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是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参照《新课程标准》,基于对小学《好品德好公民》教科书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有如下特点:在总体编排上,凸显爱国主义教育在教科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育内容上,围绕“国家”层面体现多样性和层次性;在组织结构上,体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作用;在群己关系上,强调在活动中实现国家认同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正>品格与公民教育一向是新加坡教育体系的核心。2014年,新加坡颁布新的《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的目标是灌输价值观、培训技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并对社会作出贡献。《新课程标准》强调核心价值观、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公民意识、环球意识与跨文化沟通技能的相互联系,这种紧密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的品格与公民道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迁与发展,公民教育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如何开展公民教育问题,是它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形式的开端,对人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实际中,家庭教育也是实现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对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全面推进公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政府历来重视公民教育,以培养“新加坡人”。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方面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可为中国思政课程一体化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层次学校努力的方向。借鉴新加坡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建设经验,我国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可以围绕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目标的整体建构,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课程设计之中,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实现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是当前西方教育学界热议、我国教育学也日益关注的话题.三者都与人的德性成长有关,但重心各异:道德教育在西方有着特殊内涵,受认知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浓重,偏重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品格教育以培育"好人"的品格、能力和习惯为指归;而公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形式,重心在于传递政府、制度方面的知识,形成"好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为主旨.在关系上,公民教育需要品格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基础;反过来也有助于加强和拓展品格教育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公民教育"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特点,这成为新加坡培养"好公民"的重要准则。 在新加坡,无论老幼,几乎人人都能背出他们的"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不仅是新加坡人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的立国指南。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特点,这成为新加坡培养"好公民"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四川教育》2020,(14):2-2
日前,在新加坡一年一度例行的国会拨款委员会教育预算辩论中,新加坡教育部长王乙康宣布,为了给学生奠定更强的道德价值观、良好品格及应变力基础,并鼓励他们作为新加坡公民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新加坡教育部将在2021年推出增强版的中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增强版德育课程的内容主要有:重组目前的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从幼年开始增强道德价值观教育;更关心学生的网络健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努力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时事讨论;品格与公民教育将更进一步融入学校的其他课程与各项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英国公民教育现状以及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新问题,采访人与英国约克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系副主任、教育与社会公正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所主任,著名的公民教育专家伊恩·戴维斯进行了访谈,对英国公民教育国家课程标准向品格教育的转向进行讨论,辨别什么是好的公民教育,探讨如何评估公民教育效果,思考社交媒介等新技术与公民教育的关系。在访谈的过程中,比较了中英两国的教育实践,总结了部分公民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将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更加符合德育实际与教育规律,是我国公民教育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客观体现,也是公民教育理性自觉的必然回归。在教育教学中,厘定公民教育的合理目标与内涵,有利于我们采取比较适切的手段推进公民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1.
我校在开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合格小公民"活动中,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培养合格小公民为目标,把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和创建文明校园等各项活动中,把道德教育与体验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发挥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功能 1.学校家庭紧密联系,实现教育的同步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不仅仅是生活的基本单位,也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一所学校,没有一个人不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公民教育作为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加坡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全球化程度较高、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与其对公民教育的重视和成功实施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思品课标")和新加坡《中学品格与公民教育2014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和公民教育在新加坡的教育系统中位于中心地位,通过品德和公民教育,学生学会对家庭和社区负责,理解在国家建设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品德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的公民。品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的培养。品德和公民教育是21世纪学生竞争力和学习结果的核心构成部分,该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为:核心价值观、社会和情感竞争力、公民素养、全球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这些因素对于品德和公民教育的形成起  相似文献   

14.
教科书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思想品德教科书中公民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框架为:意识形态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成就是世界各国有目共睹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加坡中小学公民教育。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渊源和社会背景上有相似之处,分析新加坡的公民素质教育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是传统品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衰退之后的再次复兴。从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与内容沿革中,不难看出其品格教育的公民教育性质;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可以看出其公民教育的范畴归属;探析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继承超越传统德育、强调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重视政治人格与道德品性培养等方面,均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品格教育作为培养健康公民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美国自殖民地时期就已经存在.宗教化是殖民地时期至19世纪末品格教育的重要特征,公立学校运动以后,宗教在品格教育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公立学校品格教育的世俗化进程真正起步于20世纪早期,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品格世俗化得到蓬勃发展.从1993至2004年,有23个州通过了新的品格教育法案或修订了原先与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有关的法规.  相似文献   

18.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意义深远,然而,目前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要提高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公民意识教育与传统德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在性质上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教育.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要遵循社会主义宪法、保障公民权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公民意识教育途径包括学校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公民教育日益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公民教育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巴基斯坦中小学公民教育则有以下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教科书、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只有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公民教育才能在公民的培养方面切实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