,引力质量,惯性参照系,惯性力的不合理必,确定了物质质量的概念,统一了惯性参数照系和非惯性参照系,否定了力的绝对性,引出了加速相对性原理和力相对性原理,提出了相对力,相对加速度,相对参照系和绝对力,绝对加速度,绝对参照系的新概念,建立起初步绝对相对论力学。  相似文献   

5.
办好家长学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指导家庭教育的需要,许多中小学和幼儿园纷纷开办家长学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实践证明,家长学校的出现,促进了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配合,加强了家庭教育工作,开创了我国家庭教育的新局面,对我围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家长学校是一个新事物,怎样才能办好,尚需要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义务教育面临新的形势,也遇到了新的挑战。韩清林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普九”工作已经遇到或可能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颇有见地和价值。其中的一些看法和议论,尽管是一家之言,但对于深入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过许多经济建设的构想和精辟的论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提出和论述了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勤俭建国的理论,并制定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和政策;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发展关系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思想;论述了中国要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利用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外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提出和论述了我国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冲破斯大林理论观点的禁锢,肯定社会主义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并充分肯定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发展了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国勤工俭学事业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勤工俭学战线上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路子,在创收和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促进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方面各地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有效地弥补了教育经费不足,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美化了育人环境,提高了师生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9.
从国民党有关文献记载看,无论是在处理与群众关系,还是在对公共机构的保护等方面,红军在长征中确实做到了“秋毫无犯”和“毫无骚扰”。国民党宣传中的红军四处“杀戮”,实际是镇压土豪劣绅和国民党贪官污吏。由于贯彻了正确的群众路线和民族政策,执行了严明的纪律和发扬了优良的作风,红军建立和巩固了与群众传统的血肉联系,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解决了行军作战所需物资,扩充了兵员,保存了骨干力量。可以说,严明的军风军纪,是红军战略转移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新理念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和加强了网络的教育功能,同样,教育也为技术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动力,从而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技术和教育的整合推动了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成圻是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他承传家学,以史学见长,又吸收了西学,长期志于国学的研究和著述,建立了一个宏伟的学术体系。他认为国学与科学不同,具有综合的学术性质,四部书相连,不可划疆而治;并指明“事实考证”与专门学科的关系。他认为国学的目的是“以事明理”,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他长于史学与思辨相结合的方法,故著述以史学本体研究和理论探索为特点。刘成圻吸收了新学,但本质上仍属于旧学的范围,虽然他在探索着国学研究的新道路。我们从其著述的广博和所达到的学理高度来看,刘咸圻不愧为蜀中的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2.
夏目漱石(1867-1916)是日本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日本近代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风格独特、体裁各异的不朽名作.夏目漱石早年受东方正统文化濡染,汉学造诣颇深.经过长期的探索、磨练,形成了他关切人生,抨击社会恶习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他又是最早留学英国的日本近代作家,精通英文学,西方文化素养颇深,是位属于具有高深文化修养和丰富科学知识的作家,典型的靠东、西方两条腿走路的近代知识分子.他执着地追求人生的理想,探究人该如何生活,不懈地追求高层次的伦理性,并把它作为文学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发展比作"洪水",他意识到新文化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流弊,主张对其进行必要的"疏导"。蔡元培极力推动发展科学事业,但对当时运动中占主流的科学主义却持有异议;他倡导向西方现代社会学习,但主张对西方文化的引介要全面;他是解构经学意识形态的倡始者,但却不是简单地否定旧文化;他始终把文化发展当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主张在救亡与启蒙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洪水论"蕴含着蔡元培对新文化运动发展深刻而又全面的理解,体现了一位成熟思想家的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这对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欧钢教授精通汉语、通晓中国历史;从事汉语教学多年,出版有大量关于中国历史、化的作;热衰中土化交流,是名的汉学家、教育家和中国人民真挚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融合中西的文化关怀一生未变 ,他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也贯穿了此种文化追求。他称清代考证学为“清学”,并以之比拟西方文艺复兴 ,其目的乃是希望中西文化能够彼此沟通、中国文化能在沟通与融合中得到淬砺。梁启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清代学术史并确立了现代学术史研究的典范。他在清代学术史研究上无疑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要的地位 ,然而梁启超的清代学术史研究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陈垣以会通中西文化,造就众多英才而享誉海内外。他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和办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模式。其高等教育思想以国学为根基,汲取西方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在办学宗旨上以育人为本,传承中华文化;认同却不圉于西方学科理念,重视国学教育与研究;主张博学与专门互补,寓教学于研究之中。其正直的教育品格、无私奉献的教育家精神,不拘一格育人才的大家风范,永远激励着学人。  相似文献   

17.
《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是清末明初的落寞文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中西方文化相互涤荡、较量的背景下,他的内心是矛盾徬徨的。他批判传统试图颠覆传统,同时又无时无刻受着传统的约束,有时甚至是有意识地维护传统;他崇尚西方文化,希望学习西方文化以求富国强民,同时又处处以文化大国形象自居,排斥西方文明。  相似文献   

18.
王韬是中国近代社会第一位走向世界的历史学家,他既了解西方的文化,又自幼饱读中国古代经典;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变革的势在必行。研究王韬历史变易观的形成,既要考察近代西学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其置身的积弱积贫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也不能无视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在激励。这两对看似矛盾、冲突的对立双方,实际上存在着可以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周作人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文化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作人是我国译述古希腊戏剧的拓荒与奠基人之一。他胸怀世界化的宏大构想。以创建中国新化、改造国民性为最高鹄的,奉行两个“三角塔”的独特的化艺术观,不仅翻译了古希腊的悲剧、喜剧及拟曲等一批传世之作。而且全面地考究、评述古希腊戏剧的生成、发展、兴衰及其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他的译述的化策略突显出孤标特立、卓然不凡的化品格,对于推进新世纪中外化交流,缔建现代的民族新化,仍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张君劢把民族主义视为立国的基础,强调发达民族思想、培植民族意识对复兴民族的重要意义,强调独立的学术创作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伟大作用,反对西化思潮,提倡思想的自主权,并通过对过去的印度文化、欧洲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探讨和比较,寻求中国未来文化的出路。他认为中国未来文化的出路,既非西化,也非复古,而是创新,中国未来文化的“新方向”,应以“造成以精神之自由为基础的民族文化”为中国未来文化的“总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