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古典主义时期,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在协奏曲和宗教作品两个方面的比较。文中列举出了一些作品,例如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临终七言》;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安魂曲》。通过对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提到协奏曲,恐怕浮现在脑际中的是诸如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或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这些传世精品被全世界所熟知,仿佛协奏曲就应该是这样的(炫技的独奏和轰鸣的管弦乐交辉。美丽的旋律。戏剧的效果、交响性展开唤起我们或悲伤或激动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3.
巴赫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巴赫,写了很多的作品,但小提琴协奏曲仅有《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这三部。巴赫最受欢迎、最为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是《E大调第二协奏曲》,这首曲子充分体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对于巴赫在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创作手法研究,以《E大调第二协奏曲》为例最为适合,该曲子可以淋淋尽致将巴赫的音乐风格、创作手法等一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莫扎特是古典时期最为著名的音乐家之一。本文通过对莫扎特长笛作品及《D大调长笛协奏曲》演奏技巧的研究,阐述并分析了莫扎特长笛作品的风格特点、演奏方法以及其作品在长笛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与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肖楠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0):85-87
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也是他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不仅被认为是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最优秀的一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首。后人将其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本文结合18世纪的历史、文化及贝多芬的创作,对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贝多芬是所有音乐专业人士和音乐爱好者都非常熟悉并且崇拜的一位音乐大师。贝多芬本人的性格也常常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他的唯一一部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颇具气势和深度,是贝多芬在“明朗的日子”里写出的优美动听、高雅之作。  相似文献   

7.
正伟大的奥地利天才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一生杰作无数,与键盘相关的,就有27首钢琴协奏曲,19首钢琴奏鸣曲及大量的小品等,但专为双钢琴而作的,仅有三部:《D大调奏鸣曲》k.448、《柔板与赋格》和这首《降E大调小广板与快板》(莫扎特留有一些双钢琴作品手稿片段,但都极其短小,且不完整,在此不算在内)。三首本已不算多,更遗憾的是,在莫扎特仅有的三首双钢琴作品里,只有《D大调奏鸣曲》K.448是完全完整的——有完整手稿。  相似文献   

8.
如水激情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上海大剧院,很多个夜晚,我曾经被这里的多明戈、小泽征尔,甚至是《魔笛》《唐·卡洛斯》所感动。这一次是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她的演绎者马友友。这首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不如e小调“自新大陆”出名,但大提琴的深沉、忧郁、平和,把德沃夏克的乡愁从表面的激情华彩引向内心深处的惆怅。  相似文献   

9.
协奏曲中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在乐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独奏乐器与乐队在演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研究独奏乐器与乐队在协奏曲中的相互关系,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表现内容,还可以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本文将以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研究小提琴与乐队的关系,分析作曲家创作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熊云  王震 《华章》2011,(35)
胡梅尔《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古典小号作品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最为流行的一首,是小号为数不多的古典经典作品之一.本文将研究胡梅尔《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的演奏技法,结合演奏实践,对吐音、颤音、装饰音等一系列技巧进行归纳,并对这些技巧在这首协奏曲的运用作分析,以探讨其中演奏基本要素和音乐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的《A大调协奏曲》是莫扎特管乐协奏曲中的顶峰之作,这首曲子能让人体会到这位艺术大师的创作特点。我之所以选择这首曲子就是因为它给我的印象最深,我在学习单簧管时就接触到莫扎特的曲子,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看到有很多学生在演奏时的不足,这首曲子综合了多种曲式的结构特点,表达了多种艺术家的感情。文章主要讲述《A大调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的分析,以及学生在练习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及难点。  相似文献   

12.
金顺福 《林区教学》2014,(10):111-112
普罗科菲耶夫是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这首作品在美国刚开始受到了冷遇,但是第二年4月在巴黎演出成功,其也是普罗科菲耶夫五首协奏曲作品中最受欢迎的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在曲式分析、音乐结构、演奏技巧上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非常有个性的创作手法,是非常新颖而活跃的作品,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技术上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演奏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直都是偏爱大提琴的,喜欢大提琴深沉淳厚的音质。可是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却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就是那么突然地,  相似文献   

14.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上不仅撷取了民间音乐素材,同时还广泛使用了爵士音乐的元素以及丰富细腻的配器手法和精湛技巧。研究拉威尔的创作风格,可以更深入地认识《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内涵,使之在演奏中更加确切、生动。  相似文献   

15.
《C大调第21钢琴协奏曲》K467是莫扎特晚期成熟的协奏曲作品之一,也是他最后十年心境的展现,文章对如何更好的演奏这首协奏曲所需要的演奏技巧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最爱小提琴     
2019年1月19日,炙手可热的台湾小提琴家曾宇谦在香港大会堂与香港小交响乐团及首席客席指挥柏鹏演奏小提琴经典作品——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旋律优美又带点匈牙利民俗风格。  相似文献   

17.
江澎 《文教资料》2008,(15):76-77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作品构想宏伟,具有富饶的曲思,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技巧,是用圆熟的手法完成的稀世佳作.  相似文献   

18.
如水激情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走进上海大剧院,很多个夜晚,我曾经被这里的多明戈、小泽征尔,甚至是《魔笛》、《唐·卡洛斯》所感动。这一次是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和他的演绎者马友友。这首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不如e小调《自新大陆》出名,但大提琴的深沉、忧郁、平和,把德沃夏克的乡愁从表面的激情华彩引向内心深处的惆怅。马友友在异国他乡大获成功。几十年来,以音乐为寄托的他更像是一个吉卜赛旅行者,四处漂泊。这首协奏曲在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后,被他找到了最理想的吻合点。大幕拉开,一切都准备好了。音乐声起,琴弓下落,提琴所特有的音…  相似文献   

19.
罗斯特罗波维奇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俄国大提琴家,拉琴时有一种难以抑制的魅力。他正在电视上作官方演出,爱好古典音乐的人士都如痴如醉地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他拉琴,一边全神贯注地感受乐器经由大师艺术演绎所传达的柔和动人的音乐。雅文当时也是其中一个电视观众,她想象儿子取代了罗氏,拉奏同一首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不知道友友会不会有一天步罗氏的后尘,成为著名的大提琴家。  相似文献   

20.
海顿《b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音乐史上使小号正式成为独奏乐器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在这部作品q-,海顿突出地体现了小号作为一件独奏乐器在这首协奏曲中的主导地位,让人们第一次真正领略到了小号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可以说这首作品是音乐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号独奏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