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的教育体制和财政体制决定了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文章对中美两国现行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有利于揭示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共性和个性,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是该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集中体现,它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的终极发展.目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问题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十大问题之一,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高等学校的稳定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体制进行比较,得出有益经验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英、日、德三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颇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英国的典型中介机构运作体制突出绩效导向;日本高等教育财政分配制度结构具有多元化特征;德国以州政府为主导的拨款模式凸显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英、日、德三国的成功经验对构建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促进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筹划刍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高等教育财政筹划刍议钟宇平龚放陆根书一、中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由国家包办,高校办学经费,无论是基本建设投资,还是教育事业费,几乎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美国与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特点与改革趋势的阐述,借鉴美国与日本两国的经验,从强化法律的保障与约束功能,重塑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与改革财政性教育经费管理办法等方面,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现行财政拨款体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扩张,高等教育财政体现出关注公平和教育机会的价值导向。与之相对应的高等教育财政投资主要包括国立大学的法人补贴、私立大学的日常成本费用补贴、非机构性补贴等。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高等教育财政体制进行了系列变革,近年来实施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标志着日本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激进变革和完全转型。新的财政拨款体制加强了国立大学财政自主权,强调了第三方评价与大学绩效拨款的关系,突出了倾斜性竞争资源配置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高效与卓越成为财政体制改革关注的目标。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但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日本政府正在艰难地确定现代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重新定位和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方高等教育财政存在投入不足、投入失衡及投入效益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财政分权和政府行政集权的矛盾,二是财政分权体制缺乏法律保障,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投入差异大,四是政府拨款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五是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六是经费预算编制欠科学细致,执行中审计监督欠力度,为解决这些问题,应缓和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矛盾,完善财政分权法律制度,强化教育投入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以及改革财政性教育经费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相似文献   

8.
改革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成为各国政府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重要举措。梳理分析中英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历程及特点得出,中国高等教育在财政拨款模式方面应加强高等教育财政立法,完善教育财政拨款法律法规;设立拨款中介组织,增强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科学性;构建绩效拨款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支出结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拨款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由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获得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差距日益加大,造成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为此,需要完善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科学的财政拨款和预算制度,以确保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是在主观、客观等多维度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体原因包括投入者对民族教育发展需求认识不充分、地方财政实力较弱、高校财政拨款机制存在局限、资助体系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及教育经费法制不健全等.为此,应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级政府应提高对现阶段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投入需求的认识,实施高校差异调整性财政拨款机制,改革资助体制和健全我国教育经费相关法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仍是以财政拨款为主,高等教育日常教学、科研和管理都是由财政拨款进行支撑。因此,财政拨款是整个高等教育良好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经历了近5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如政府财政压力大、经费筹措渠道狭窄、不利于提高办学质量等问题。通过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成功经验,从拨款法律保障、拨款模式、教育经费筹集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子女在经济尚未独立期间,要由家庭对其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支付费用。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由过去单一的国家财政投入转变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导,收费教育、企业投资及世界银行教育贷款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财政体制。收费教育在俄罗斯已经普遍存在,家庭很自然地承担了高等教育相当比例的费用,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应该对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适当引导,以规避投资风险,促进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存在着“中部塌陷”的现象。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山西六省的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位于各地区的最低档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中部六省社会经济发展“中部塌陷”的大环境;此外,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拔款模式和相关的教育财政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部地区高等教育财政经费“非均衡”发展的实践。加大中央教育财政对中部六省的转移支付,重视从绩效和地区需求来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激励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投资体制改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萎缩后,重新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从1980年的100万人增长到1994年的250万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导致了高教经费需求的迅速增长。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高教投资体制和分配机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也随着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进行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虽然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高校的投入一直呈增长的趋势 ,但相对于高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而言 ,国家的投入远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加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 ,必须加大对高校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这就迫使高校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的格局 ,从“等、靠、要”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通过广泛的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 ,求得发展的资源和资金 ,走出一条以国拨经费为核心 ,多元化筹资办学的道路。一、多渠道筹措资金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一直提倡“优…  相似文献   

16.
中英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中英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及现状的基础上,对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两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都是政府起主导作用,国家预算方式决定了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改革方向;但在集权程度、拨款部门、拨款依据、财政资金在高校内部分配及问责机制、拨款效率等五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作为当今比较先进、科学的拨款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不断演变.文章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演变历程及每种拨款模式的优缺点;对我国已有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进行反思,总结其共有特质与缺陷;在吸纳国外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改革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教育体制也正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转变.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体制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关于我国实行高等教育基金制的研究魏新,官风华,陈良焜一国教育拨款体制,与该国的经济、财政及教育管理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0余年来,尽管随着经济与财政体制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拨款体制也几经变化,但总体上说,仍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现行高等教育拨款...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财力的增长和高职教育的发展,财政拨款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由于我国财政对高职教育拔款严重不足以及拨款体制存在弊端,影响了高职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大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改革高职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